|
中華飲食源遠流長。在山東省,淳樸善良的寧陽人民用以招待貴客的最高禮遇――“四八”宴席,以其形式高雅,席面豐盛,接待有禮,上菜有序,集鮮明性、科學性、藝術性、典雅性、禮儀性于一體,而成為收藏在中國古老飲食文化寶庫里的一顆明珠。 無古不成今,而今又勝昔。筆者帶著濃厚的興趣,到寧陽城鄉(xiāng)走訪,到史書中查尋,試著去品嘗歷史悠久的“四八”宴席所給予的文化大餐…… “四八”宴席的淵源 “一雞二魚三丸子……”,在寧陽縣提起“四八”宴席,無人不知。說起“四八”宴席的菜,很多人也能脫口而出。但“四八”宴席從何而來?……凡被問及者,均無言以對。 筆者走訪了一部分農村的老廚師、老教師、紅白理事會理事長等,并查閱了《寧陽縣志》、《鄉(xiāng)飲鄉(xiāng)志》、《高橋村志》等志書。續(xù)修《寧陽縣志*社會生活》中有“招待尊貴客人,講究山珍海味,做‘四八兩大件’或‘重八四大件’。凡此宴席必有雞、魚,取‘吉慶有余’之意,均用碟壓桌,有四、八、十二碟不等,并用名煙名酒待客。” 從《寧陽縣志》記載中無法得知“四八”宴席的淵源,其它史志書所記也非常簡單。據(jù)《鄉(xiāng)飲鄉(xiāng)志》一位姓王的主編人員說,當時編寫鄉(xiāng)志時,曾想就“四八”宴席做一個深入挖掘,可惜無人能提供相關材料及說法。 沒有確切說法,這恰恰說明了“四八”宴席的歷史悠久不容質疑。筆者斗膽以搜集的相關資料,作為“四八”宴席歷史長遠的一個旁證。 一是寧陽位于黃河下游,氣候溫和,物產豐富,交通便利,是黃淮海平原主要的糧、棉、油集中產區(qū)。蔬菜種類繁多,品質優(yōu)良。水果、豬、羊、禽、蛋等產量極為可觀。豐富的物產,為發(fā)展烹飪事業(yè)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物質資源。 二是山東是古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寧陽縣磁窯鎮(zhèn)境內有大汶口文化起源遺址,從中出土的陶器等烹飪器皿、酒具,反映了新石器時代寧陽境內具有高度發(fā)達的飲食文明與烹飪文化。 三是寧陽縣北依五岳之尊泰山,南臨孔子故里曲阜。儒家思想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非常講究飲食,他提倡“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從烹調的火候、調味、飲食衛(wèi)生、飲食禮儀等多方面提出了主張,這種精細的飲食要求,對寧陽人的生活習慣和烹飪技術的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四是位列全國各大菜系之首的山東菜作為地方菜系雛形,可以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當時的烹飪要求及其風尚嗜好,有許多已見諸史藉。明、清時期,山東菜產生以濟南、福山為主的兩類地方風味?!八陌恕毖缦械摹疤谴柞庺~”就是有名的齊魯名菜。山東菜選料考究,刀工精細,調和得當,工于火候。烹調技法以爆、炒、燒、炸見長。在風味上則鮮咸適口,清爽脆嫩,湯醇味正,原汁原味,而且,調味多變,因料而用,適應性強,南北咸宜。這些特色在“四八”宴席中,均一一得到集中體現(xiàn)。 自清代起,山東宴席菜格式以大件菜、行件菜為結構形式。大件菜即宴席之主菜,它要求原料珍貴或完整,行件菜是用煎炒烹炸等方法烹調的碟菜,與大件菜配合形成完整的宴席。