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年的凋零
一 盛唐是中國的靈魂,壯志與柔情抒寫了不朽的篇章。宋朝固然是積貧積弱,卻用一管竹竿摶出了民族精神的輝煌。元朝是金戈鐵馬的代名詞,西伯利亞的飆風在江南畢露鋒芒。該說明朝的時候,我們詞窮了。悠悠兩百余載,該說消磨積弊?該說國祚久長? 也許明朝是歷史開給我們的一個徹頭徹尾的玩笑,每一次江山易主都叫人啞然失笑,每一次失笑都帶著如許苦澀與悲涼。它號稱明,從頭至尾卻不見多少明君。英宗朱祈鎮(zhèn)兩次登基,幾同兒戲;正德帝的胡鬧更是古今罕有,甚至還曾莫名其妙地下詔禁止天下殺豬;天啟帝酷愛木工,到死都認定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當江山到了崇禎手上時,大明已是積重難返,氣數(shù)將盡了。 你的名字就出現(xiàn)在這里。出現(xiàn)在這個文盛武衰的朝代,出現(xiàn)在這個內憂外患的年代。 我知道我卑微的嘴不配吐出你的名字,只是不明白為什么我會在第一千次默默念出這個名字的時候,第一千零一次地淚水潸然。即使有一天,時光積起的厚厚塵埃壓塌了你的廟宇,歷史的車輪碾碎了這片土地上人們對你的記憶,銘記你的依然還有鐵蹄踏過熱血灑過的河山,那深邃到凍結的穹蒼,那固執(zhí)地守望歲月的河川,那默無一言卻孜孜為利的黃土高坡,以及那些積淀了幾世幾代的苦難,它們一起念出你的名字,一字一痛,柔腸百轉。裸裎的命運像認錯的頑劣小兒一樣低頭,低頭注視你在人世間的往返。你氣度雍容,神色泰然,雄壯和絢爛如同你的名字——袁崇煥。 二 惡濁亂世出鐵血英雄。 只是,明末不僅僅是惡濁亂世;而你,也不僅僅是鐵血英雄。 明朝歷代皇帝都將永樂帝朱棣那一套治國方略奉為圭臬,哪怕那套科舉取士的制度早已不合時宜。兩百年的重文輕武,到天啟朝,哪里還有什么能征慣戰(zhàn)足以解民于倒懸的猛將。滿朝文武,盡以尋章摘句為能事,對上則曲意逢迎,對下則黨同伐異。他們坐議立談頭頭是道,而行軍帶兵卻百無一能。 所以,你看,你的出現(xiàn)對朝廷而言是多么重要。 遺像上的你,清眉秀目,粉面朱唇,品格端方,豐神迥異。有人以為你是膏粱輕薄仕宦,終日溫香軟玉在抱;有人以為你是碌碌風塵浪子,擔風袖月抒寫問世傳奇?;蛟S,你本該是的,你本該做你的翰墨詩書子弟,終日磨墨滌硯,也好避開明末政治的腥風血雨??赡悴皇?。你是袁崇煥,這就決定你絕不甘在亂世茍且,在大明多事之秋袖手不顧。你不是偷安小人,從來不是。 你劍眉倒豎,侵肌裂骨的朔風登時喑啞,張皇愧懼不敢前行。你星眼掃過,山海關內外即刻肅靜,沉寂許久的莽原如夢初醒。人說你是鐵膽,你有的又豈止是鐵膽。你武略超群一身正氣,與庸臣據(jù)理力爭絕不姑息。在遼東經(jīng)略高第撤軍入關后,你招兵士,寫血書,肅軍紀,威重令行,單騎孤城誓死守寧遠。一聲長嘯,努爾哈赤馬背滾落;一劍絕塵,十萬大軍化為齏粉;一戰(zhàn)初捷,大明王朝揚眉吐氣。 從此你成了皇太極的眼中釘,而你的軍隊從此也威名遠震。