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在更新,人類在進步。 中國 經(jīng)濟 和 社會 的可持續(xù) 發(fā)展 ,對我們的 教育 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于是教委提出了中小學教學應從應試教學中走出來,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減輕學生 學習 負擔的教育新思想。為此,每個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思考新的教學 方法 以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任務—減負增效。這種新的要求正成為推動教育改革向縱深方向發(fā)展的原動力。通過前一階段的 研究 與實施,我想就物理教育談談研究體會。
一、教師轉(zhuǎn)變教學思想是切實做好“減負增效”的根本。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培養(yǎng)學生素質(zhì)全面發(fā)展,符合當今社會發(fā)展潮流的有用之才。有的教師一聽說要“減負增效”,認為這是矛盾之想: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這行嗎?我說:這想法不正確。我們是要讓馬兒吃好草,而不是不吃草。“好草”從哪里來?當然從教師那里來。要教改,首先要在教學思想上轉(zhuǎn)變過來。教師的職責不是把課本、教參上的文字重復講出來,讓學生聽明白,不出錯誤;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搞“題海”,使學生成為缺乏創(chuàng)新的低能者。教師應千方百計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經(jīng)歷學習“過程”,及時恰當?shù)貏?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的思維活動過程達到完整。也就是說,教師是要塑造靈魂而不是禁錮靈魂。只有教學思想轉(zhuǎn)變了,才能做到設計出先進的教學思路,即不只是給出結論,而是更注重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經(jīng)歷“ 問題 ”解決的“過程”,才能切實做到“減負增效”。譬如:教師把課堂物理實驗僅作為獲取知識的一種教學手段看待,這樣的思想就 影響 了教學效果,影響到了物理教學中實施素質(zhì)教育。如果轉(zhuǎn)變一下教學思想,把物理實驗作為一種真正的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則通過實驗得到的是一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觀察方法, 分析 處理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等等,可以起到觸類旁通,減負增效的作用,真正實施和推進了素質(zhì)教育。 所以,面對教改新形勢,我們應該及時地轉(zhuǎn)變教學思想,教學觀念,確立正確的教育思想,不斷地探索追求,讓學生真正吃到“好草”,消化吸收,健康成長! 二、教師給自己加壓是減負增效的前提。 “減負增效”的教改實際上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課堂45分鐘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素質(zhì)能力。 提高課堂效率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首先是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zhì)和業(yè)務能力。俗話說得好: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應有一桶水?,F(xiàn)在,知識信息正高速發(fā)展,教育系統(tǒng)的新事物也是層出不窮,如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利用,多媒體的制作,軟件的開發(fā)等等。教學方法更是不斷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具有其先進性。所以,教師得不斷學習充電,吸取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質(zhì)和教學能力,為高效率的教學創(chuàng)造自身條件。 提高課堂效率其次是備課上下功夫。備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教師在備課上應多研究,多斟酌,多進行教學探索。有句話說得好“不打無準備的仗。準備充分,對一堂課的教學思路,教學邏輯清晰可見,教學目標明確無誤,是高效率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矗為此,教師應化幾倍于一堂課的時間和精力去備好一堂課。我認為,備好課應從下面幾個方面去認真的實施。 1、備教材。教師要反復地看教材和輔導材料,吃透教材的組織結構,重點和難點,對每一章節(jié)的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做到心中有數(shù),領會教材所需達到的教學目標和素質(zhì)教育的目的。要做到這些要求,我們一定要靜心地坐下來,去研究,去比較,去熟悉。 2、備學生。教師要充分了解每個班的每個學生,可以通過多接觸、多談心、多融洽的手段和方式弄清每個學生的興趣動機,接受能力,理解水平,個別差異;弄清每個班的整體差異和特點,然后才能“以學論教”和“因材施教”。例如針對不同班級應有不同的教學方法,針對不同學生準備不同問題等。 3、備教法。教法應是建立在學生學法的基礎上,是在結合考慮教材、學生、設備和教師自身的特點基礎上,再以教學法的體系中優(yōu)選出上好一堂課的教學方法。教育界有個說法:教無定法,但教有法。教師確實要全面考慮,恰當選擇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實際上,不管什么方法,都應立足于“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實施寓教于樂,學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識,掌握知識和學法,提高素質(zhì)的教學境界。教師在考慮利用教學手段上也應該是積極的,多種形式并進的,傳統(tǒng)和 現(xiàn)代 手段相結合的思路,目的是使學生直觀、形象、生動地掌握好物理知識,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同時懂得怎樣才能學好物理的學法。如多做實驗,多用投影片、板畫、示教板等。當然,要準備好這些 內(nèi)容 需化一定量的精力去實施安排。如要做演示實驗,教師首先要預先做一遍,看看儀器的好壞,現(xiàn)象清晰程度,同時考慮到可能要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和意外,做到課堂上演示效果良好,不出差錯。如果學校里暫時沒有你所要的儀器,教師盡量得自制,可能時間化費了些,但目的只有一個:激發(fā)興趣,直觀教學,輕松學習,減負增效。一位蘇大教授也曾說過:瓶瓶罐罐做實驗乃不可少。如果投影儀來輔助教學,投影片的制作要精心準備好,達到最好的效果。 4、備練習。在以前,教師搞“題海戰(zhàn)術”的很多。布置的練習沒有選擇性,不管是有用無用,是否重復等擺出了一大堆,學生苦不堪言,窮于應付,事倍功半?,F(xiàn)在要減負,就必須精選習題,精心琢磨,自編自擬也必不可少,這樣的習題目的性更強,減負增效更明顯。準備好了的習題可早作準備,或?qū)懺诤诎迳?,或?qū)懺谕队捌稀R徊糠挚勺髡n堂練習之用,另一部分作課后作業(yè)。 三、教師上好每一節(jié)課是減負增效的關劍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備好課不等于能上好課。備課中的主角是教師本身,而上好課的主角是師生雙方。上課如演戲,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備課本是劇本。有了好的劇本,好的導演,好的演員,這出戲才演得好。若光有好劇本,導演平庸,演員散慢不用心,這戲肯定演砸。上好課除了課前的充分準備以外,課堂上要把握好幾點是關鍵。轉(zhuǎn)貼于中國論文聯(lián)盟 http://www. |
|
|
來自: 你好ijdhbbgf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