由此看出,這與如今的“四八”宴席是相同的。綜上所述,至少證實了寧陽的“四八”宴席與山東菜系發(fā)展一脈相承的關系,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色香味俱佳的“四八”宴席 鄉(xiāng)飲鄉(xiāng)西云村、伏山鎮(zhèn)云山村,原本是兩個很普通的村莊,但因寧陽“四八”宴席而出名。很多人扎了堆往這兒跑,他們中有的是慕名而來的外地人,有的是寧陽人接待的遠方貴客,也有的是寧陽本地人,不為別的,就是奔著吃正宗“四八”宴席而來。而堽城鎮(zhèn)糧所飯店的老板殷繼昌則瞅準“四八”宴席具有廣闊的農村市場,組成了4個人的廚師隊伍,專門到農村上門為百姓服務做“四八”宴席,其服務范圍已延伸到周邊鄉(xiāng)鎮(zhèn)。 “四八”席之所以歷經多年,至今盛行不衰,關鍵在于席中菜無不具有色(澤)、香(氣)、味(道)、形(態(tài))、質(地)、養(yǎng)(營養(yǎng))等俱佳的特點?!八陌恕毖缦姆N類,在《鄉(xiāng)飲志》中有“粉四八”、“參四八”及“雞四八”的說法,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分為“粉四八”、“參四八”兩種?!八陌恕敝邢壬系拇蠹Q為“頭菜”,頭菜中若是用洋粉做的,就稱為“粉四八”,有的稱為“白頭席”;若是用海參做的,就稱為“參四八”,有的稱為“黑頭席”,“參四八”要比“粉四八”厚實,重義。在實踐中,各地又衍生出多種形式“四八”宴席,像“四八兩大件”、“重四八”、“禿尾巴四八”等等。據(jù)《高橋村志》記載,逢男婚女嫁等重大事件,宴席主要有“四八兩大件”,即全席由4個菜碟、8個果碟、4個小碗、8個大碗、1盤燒麥、1盤米飯、1盤點心、1碗湯和兩個大件組成。大件常用整雞、整魚等高檔食品做成?!爸匕藘纱蠹保丛凇八陌藘纱蠹被A上,加4個菜碟,4個小碗和燒麥、米飯、點心、湯各1個,菜式和前菜重復?!爸匕怂拇蠹?,即在“重八兩大件”的基礎上,再加兩個大件,是規(guī)格最高的宴席。 現(xiàn)年60多歲的伏山鎮(zhèn)云山村杜煥耀,其父親是農村聞名的老廚師,他跟父親學得一手好廚藝。據(jù)他介紹“四八”宴席的上菜程序為: 第一道程序上12個壓桌碟,含4菜碟有肚、耳、心、松花蛋等,4果碟有沾果、冰糖仁等,4干果有菠蘿、香蕉、大杏仁、腰果等。如今不少地方一般都是上8個壓桌碟,含4個菜碟、4個果碟,講究“四咸四甜”。 第二道程序上四大碗,含帶有粉頭或參頭的雞絲(以區(qū)分“粉四八”、“參四八”)、半口咸半口甜的瓦塊魚、清水丸子(或四喜丸子)、百葉肉等。 第三道程序兩大件,含清蒸整雞、糖醋整魚。 第四道程序四小碗,含滑肉絲(或滑丸子)、滑肉片、魚棒、拔絲。 第五道程序上中間飯,也叫腰中飯,含點心、用玉米羹做的湯。點心是芝麻片、細粉糕等各一盤,不拘一格。湯有海米銀耳紫菜湯等。 第六道程序四盤菜,含瑪瑙葡萄、熱帶炸果、清棗、桔子(或柿子)。這道程序有些地方沒有。 第七道程序四大碗,含清淡口味的雞絲、肘子、安醇蛋、海米白菜。 第八道程序上面食。面食視情況而定,不固定。 從上菜程序中,可以看出“四八”宴席名菜薈萃,有的鮮香酥爛,有的則脆嫩清爽,有的卻濃香醇厚,集匯了烹飪之精華,既有多種技藝手法的體現(xiàn),又有寧陽的獨特風味,席面豐盛,款式多樣,各具特色。 云山村飯店的廚師續(xù)站立介紹說,同樣原料不同人來烹調,不僅做出菜肴滋味各不相同,就連做出的菜色、菜形也各不相同,如何能讓客人既飽“眼福”又飽“口?!