后金于是發(fā)兵欲報努爾哈赤之仇。你冷冷地斜睨了清兵一眼,聽著戰(zhàn)鼓又一次撼動了大漠的黃昏。枯黃的紙頁不再記得那些血跡斑斑的廝殺與尸橫遍野的慘烈,不再記得戰(zhàn)火燃燒的硝煙,只依稀記起,你又贏了,你贏的這一仗叫寧錦大捷。 我前面說過,明朝是歷史開給我們的一個玩笑。瞧,我們偉大的明朝不知什么時候罹患了嫉賢妒能的怪病。你看這多好笑啊,明明是你費盡心血贏得寧錦大捷,但被增秩賜蔭的不是你,而是魏忠賢黨羽,其中包括他那個尚在襁褓中的小重孫。朝廷給你的報酬是交章彈劾——對了,我險些忘了,魏忠賢還格外開恩,給你加了一秩——你看這多好笑啊。 我們終于千辛萬苦等來了魏忠賢的末日。你復出的時候我們欣慰地想,總算等到一位明主(至少自認如此)了。但奇怪的是,你在奸臣權傾朝野時立下赫赫戰(zhàn)功,在明主當?shù)罆r無功無過,卻莫名其妙地丟了性命——這是歷史開的又一個玩笑嗎? 三 人們提到崇禎帝的時候,總是同情多于責難,總是為他惋惜生不逢時;而我,卻怎么都對他同情不起來。他不是昏君庸君,卻也并非如他自己所標榜的那樣是什么明君能君。他剛愎自用且急功近利,口口聲聲唯才是舉,真有獨立敢言能夠力挽狂瀾之士,又因諸種原因非貶即誅;他數(shù)次下罪己詔,又極樂觀地估計形勢,且一再將亡國的責任推諉于文武百官;他清除魏忠賢閹黨,爾后又重用宦官;他斥責官吏私藏甚夥一毛不拔,自己又是內帑無數(shù)卻還不肯拿出來充餉。他在判你死刑之前給你加官晉爵,動不動“溫旨褒勉”,甚至在你誅殺毛文龍后還明令公布毛文龍的罪狀說你殺得好,而其后誅毛卻又成了你降后金的最重要的證據(jù)! 如果崇禎帝是個昏君,荒怠不勤干干脆脆不理朝政,只要不是亂黨一手遮天,他手下的能臣便能各司其職而不加掣肘,放手治理國家,那么你也許不但不會死,反而真能實踐“五年復遼”的諾言,推遲明王朝的滅亡。 如果你不是這樣的忠心耿耿,而是真如圣諭中所言的那樣已降后金,那么你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投奔皇太極,率軍南下,勢如破竹,把這烏煙瘴氣的明王朝一掃而盡,然后心安理得地做清朝的開國功臣,享盡榮華且流芳百世。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我不知道你誅毛文龍誅得對不對,我不知道遼東戰(zhàn)局急轉而下究竟是誰的錯,我也不知道崇禎帝下詣殺你時是否真像某些史學家說的那樣明白你是被冤的,我只知道眾口鑠金。當流言像烏鴉般鋪天蓋地地飛到崇禎帝的耳朵里,毛文龍被誅、滿桂受傷、薊州一戰(zhàn)無果都成了你勾結后金的如山鐵證,而皇太極又使了個反間計煽風點火的時候,遼東的混亂戰(zhàn)局需要一個替罪羊,陜西猖獗的內亂治理不力需要辦個官員殺一儆百,朝廷權臣剪除異己需要一個犧牲品搞個“新逆案”,崇禎帝需要一個現(xiàn)成的臺階下:而你,就成了最好的祭品。 明朝一直在和我們鬧笑話。這不,又來了。崇禎以所謂謀叛罪將你投入詔獄,而深深尊敬你的部下祖大壽帶兵出走后,他又下旨叫你寫信勸他不要謀反!