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拜讀了一篇題為《懸墜,顛覆臺釣》的文章,引發(fā)了我對“臺釣”、“懸墜釣”和“競技釣”等稱謂的概念問題的思考,現(xiàn)發(fā)表點個人淺見與大家商榷。) g3 i* \# V( X4 u/ ~ 一、小議“臺灣釣法”3 ^. \7 y; {+ D: y# f' D - g3 Z, i& E( u6 O7 }. t2 g “當初這種神秘的‘懸墜’速攻釣法風(fēng)靡大陸之時,‘有了孩子,總得起名’,因由臺灣人帶來,便順勢叫它‘臺灣釣法’。”我認為,這個名稱實在取得很別扭、不科學(xué)!因為本來就不應(yīng)該用地域名稱來命名釣法。釣具、釣技、釣法是不應(yīng)該有地區(qū)界線的,以其特征來進行命名和分類才是正確、合理的。如“懸墜釣法”、“長腦線釣法”、“立漂釣法”、“長竿短線釣法”等等。臺灣興起“懸墜釣法”,據(jù)說是學(xué)了日本人的釣法,但頭腦比較冷靜的臺灣釣魚人沒有“順勢”叫它“日本釣法”。日本釣魚文化在歷史上也曾受到中國釣魚文化的影響,誰能保證他們用的“懸墜”技法中就沒有中國傳統(tǒng)釣法中“懸墜”的影子呢?關(guān)新銘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曾說到:北京民間早就有懸墜和沉底墜的垂釣技法了。我身邊的一些釣友,很多人沒有進過所謂的“臺釣”學(xué)習(xí)班,也沒有讀過有關(guān)“臺釣”的書籍雜志,但他們卻會用星漂懸墜釣,并非咱們大陸釣友人人都只會用沉底墜釣魚。所以,說“懸墜”技術(shù)是臺灣人發(fā)明的,把“懸墜釣法”謂之“臺灣釣法”恐怕不準確、欠妥當。直到現(xiàn)在,不知能有誰能給“臺釣”下個確切的定義?有人說是“懸墜釣法”,有人說是“長腦線釣法”,也有人說是“誘釣結(jié)合釣法”等等。是什么釣法就是什么釣法,何必一定要掛上“臺灣”二字呢?* _( ^) Q: V3 a; K: v# ~ ; k$ L7 f5 r; f8 h 歷史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凡是不科學(xué)的名稱,最終將被淘汰(解放前夕和解放初期,1949年前后,人們口頭上最時髦的名稱是洋火、洋油、洋傘、洋布、洋馬、洋房等,幾十年之后,這些名稱有誰還在喊?)時髦了一陣子的“臺灣釣法”這個名稱,在下一代釣魚人看來,一定會感到不可思議,莫名其妙。" J i6 g1 L0 p0 q n& `( { - M) X! s, l& t; H4 @2 z3 P 前幾年當我第一次看到《釣魚周刊》的時候,看到一種刊物舍棄“臺釣”這一名稱,內(nèi)心十分高興,十分贊賞編輯們有高見,有膽識。 : T: }6 j! l* E( c' T1 b: S8 u* e8 R' s3 \' V9 x “臺釣”對大陸釣技的發(fā)展確實起到了積極的促進、推動作用,起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大陸的釣手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大膽創(chuàng)造,不斷革新,推動釣技釣法與時俱進,登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拉餌打浮等技術(shù)對臺灣人已經(jīng)成了新概念。“時至今日,恐怕連大陸的二流釣手橫掃臺灣‘名人’也如探囊取物了。對‘臺釣’嗤之以鼻似乎過分了,但還死抱著缺點凸顯的“調(diào)4釣2”不放,奉為調(diào)漂的基本原理,把所謂的‘臺釣’捧得至高無上,實在沒有什么必要。+ Z0 s% l* R% D2 i . i( s+ V5 S1 ?6 I- _6 J5 a' X 二、“懸墜釣法”和“競技釣法”不同于“臺釣法” - _" h2 F1 O8 F* X# h0 [- C( @ 《釣魚》雜志早就用了“懸墜釣法”的名稱。我對這名稱狹義的理解是相對于“沉底墜釣法”的。核心是在水中釣組的墜子不觸底,處于懸浮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下,鉤、墜、連接環(huán)等的重力與漂等的浮力處于平衡狀態(tài),因而整個釣組的狀態(tài),是比較靈敏的。廣義的理解是以“懸墜”為核心附加一些相關(guān)的元件和技術(shù),諸如細線小鉤、短竿細尾立漂、溶散性餌料等等。我傾向于狹義的理解,因為概念清楚、準確。而廣義理解概念上有一些模糊不清。