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讀的書和讀書的習(xí)慣,就我而言,我覺得那些印刷在紙上并裝訂成冊的,已經(jīng)不是書了,只是一堆墨跡。而那些墨跡,已經(jīng)成為過去,或者已經(jīng)死亡。-
- ——題記- - 1、我喜歡讀的第一部書:天-
天之大,無以比擬。天之高,依然無以比擬。讀天,就是讀天之象、天之理。- 讀天上的太陽,既能讀出它的溫暖,也能讀出它的毒辣;既能讀出它夏日的火紅,也能讀出它冬日的慘白。當(dāng)太陽被烏云遮擋住時,就會讀出這樣的詰問:烏云為什么就能夠遮擋住太陽?- 讀天上的那輪月亮,新月的時候,能讀出它的歡笑;殘?jiān)碌臅r候,能讀出它的哭泣;而它渾圓的時候,就可以讀出它過去的盈虧,它的圓滿、鼎盛和即將來到的衰竭。- 讀那些云,無疑是在讀一種靈魂。它們上不沾天,下不著地,它們就這樣漂浮著、游弋著。它們翻卷的時候,就能讀出一種憤怒,一種咆哮,甚至能讀出末世的掙扎或創(chuàng)始的吶喊。但是,它們又那么沉默,沒有一點(diǎn)兒聲音,它們在沉默中翻卷,在沉默中撞擊,惟有當(dāng)閃電撕裂它們的時候,這才能聽到它們驚天動地的爆炸。這巨大的炸雷聲,足以驚天地,震鬼神,撼古今。- 讀滿天的星星,就如同在讀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那些生命,星星點(diǎn)點(diǎn)地布滿天空,或是明亮,或是黯淡,有的如鉆石一樣斑斕和高貴,有的又如螢火蟲一樣渺小而卑微,而有的,燃燒著劃過天空,永遠(yuǎn)地消失于蒼茫與恒久。一些星星隕落的時候,在它們身后拖著的長長的光焰,叫人想起一種難言的訣別、死亡前的輝煌和消失前的掙扎,也叫人感到無盡的凄涼與悲愴。- 天上下著的雨,既可以讀出浪漫而溫馨的詩意,又可以讀出無窮的悲涼與哀傷。因?yàn)?,那無數(shù)的雨點(diǎn),猶如無數(shù)的眼淚。這些眼淚,是天在哭,這些眼淚,在凄風(fēng)中飄飛,在雷電中墜落,點(diǎn)點(diǎn)滴滴,把一個浩瀚的天空渲染得荒涼而悲切。- 因此,讀懂了天之象和天之理,就等于讀透了這個世界,或是人生。- - - 2、我喜歡讀的第二部書:地 -
所謂地,就是我們腳下的大地。這地,它養(yǎng)育著世間萬物,又承載著世間萬物。它很寬厚,既能包容毒蛇,又能容納花卉;既可接納污穢,又可展露純潔;它孕育寶石,又滋生毒素。它不會因誰高尚而特別給予恩惠,也不會因誰卑劣而肆意誅滅;它不會巴結(jié)權(quán)勢,不會迎奉豪紳,更不會討好名門。大地總是在弘揚(yáng)大度、傳播大同、鋪展大氣,宣揚(yáng)平等。它的每一條河流、每一座山脈、每一片土地,都在竭力做著這樣的努力,而且,事實(shí)已經(jīng)一再證明,它早已實(shí)現(xiàn)并完成了這樣的使命。- 但是,大地它又無比地偏心:它能夠制造出富庶的江南水鄉(xiāng),也可以炮制出荒涼的戈壁荒漠;它使富饒的更加富饒,又讓貧瘠的加倍貧瘠;它寧肯使南極和北極終年寒冷,也不會翻動一下身子從太陽那里獲得一點(diǎn)溫暖;他情愿讓赤道永遠(yuǎn)炎熱,也不會移動一點(diǎn)兒冰雪來降低赤道的酷熱。- 由于大地的寬容,這個世界也就龍蛇混雜,泥沙俱下。- 由于大地的偏心,這個地球也就殺戮連綿,爭奪不斷。- 因此,讀懂了大地,就等于讀懂了整個世界的歷史。- - -
3、我喜歡讀的第三部書:人- 讀人,其實(shí)就是讀世間動物的總和。- 在人的身上,既可讀出豺狼的殘忍,又可讀出綿羊的溫順;既可讀出狐貍的狡猾;也可讀出蝸牛的憨實(shí);既可讀出鱷魚眼淚后面的兇殘,又可讀出百靈肺腑里的歌聲;既可讀出蝎子的巨毒,也可讀出枯葉蝶的可憐,還可讀出蜜蜂嘴上的甜蜜和屁股上的毒液,甚至可以讀出變色龍的偽裝、墨魚的煙霧、貝類的自護(hù)……- 真正可怕的是,人不但兼具了所有動物的本性和特性,而且,還遠(yuǎn)遠(yuǎn)強(qiáng)于所有動物。人把動物身上的殘忍、歹毒、偽裝、偷襲、麻痹、機(jī)巧、無賴、恐怖、弱肉強(qiáng)食等等本能,全部繼承下來后,還加以發(fā)揚(yáng)光大,加以提升和強(qiáng)化。因此,最歹毒的,是人;最殘忍的,是人;最善于偽裝的,還是人。當(dāng)你依靠著一條大“鱷魚”時,你還渾然不知,以為依靠著的是一棵大松樹呢……- 正因?yàn)槿思婢吡耸篱g所有動物的本性,因此,人就格外難以閱讀和琢磨。我們完全有能力琢磨透世間萬物,但是,有誰能夠真正琢磨透了人?- 世間的書,大多是為人而寫的,或是寫人的,所以,讀懂了人這部大書,就不必再去讀那些枯澀而無味的著作。- 人之所以成為人,是人的勝利,也是人的失敗。- - - -- 4、我喜歡讀的第四部書:花 -