保偷每磸N師的烹飪技藝了。 直觀上,從“四八”宴席各菜的色彩搭配、形狀結構等是否協(xié)調一致,具有藝術性,就能大致衡量出廚師技藝。在“四八”宴席中,以菠菜、雞蛋碎等種種輔料裝點得各菜肴色彩協(xié)調,層次分明,鮮艷悅目,一下子就能抓住客人眼球,刺激食欲。 “五味調和百味香”。杜煥耀說,吃“四八”宴席,關鍵是吃口味,因此調味很關鍵。他說,一方面,煮、蒸肉類熟食所留下的湯,千萬不能倒了,以適當佐料配制后可是上等調料。這種湯營養(yǎng)豐富,清轍見底,味鮮而醇,即可做湯菜,又可作提鮮的調味料。清湯制法,公元6世紀的《齊民要術》中曾記載道,以肥雞、肥鴨、豬肘子為主料,經沸煮、微煮,使主料鮮味溶于湯中,中間還要經兩次“清俏”,使湯內浮物集聚在“俏料”上,澄清了湯汁,增加湯的鮮味。另一方面,以蔥香調味。不論是爆炒熘,還是調制湯汁,都是以蔥絲或米爆鍋,菜除以蔥香提味外,還有暢通順氣、疏散油膩或抑菌、健胃之功效。 大碗熱菜用籠蒸,是“四八”席的一大特色。杜煥耀說,“四八”席中大碗菜除滑丸子,都得用籠蒸。如雞煮熟后,撕成絲,放到專門碗里整出形狀,再加上湯料,放入籠中蓖子上,要蒸1個小時左右,方可拿出,并反扣到大碗里,還是蒸前形狀,口味卻大變,非常香酥可口。 “四八”宴席對烹飪刀工技術有嚴格要求。孔子在《論語》中有“割不正不食”的刀工要求。據(jù)說,堽城鎮(zhèn)楊李村一老廚師,刀工非常好,在案板上墊白布,上面切土豆絲,切過后,而白布完好。云山村的杜煥耀也有一手好刀工,別人半斤下貨切個拼盤,而他用3兩就成。并且他還有一手團滑丸子的絕活,經他團的滑丸子,彈性好,落到菜板上能蹦起來。 每次做“四八”宴席,廚師都要使出看家本領,精心烹調出“拔絲山藥”(如今大多“拔絲地瓜”)、“糖醋鯉魚”,這兩個魯菜中的名饌。據(jù)記載,魯菜中的濟南風味菜分為“濟南本幫派”、“淄濰派”、“泰素派”。淄濰派長于燒、炸、拔絲等技法,代表菜肴有“拔絲地瓜”、“拔絲山藥”等,蒲松齡《日用俗字*飲食章》中有“而今北興纏果,無物不可用糖粘”的記述。在“四八”宴席中繼承發(fā)揚了拔絲這種甜菜制法,主料先用油炸好,趁熱掛上油漿或水漿。58歲的寧陽鎮(zhèn)廟東村廚師王為鐸說,拔絲有光澤說明拔得好,再就是吃時,夾起一拉一頓立馬就斷,斷不了則是糖軟。70多歲的堽城鎮(zhèn)楊李村廚師殷克亮說,熬糖時冒煙,口味就發(fā)苦,但早了不拔絲,眼力很重要。他認為,熬糖時,有的用油,有的用水,還是以用油要比用水好,但對技藝要求更高一些。另一道“糖醋鯉魚”,是“濟南本幫派”的代表菜,烹飪講究,尤崇尚用活鯉魚烹制?!八陌恕毕?,廚師們做出的“糖醋鯉魚”魚口張鰓動鰓搖,肉極其鮮嫩,口味酸甜,色澤紅亮,讓人垂涎欲滴。 無禮不成席” 宴與禮相連,宴與情相通,古今中外亦然。古人講:“夫禮之初,始諸飲食”?!霸O宴待嘉賓,無禮不成席”。 孔子認為“禮”是社會的最高規(guī)范,宴飲是“禮”的基本表現(xiàn)形式之一。據(jù)《周禮》記載,古時為了表示尊重,鄉(xiāng)大夫先要以主人的身份在鄉(xiāng)學庠(或序)中與賢能之士飲酒,意在倡導尊重人才的風氣,此即鄉(xiāng)飲酒禮。鄉(xiāng)飲酒禮的主要儀節(jié)有謀賓、迎賓、獻賓、樂賓、旅酬、無算爵樂、賓返拜等共24節(jié)程序。這些飲酒禮儀,曾得到孔子高度贊譽。寧陽縣的鄉(xiāng)飲鄉(xiāng)即由“鄉(xiāng)飲酒禮”而來。 依今天來看,古時禮節(jié)很瑣碎,環(huán)節(jié)多,要想全部做到較難且沒有必要?!