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熱錢“蓄水池”誤區(qū)到股市誤區(qū)                                                                                                                                  (2010-11-13 07:09:10) 現(xiàn)在大部分投資者都認識到了本波行情中熱錢的影響,而據(jù)國際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至10月底,其跟蹤的各類新興市場股票基金累計凈流入464億美元資金,而2009年全年的流入也不過94億美元,足見熱錢流入新興市場的力度,熱錢流過之處將各種產(chǎn)品價格都拉高了起來,處處都是繁榮的景象。而冷靜下來思考下,任何資金進入市場都是來賺取的,沒有任何一路資金是來學雷鋒的,而且由于市場的“吸金法則”(玉名“主體思維選股法”中對此有分析),注定市場大部分群體是要賠錢的,熱錢賺得越多,那么其撤離之時造成市場其他群體的虧損越多。所以說,事情都有兩面性,之所以各國都要防范熱錢也是應對其頻繁進出,造成市場大幅振蕩的影響。 “針對入境熱錢,中國可采取總量對沖的措施。也就是說,短期投機性資金如果流入,通過這一措施把它放進‘池子’里,而不會任之泛濫到整個中國實體經(jīng)濟中去。”周行長的一席發(fā)言,讓整個市場在過去一周多的時間里充滿了對“池子”的猜想,而玉名認為對熱錢來說,堵肯定堵不住,只能疏導,而且熱錢是無形的,往往我們將“不可解釋”部分看作是熱錢的主要構成,既然是如此,那么其不可能是具體的形式出現(xiàn),而是以一種概念的方式。我們還必須承認幾年來熱錢進入我國的方式越來越隱蔽,越來越正規(guī),之前我也給大家分析過,很多利用在海外的中資公司的分公司完成借貸合同,然后進入內(nèi)陸,表面上中資公司合并報表后沒有任何痕跡。所以說,熱錢是無形的,所謂的蓄水池也不可能過于具體,即不會股市、樓市、債市等單一市場,而是一種廣泛的概念,這預示央行要出組合拳去管理,讓熱錢發(fā)揮能量,又減少頻繁進出制造的泡沫。 我個人因為周行長所說的“池子”,也是對熱錢對應的概念,其很可能是央行將對熱錢、外匯占款在內(nèi)的套利資金結匯帶來的貨幣投放進行對沖操作,這樣的好處是過量的貨幣投放不會流到實體經(jīng)濟體、虛擬經(jīng)濟體中,而是被央行對沖操作所消化了,形成總體上的動態(tài)平衡,這才是熱錢“蓄水池”的真正含義,包括上調(diào)準備金率也是這樣的因素。 換句話說,玉名認為投資者的誤區(qū)在于將“池子”具象、靜態(tài)化,而管理層的意圖則是抽象、動態(tài)化,你有多少熱錢進來我控制難度大,但我可控制整個全局的總量平衡,進來多了,我就放出去一些水,諸如增加回籠資金、批準QDII放資金出去、擴大債市、QFII額度、股市容量去容納,而當熱錢出去,我又有充分的空間在公開市場釋放資金,去平抑,這樣一來避免了熱錢進出造成的大起大落,就完成了引水而來為我所用的目的。這樣做對央行的全局調(diào)控力是一個考驗,當然也是展示管理層智慧的方面。其實投資者有這樣誤區(qū)很正常的,為什么很多投資者賠錢,原因就是他們企圖用靜態(tài)的方法、指標去分析動態(tài)的事情,由此造成了不匹配,那么必然匯帶來很多的困難。而為什么玉名要開創(chuàng)《主體思維操作法》,就是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將股市總結為五大核心要素,每次先從市場動態(tài)入手,然后選擇核心要素,而核心要素確定,下面的盈利模式、操作策略、實戰(zhàn)步驟等一系列操作都確定了,這樣就能夠時刻把握市場機會,自上而下地操作,同時配合一些股市錢規(guī)則、市場推理法、以及對市場機會的敏感度培養(yǎng),整個操作系統(tǒng)就會比較完備了。因此,實際上熱錢“池子”的分析,很值得投資者去訓練一下你對基本面、消息面分析的思路,你能夠從中看到多少,就意味著你的知識面是否開闊,視野是否廣泛,而這就能夠決定你在市場中發(fā)現(xiàn)機會的多與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