你凄苦地看了一眼鐵窗,于是寫信,寫的時候力透紙背,淚濕雙頰,揮筆的偉力直如奮戰(zhàn)沙場。你沒有看到,也永遠不會看到,那些粗野顢頇的莽漢,那些刀架在脖子上也不會皺一皺眉頭的梟雄,在拿到你的信的時候,是怎樣仆倒在地失聲痛哭的。他們不是為悔過而哭,更不是為朝廷可能加罪而哭,他們是咽不下這口氣,他們是為督師抱不平!硝煙散去,夕陽在蒼茫的原野上灑下一片血色,馳過莽原的風嚶嚶哭泣,傾頹的城墻在夕照的影里默默地抽搐。還有什么,告訴我還有什么,能比男兒搖山振岳的哭聲更令人為之動容? 爾后,祖大壽上書,自愿削職為民,為皇帝死戰(zhàn)盡力,以官階贈蔭請贖袁崇煥之“罪”。何之壁率同全家四十余口,到宮外求請全家入獄,換你出來。關外的將吏士民不斷到總督孫承宗的衙門去號哭,為你呼冤,愿以身代。而崇禎,把看不順眼的下獄,余者一概不理。我真不明白,幾十年后連讀了《明史》的乾隆帝都不禁同情你,為什么自命明君的崇禎始終如此鐵石心腸? 什么經(jīng)天緯地的抱負,什么匡世濟俗的情懷,當統(tǒng)治集團認為你的死成為一種必要時,所有一切都是扯淡。你該做的和能做的就是乖乖等死。面對盛怒的龍顏你還能辯白什么呢,何況遍地謠諑早已容不得你辯白。 滿朝文武沒有人記得是誰一次次救大明于倒懸之危,沒有人記得是誰剛剛救京城于累卵之急。兵臨城下把主帥投入詔獄,怕是只有明朝才開得出這樣的玩笑吧!而那崇禎帝還為自己“慧眼識奸”而沾沾自喜。你的鏘鏘佩劍在那群巧舌如簧的夸辯之徒面前成了一堆廢鐵,你戎馬倥傯南征北戰(zhàn)的時候,他們錦衣玉食扈從如云;你運籌帷幄連戰(zhàn)連捷的時候,他們趁機青云直上不亦樂乎;你一朝觸龍顏被逮入獄的時候,他們借機計劃將異己一網(wǎng)打盡;你被判磔刑押赴刑場的時候,他們忙著給皇帝叩頭,大呼,皇上當真是宅心仁厚寬大為懷天下黎民無不感戴!他們深信并且也身體力行:沒有人笨到居然會救你。 但是,天下真有這樣一個不要命的傻瓜!這個傻瓜與你素無淵源,卻傻兮兮地給皇帝上了一封怨氣沖天的白冤書,他在最后說:“伏乞皇上駢收臣于獄,俾與崇煥駢斬于市。崇煥為封疆社稷臣,不失忠。臣為義氣綱常士,不失義。臣與崇煥雖蒙冤地下,含笑有余榮矣。”意思是說崇禎你有種就把我和袁崇煥一股腦兒殺了!崇禎不過是個血氣方剛的少年,哪有這么大的氣量聽一個布衣亂叫亂嚷,他怒不可遏從椅子上蹦起來。好,好,好,咱們比比誰有種!你想死,我成全你!然后將其下獄,處死。 你是冤枉的。這一點,你知道,我知道,全天下百姓都知道,甚至連朝鮮人都知道;可是,那一天,整個京師和滿朝文武都拒絕知道。歷史在敘述一個忠臣因奸佞橫行而臨刑的時候,總會附帶形容囚車經(jīng)過時潮水般涌來的士民是怎樣擁道呼號奔走相告,是怎樣淚泗橫流地跪倒在府門前求請圣上開恩。可是歷史在講述你的時候,仿佛是打了個噴嚏,把一切都弄反了。那些你曾經(jīng)誓死保護并為之浴血奮戰(zhàn)的人們,那些曾經(jīng)對你感恩戴德夾道歡迎你凱旋的人們,竟然相信了朝廷的譫語!竟然相信你謀叛欺君結奸蠹國!竟然相信你勾結后金斬毛以踐虜約!