八陌恕毖缦?,把古時禮儀與現(xiàn)代文明相結合,有選擇地繼承古時禮儀合理部分,并與時俱進,加以創(chuàng)新。一方面體現(xiàn)在尊重現(xiàn)代人們的飲食文明,對“四八”宴席部分菜加以改變。隨著經濟發(fā)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講究吃的營養(yǎng)平衡,因此在“四八”中為適應人們口味的需要,改變“四八”席上全部為大魚大肉做法,在不改變主菜特色的情況下,用水果、青菜加以調節(jié),出現(xiàn)了“老四八”與“新四八”的說法。另一方面,體現(xiàn)在宴飲禮節(jié)也在悄悄發(fā)生變化,充分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起來,實現(xiàn)傳統(tǒng)文明與現(xiàn)代文明的有機結合。 “四八”席上,待桌、椅、凳及筷子、調羹、醋礅擺好后,一般先上4個或8個果(菜)碟,叫壓桌碟,以示對客人尊重,表示可就座了。就座前,主人要先準備好溫水、肥皂、毛巾等,請客人洗洗手。在《禮記*曲禮》提到“共飯不擇手”,意即同別人一起吃飯時,要檢查手的清潔,把手洗干凈后再食。 “四八”席一向對座次排列十分重視,一般情況下,主人沒有指明座次前客人一般不宜貿然入坐。傳統(tǒng)的寧陽農村院落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一般為坐北朝南,北屋是正房,正房里常年擺著八仙桌,宴客的席位就設在八仙桌上。按傳統(tǒng),坐北面南為正席,坐北朝南的位子最為尊貴。因為坐北朝南的位子正對著屋門,由此延伸,在東屋或西屋宴客也以對著門的位子為上席。坐北朝南的屋內八仙桌上,要坐8個人,朝南有2個座位,怎么決定尊卑?據(jù)稱有兩種說法,有的以東為上,則東邊是第一位,西邊是第二位,以朝東、朝西座次依次類推,最后是朝北。也有的以西為上,東邊為第二位,以下類推。在與老者座談中,有一種猜測,按周易八卦說法,乾字打頭為第一卦,乾所對應方向為西北,若按此推斷應以西為上。但寧陽位于大汶河南岸,大汶河是我國少有自東向西流的河流,依“水往底處流”的說法,應以東邊為上,因此在寧陽農村奉行東邊為上。 如今多數(shù)飯店甚至農村家庭用起圓桌,在農村圓桌座次安排與八仙桌一樣,而在飯店座次安排有兩種。一種座次安排與在農村一樣,一種以對著門的位子為主人席,一般主人不便,也可請一位德高望重、經驗豐富、與客人身份相匹配的代替,叫做“主陪”,全權安排宴席中所有事項。然后以主陪右邊為上,是主賓,左邊為副主賓,這種坐法利于主陪更好地照顧客人。古代還強調男女不同席,“四八”宴席中同樣如此,一般為女客專門安排酒席。 開席前,主人(或主陪)要說幾句客氣話,相當于致辭,以示對客人的歡迎。席間每上一道菜肴,要先放于靠近主客一旁,而撤換下來的,主人或陪客要拉到自己跟前,同時舉杯敬酒,舉筷勸食。在圓桌上一般有轉盤,菜端上后以順時針方向轉至主賓面前,讓主賓先享用。按傳統(tǒng)規(guī)定,凡入席菜盤均不能再撤回,也不能把碟、碗疊起來。這就看主人或陪客者會不會陪了?,F(xiàn)在不太講究了,桌上放不下,可以撤回幾樣吃凈的碟碗。 四八”席中,上完清口湯(也叫漱口湯,意即換一下口味),在農村主賓若是首次上門的女婿,或是到女方家“大對象”的男方(在農村男女結婚前有“小對象”“大對象”的說法,男女雙方家庭經人提親后,如有訂親意向,由媒人約定時間地點,男女見面,即為“小對象”?!