例如有人認為“懸墜釣”包含細線短竿但有的比賽釣大鯽或混養(yǎng)魚,用的線較粗、竿較長,難道就不是“懸墜釣”了嗎?在文章中敘述某些具體釣法時,用狹義的“懸墜釣”概念并結(jié)合相關(guān)的調(diào)漂或用餌或用線等,是可以說得清楚明白的。“懸墜”不是孤立的,必然與相關(guān)的元件或技術(shù)聯(lián)系在一起。“懸墜”為主,其他為輔;“懸墜”不變,其他可變。例如,講某人某次釣魚用“懸墜釣法”,可以講竿線漂餌等的用法,另一人竿線餌漂等的用法可能又不同,但他們都是“懸墜釣法”。研究“懸墜釣法”實際上已經(jīng)不單在“懸墜”二字上了,研究的是以“懸墜”為核心的相關(guān)的一些釣法。而相關(guān)的釣法,不必局限于特定的組合(例如不必局限于短竿細線)。% h' b, x" t, d9 W) L# z( Q, y- o 8 Z* F/ F$ R9 I7 S9 G “懸墜釣法”不等同于“臺釣法”,雖然它們的本質(zhì)的“宗”都是“懸墜”。第一,“懸墜釣法”是以釣組特征命名,而“臺釣法”是以地名命名。第二,“臺釣”以“調(diào)4釣2”為基本原理,提出什么“歸零點”、“四種調(diào)釣法”(“調(diào)靈釣鈍”、“調(diào)鈍釣靈”、“調(diào)靈釣靈”、“調(diào)鈍釣鈍”),而我們現(xiàn)在稱的“懸墜釣法”早已有意無意破除了一些舊理念,創(chuàng)造了一些新理念。“懸墜”這一點未變,但相關(guān)的一些理論、釣技釣法卻在不斷創(chuàng)新。最突出的創(chuàng)新是“一標深釣法”和后來的“拉餌打浮”等等。從調(diào)漂上來看,現(xiàn)在的“懸墜釣法”并未受“調(diào)4釣2”格式的束縛而是采用了各式各樣的靈活多變的調(diào)釣方法,也沒有多少人再迷信“臺釣”所謂的四種基本調(diào)釣法(繞口令式的幾種調(diào)釣法)了?,F(xiàn)在的“懸墜釣法”已經(jīng)擴展到星漂釣法和使用磯竿野釣之中。從技術(shù)含量來說,“懸墜釣法”比“臺釣法”更新、更高、更深、更廣。第三,“臺釣”和“懸墜釣”“同宗”于“懸墜”是否就該等同起來呢?“宗”是什么含義?一個含義是指“懸墜”,還有一個含義是指“懸墜”的起源。“白毛豬兒家家有”,“懸墜”是“臺釣”的專利嗎?非也!中國大陸、日本、韓國乃至世界淡水釣魚錦標賽賽場上,到處都有“懸墜”,何止臺灣有“懸墜”?怎么能把凡具有“懸墜”的釣法都要統(tǒng)一在“臺釣”名稱之下呢?日本人早就用“懸墜”,日本人釣魚方法能不能叫做“臺釣法”?世界淡水釣魚錦標賽規(guī)定用“懸墜”,能不能叫做“臺釣法”?看到“懸墜”就說源于“臺釣”或就是“臺釣”,豈不是笑話。而把含有“懸墜”的任何釣法依據(jù)用墜的特征歸屬為“懸墜釣法”倒是合情合理。其次,從起源來說,前已述及,“懸墜”在中國傳統(tǒng)釣法中,在民間,早就有(在日本也是早就有),根本說不上起源于臺灣或“臺釣”。; c, V4 `. o3 Y 0 I! p2 x( P- v7 s, k1 z 三、釣法名稱的多樣性和合理性 ) ^# T! w" I- y" s9 J+ `6 U2 @ , P' a! U4 K- ]3 l& K “懸墜釣法”、“競技釣法”只是釣法名稱中的兩種,它們不可能包羅萬象,不可能準確地反映出多種多樣的釣法和特征。每個人的釣法都有綜合性和個性,用幾個字描述他的釣法很難準確明白。但我們可以抓住他的釣具或釣餌或技藝的某些特征來進行描述。即使不完整、不全面、不細致,但總能反映出釣法的個性來。由此,產(chǎn)生了釣法名稱的多樣性和合理性。我們需要根據(jù)釣具組合或技藝的特征來給釣法命名。例如“立漂釣法”、“星漂釣法”就突出了用漂的不同。“一標深釣法”表明了離底釣浮的特征。釣法的多個特征可以同時表現(xiàn)出來,如“長竿短線釣法”、“星漂單鉤臥底墜釣法”、“拉餌半水釣浮法”、“搓餌半水釣浮法”、“長竿懸墜流水釣法”等等。這樣的一些名稱沒有地域界線(即使某種釣法是由某地首先使用的,也絕不會有人去申請專利),無論哪個國家哪個省的人一看就明白。/ _! G0 Y1 X' U9 M6 R4 D o 3 J, A0 y3 A, {3 M. |5 G 釣法名稱千萬別以地域名稱命名(命名“臺釣”是前車之鑒)。以前曾看見過報道:中國釣魚人要去韓國學(xué)習(xí)海釣經(jīng)驗,我真擔心喊出個“韓國釣法”來。幸好我這種擔憂是多余的。中國釣魚人走出國門參加了世界淡水釣魚錦標賽,冒出了個新名詞“國際釣法”。這種喊法是否理性,留待廣大釣友思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