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盲人摸象 漫畫
盲人摸象,中國成語,比喻看問題總是以點代面、以偏概全。寓言諷刺的對象是目光短淺的人。大概起源于印度,可能是耆那教,佛教有時也被歸于蘇菲派和印度教。 盲人摸象 ( máng rén mō xiàng )
解釋:比喻看問題總是以點代面、以偏概全. 原文:有王告大臣:“汝牽一象來示眾盲者。”……時彼眾盲各以手觸,大王即喚眾盲各各問言:“象類何物?”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蘿菔①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②;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③;其觸腳者言象“如臼”④;其觸脊⑤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⑥,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注釋:①【蘿菔】:蘿卜。②【箕】:簸箕,揚米去糠的器具。③【杵(chǔ)】:一頭粗一頭細的圓木棒,用于舂(chōng)米等。④【臼(jiù)】:用石或木制成的舂(chōng)米的器具。⑤【脊】:這里指背部。⑥【甕(wèng)】:一種盛東西的陶器,腹部較大。
用法: 主謂式;作賓語、定語、分句;含貶義
反義詞: 洞察一切、仰視觀察
原文出處 《大般涅盤經(jīng)》三二:“爾時大王,即喚眾盲各各問言:‘汝 見象耶?’眾盲各言:‘我已得見。’王言:‘象為何類?’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燈 謎: 舜父撫愛幼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