按髮ο蟆眲t是小對象雙方無意見,由媒人同雙方家長商定男方到女方家同女方父母見面,并備重禮送到女方家以用于宴席,媒人和男孩到女方家赴宴),要拿開刀禮,也叫犒勞錢,錢多少不固定。一般是拿兩盒煙,錢用紅紙包起來,放到一盤子里,由侍候客人的把盤子端回去,送給廚師,意思是廚師為了宴席上豐盛的菜肴,付出辛勤勞動,以此表謝意。廚師為了表示對客人的尊重,一般是把兩盒煙收下,錢再送回去。這時可由主人或陪客征求主賓意見,提出散席,也就是座席時間長了,出來活動一下,方便方便。 散席回來,就開始讓酒了,也叫倒酒、敬酒。說到酒,無酒不成禮,無酒不成俗。俗話說:淺茶滿酒,酒可以比茶斟多些,但也以八分不溢為敬。在農村還保留著第一杯酒祭祀的習慣,一般第一杯酒要稍為傾斜灑向地面少許。通過飲酒,可以看出寧陽人熱情好客的淳樸民風。一般在讓酒前,視情況要舉杯共同喝四、六、八、九、十或十二杯不等,喝每個數(shù)的酒都有說法,意即“一心一意”、“倆好”、“三陽開泰”、“四喜”、“五谷豐登”、“六六大順”、“起(齊)杯”、“發(fā)財”、“天長地久”、“十全十美”、“一年酒”等。傳統(tǒng)習俗中寧陽人以雙數(shù)為吉,還有“逢雙端起”的說法,等等,這些一直延續(xù)至今,越來越豐富。飲酒過程中,往往主人要說“先干為敬”,將口中酒一口干掉,后將酒杯倒轉以示一滴不剩的誠心待客,客人紛紛響應,也將各自酒干掉。干杯,往往要碰杯,而且要碰出響聲,每次碰杯,主客都要站起來,否則為失禮。碰杯時,一般主人的酒杯要略低于客人酒杯,小輩酒杯低于長輩酒杯,以此為敬。 農村擺“四八”席讓酒時,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興,說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會覺得有失面子。讓酒是主人給客人斟酒讓客人喝,而主人不喝,個數(shù)據(jù)情況而定,分為四、六、八不等。多采取“文敬”,即有禮有節(jié)地勸客人飲酒。也有“罰酒”,這是“敬酒”的一種獨特方式,最為常見是對喝酒沒干凈“滴酒罰三杯”?,F(xiàn)在,從飯店就席,少了農村的倒酒說法,而是共同舉杯相互敬酒。為了勸酒,酒席上有許多趣話,如“感情深,一口悶、感情厚,喝個夠”,“感情淺,舔一舔”等等。 “四八”宴席也非常注重筷子禮儀。如果將筷子橫擱在碟子上,那是表示酒醉飯飽不再進食了。但忌諱把筷子橫擔在碗上,據(jù)說這是供奉死人的放法。把筷子豎插在盛有食物的碗上,也是用筷禮儀中忌諱,因為只有祭品碗盆上面才豎插筷子??傊凇八陌恕敝胸灤┑亩Y儀、禮節(jié),并非是對吃的情趣的束縛,而是表現(xiàn)人們的道德文化修養(yǎng),在飲食中體現(xiàn)出一種形式美、倫理美、人情美。 如今由寧陽“四八”展現(xiàn)出的美,深厚的文化底蘊,正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關注,凡到寧陽者皆以吃到寧陽“四八”為至高榮譽,寧陽縣也把它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寧陽“四八”已走出寧陽,成為寧陽人結交四方好友、共圖發(fā)展大計的重要媒介。寧陽“四八”必將伴隨著寧陽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巨大成就,對外交往步伐的加快,而不斷發(fā)揚廣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