花,無疑是最奇怪的——1、有的花是為了結(jié)果才開花的;2、有的花只是為了開花而開花的;3、有的花是純粹為了結(jié)果才不開花的。這三種花,充滿了深刻的哲理。讀這樣的花,就可以舉一反三,聯(lián)系到人,聯(lián)系到人生。于是,就叫人想起人類的種種,亦叫人想到人生的方方面面,十分耐人尋味。- 此外,有的花出于污泥卻無比純潔,有的花開于春天卻格外有毒,有的花生于嚴(yán)寒卻分外艷麗,而有的花置身于高堂卻總是奄奄一息……- 花是一面鏡子,它能夠使人明鑒人生,知曉天下。- 花是一部哲學(xué),它可以叫人明了世理,洞察幽微。- - -- 5、我喜歡讀的第五部書:金屬-
金屬,它可以是刀,而刀既可以殺人,也可以殺豬。它可以是槍,而槍既能夠槍殺人,也能夠打獵。- 金屬,它可以是戒子、耳環(huán)、項(xiàng)鏈,還可以是手銬、腳鐐和其它刑具。當(dāng)它是橋梁時,就能讓天塹變通途;當(dāng)它是鐵窗和鐵絲網(wǎng)時,就叫人感到恐懼與血腥。- 金屬,是好東西,又不是好東西。- 金屬能夠支撐這個世界,又能夠毀滅這個世界。金屬是一把雙刃劍,鋒利、寒冷而酷情。- - 6、我喜歡讀的第六部書:水- - 水,它能夠液體為水,固體為冰,氣體為云,當(dāng)然還能夠?yàn)殪F為雨為虹。裝在球體里,它就是立體的圓;盛在池中,它便是立體的長方。給一點(diǎn)坡度,它就流淌;有一點(diǎn)縫隙,它就消失;加一些溫度,它就升騰……- 水,是嬗變的,是滑頭的,是不大靠得住的,是沒有一點(diǎn)骨氣的。但是,水也有水的長處——能夠水滴石穿,能夠百折不撓,遇到懸崖,它不會畏懼,縱然粉身碎骨,它也要完成一掛曠世的風(fēng)景。在大江大河里,有風(fēng)雨它就怒號,有不平它就有歌聲。- 水,能夠載舟,亦能夠覆舟;可以養(yǎng)育生命,也可以消滅生命。- 這就是水,凄柔而剛強(qiáng),嬗變而執(zhí)著。讀懂了水,就會明白做人的道理。- - - 7、我喜歡讀的第七部書:蚯蚓-
- 這是一種無脊椎動物。- 人沒有脊骨的時候,總是在下跪,而蚯蚓不。- 雖然蚯蚓沒有腳,但它懂得以曲求伸。它曲的時候,是為了積蓄力量;它伸的時候,是為了抵達(dá)目的。在一曲一伸中,它完成了前進(jìn),實(shí)現(xiàn)了開拓。它寧肯以曲求伸,也不會像有些人那樣跪著而活。- 與蚯蚓相比,人之所以是人,就因?yàn)槿擞辛丝梢韵鹿虻南ドw和指揮下跪的大腦。實(shí)際上,人一旦沒有了脊椎骨,就連蚯蚓都不如。- -
8、我喜歡讀的第八部書:酒-
- 酒,它有水的凄柔,有火的激情。它既可以亂性,又可以壯膽;它能夠成就英雄,也能夠放縱流氓;它可以使人沉醉,也可以叫人荒廢……- 它是迷魂湯,是解愁藥,是發(fā)泄液,是狂歡物,是忘情水。- 敢問世間,能有什么樣的書能與酒媲美?- 難怪古今中外,人們總是對它愛不釋手。- - - 9、我喜歡讀的第九部書:鳥- - 無論是候鳥還是留鳥,在它們的一生中,雖然少不了暴風(fēng)驟雨和天災(zāi)人禍,但是,鳥兒畢竟是自由的象征。- 它們沒有國家的概念,也不需要有國家的概念,翅膀到了哪里,哪里就是它們的家,歌聲傳到哪里,哪里就是它們的故鄉(xiāng)。- 它們的窩,是真正的茅廬,因此,它們才是真正的隱者和逍遙者。它們的舞臺,是遼闊的天空,在所有動物的一生中,只有鳥類才配稱這個天下叫做天下,只有鳥類才配完全而隨意地?fù)碛羞@個天下。- 它們善于飛翔,但它們不會有高高在上的得意忘形。- 它們善于歌唱,但它們不會去唱廉價的頌歌,只唱心之向往的曲調(diào)。- 它們的歌聲,是天籟,來自荒野,也來自云端,沒有造作,也沒有附會。- 它們憑借著一雙翅膀,籍著氣流,把歡樂、自由和幸福,播撒在天空與大地間。- -- 10、我喜歡讀的第十部書:《圣經(jīng)》-
- 在這部書中,我學(xué)會了祈禱和懺悔,明白了怎樣才能更好地做人。- 我感激著《圣經(jīng)》,感激著上帝,悲切著耶穌。- 生命因常讀《圣經(jīng)》而回歸了生命的本義。靈魂因常袒露給上帝而真正成為了靈魂。人的靈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