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伯峻《論語譯注·述而第七·35》摘記《論語》學(xué)習(xí) 2009-11-08 08:58:46
7.35子疾?、牛勇氛埗\。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⑵曰:‘禱爾于上下神祇⑶。’”子曰:“丘之禱久矣。” 【譯文】孔子病重,子路請求祈禱。孔子道:“有這回事嗎?”子路答道:“有的;〈誄文〉説過:‘替你向天神地祇祈禱。’”孔子道:“我早就祈禱過了。” 【注釋】⑴疾病——“疾病”連言,是重病。⑵誄——音耒,lèi,本應(yīng)作讄,祈禱文。和哀悼死者的“誄”不同。⑶祇——音祁,qí,地神。 安德義《論語解讀·述而第七·35》
【原文】 7.35子疾?、?,子路請禱②。子曰:“有諸③?”子路對曰:“有之;《誄》曰④:‘禱爾于上下神祇⑤。’”子曰:“丘之禱久矣⑥。” 【注釋】 ?、偌玻翰 2。翰〉煤苤?。 ②禱:祈禱,禱告。 ③有諸:有這事嗎?諸:“之乎”的合音。 ④誄(lěi):向鬼神祈禱的文章。 ⑤祇(qí):地神。 ⑥丘之禱久矣:孔子認(rèn)為自己言行合于神明,所以說“丘之禱久矣”。 【語譯】 孔子有病且加重,子路請求為他禱告。孔子說:“有這做法嗎?”子路回答說:“有《誄》上說:為你向上上下下的神祇禱告。”先生說:“我已禱告很久很久了啊。” 【解讀】 孔子對神靈采用的是“存而不論”或“兩可論”。他認(rèn)為神靈輔佐幫助有德的人,天生德于予,桓魋想加害于我,也是把我沒有辦法的。同理,我生病,臨時向上天祈禱也是無用的。若祈禱有效,我孔丘早已開始祈禱了。“丘之禱久矣。”意思是我用修德的方式向神靈祈禱已經(jīng)很久了??鬃舆@段話,萌芽于春秋早期的“德義決定論”,是“惟德是輔”的天命觀的具體體現(xià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