就在幾個月前你在城外拼了命地要保護他們,而幾個月后,他們瘋子一樣地撲向你,禽獸般地撕咬你的肉體;他們嘴角上滴著你的血,在你極度痛苦的哀鳴中放聲長笑!他們解恨地生吞你血淋淋的皮肉,大聲說漢奸!漢奸!漢奸!剮得對!剮得好!剮死他! 我知道你痛苦的嘶叫不是因為剮你的刀,不是因為你被啖的肉和被飲的血,而是因為你被一刀一刀剜下去的心,是因為這個業(yè)已顛倒的世界。 四 你沒有死在奸佞昏君的手上,因此你不是岳飛,教后人拊膺頓足,哀慟不已;你沒有仗劍絕塵喋血沙場,因此你不是史可法,教一城百姓萬代子孫對你感戴唏噓;你沒有經(jīng)世奇才足以興邦立事,因此你不是張居正,在亂世尤能一匡天下而游刃有余。所有人在翻覽明史的時候,他們?yōu)楹H鸬木\廉潔一唱三嘆,他們?yōu)闁|林黨人的悲慘境遇拍案而起,他們的心隨著明清鼎革高潮的來臨而愈漸忐忑;于是,當他們的眼簾掠過你的名字的時候,竟來不及發(fā)出輕輕一聲嘆息。你的勛勞不足以縱橫寰宇,你的功績不足以青史留名,你的慘烈不足以振聾發(fā)聵,你的冤屈不足以撼天動地,你還能說什么呢?你只能最后望一眼布滿陰霾的蒼天,而蒼天不語。時間不忍心見證這一幕,它抽搐著要逃離,卻在轉身時發(fā)現(xiàn)自己早已落入陰謀織就的陷阱。劊子手握著的尖刃寒光一閃,滿城的百姓痛快地一笑,無數(shù)個世紀的地平線在你身后交疊成滄桑的背景。誰也沒看到血從靈魂最薄弱的地方滲出來,誰也沒有聽到古老的民族正在痛苦地呻吟。等到劊子手割下你身上的第一千塊肉,你闔上眼,無聲無息,倒地的瞬間恍如明王朝的背影。 我不記得我的淚水怎么滑落。為什么,為什么流血的總是你那樣伸大義于天下的豪杰,茍活的卻是如我這般碌碌無為的小人?我想上前,扶住你早已疲憊不堪的身體,卻發(fā)現(xiàn)自己怎么也無法靠近你。我想祈求姓涂的那位監(jiān)決官,監(jiān)決官卻一臉漠然。我想拉住那些瘋狂咀嚼你肉的百姓,告訴他們,你們來吃我吧,不要傷害袁督師,他是被冤枉的,可是沒人有閑暇理我,所有人都忙著買一塊塊血淋淋的肉;我于是轉身尋找崇禎帝,我跪下來拼命叩頭,求求你不要殺袁督師,他是好人,你是非要人死不可嗎,那求求你來殺了我吧,請別殺他,求求你求求你求求你…… 可是我抬頭的時候,卻不見有什么龍袍御座,只有一株枝丫虬蚺的老樹,在景山山頭煢煢孑立,向晚的暖風吹過的時候,它顫巍巍地搖曳,在風里無力地嘆息。 我抬頭仰望老樹新萌發(fā)的枝芽。這里,是崇禎帝和明王朝一起結束的地方嗎? 老樹不回答,它只是幽幽地說,孩子,都快四百年了。 是啊,都快四百年了。你的熱血和尸骨,都早已冷了吧。只是誰能告訴我,為什么,四百年了,依然有如我者這般耿耿于懷? 史學家說,歷史教我們把握現(xiàn)在;哲學家說,歷史使我們預見未來;而我所知道的,僅僅是歷史讓我們緬懷。緬懷烽火邊城的飛馬突槊,緬懷湮遠年代的榮辱盛衰,緬懷民族記憶深處那些血淚鑄就的每一個剎那,虔誠如同溫習現(xiàn)在,執(zhí)著如同追尋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