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底部螺旋槳的選股公式(通達信)
“螺旋槳”——下跌中捉“黑馬”的“航標”(2009-04-05 19:26:51)
綿綿下跌中,信心殆盡,機會何在?迷途中,他慧眼發(fā)現(xiàn)了走出蒼茫“綠海”的航標——螺旋槳法則。它助你在熊途末路中騎上“黑馬”走出低谷,奔向制勝的彼岸。 螺旋居側(cè)聽潮升 金秋時節(jié),簡凡傳授操盤絕技的公開免費報告會在上海各大影劇院連續(xù)舉行。他的弟子吳華為他在媒體上寫下了這樣一句“廣告語”:立樁峰頂賞秋月,螺旋居側(cè)聽潮升”。顯然,立樁量和螺旋槳在他的操作技藝中占據(jù)著重要位置。 螺旋槳法則,它是簡凡繼立樁量之后又一個炒股絕招和重要的法則,也是一把在熊途中穩(wěn)獲大利的“殺手锏”。 他說:“在一些股票經(jīng)過長期下跌,在其跌勢的末端,有時你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有一種'螺旋槳形態(tài)’出現(xiàn),它是一個帶著非常長的下影線的K線,也是通常所說的'單針探底’。這種形態(tài),可是一個在跌勢中難得的獲大利的寶貝。只要它一出現(xiàn),此后就有機會獲得30—45%的利潤。” 一、螺旋槳法則的判斷條件 1、它出現(xiàn)在下跌的行情,且累計下跌幅度比較大,一般在中、晚期。 2、縮量,不滿足135日均量線。 二、形態(tài) 從左圖可以看出,螺旋槳的基本形態(tài)是具有一根非常長的下影線的一種K線。但也有一種個別形態(tài):股價跳空低開(甚至以跌停開盤)后再大幅拉起(甚至于從跌停拉至接近漲?;驖q停),此為K線形態(tài)為“螺旋槳法則”中的一種“變形形態(tài)”。對此法則的操作同等有效。需要說明的一點是:這里的K線對陰陽無要求。 三、三天法則 1、先確定出“二分位”,找出中軸線(即最高價與最低價的中點——中間價)。螺旋槳重心在中軸線之上運行,則向上旋,在中軸線之下運行,則向下旋; 2、連續(xù)三天股價均在二分位之上,則后市股價上漲; 3、三天后當股價突破螺旋槳的最高價,同時放量滿足135日均線,則漲勢確立。 注:若股價在三天內(nèi)跌至二分位以下補掉了螺旋槳的下影線,則可判定此K線并非螺旋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