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總攬教材,提前滲透。 《牛津小學英語》是按“話題——功能——結(jié)構(gòu)——任務”相結(jié)合的原則編寫,板塊間緊密聯(lián)系,融為一體。首先,當教師拿到教材后,要總攬一下教材,要對教材有個整體了解,然后憑借教參和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總體把握教材,對語篇難點提前滲透。如6A《Unit 2Ben’s birthday》語篇中“What dateis it today?”及日期的表達較難。如果一上來就教,難點就比較集中。學生會學得困難。教師可利用Free talk,在新學期開始時滲透,甚至可在教5B時就滲透,這樣語篇中的難點就化解了。 其次,教師在教學時,可先教學B、C、D部分。B部分通常是與本課話題相關(guān)的新單詞,C、D部分是與本課話題相關(guān)的重點新句型,如果先教學這些部分,讓學生對這些新詞新句了解后再進行語篇教學,學生對語篇的學習就不難了。如《Unit 6 Holidays》的語篇,初一看很難,課文的新句子、新單詞很多,如delicious food,relatives。dress up in costumes,Mid-Autumn Festival,Christmas等,但是如果先教B、C部分。這些新詞就可以先解決了,學生在學A部分語篇時難度就降低了。 第三,在教學B、c、D時,可根據(jù)具體句型與本語篇的特點,適當把語篇中的重點、難點句型移入句型教學中,如5B《Unit 2 A telephone call》D部分的句型是"A:What’8 wrong with you?B:I've got a fever,A:I’msorry to hear that,”考慮到語篇中新句型“I hope you getbatter soon,”移入D部分教學比較合理,符合情境,我就把“I’m sorry c0 hear that.”“I hope you get betterSoon?!币黄鸾虒W,減小了語篇教學的難度。 二、指導預習。有備而學。 語篇相對較長,涉及的詞組、句型、文化信息較豐富,如果在學生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直接切入,很多學習基礎(chǔ)一般的學生難以適應。會增加學習難度,降低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加強預習指導,使學生有所了解、有所準備地進行語篇學習。 教師可根據(jù)教材語篇的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預習指導。對于一般性的文章,教師可讓學生聽錄音、跟讀語篇、適當翻譯中文意思,劃出自己不理解的詞組與句子,對于一些有趣味性、文化性較強的語篇,教師可先讓學生先了解相關(guān)文化。如6A《Unit 7 AlChristmas》是關(guān)于圣誕節(jié)的語篇,我就讓學生對于圣誕節(jié)的文化、圣誕節(jié)的相關(guān)知識、圣誕節(jié)如何度過等進行相關(guān)的預習,學習時學生更帶勁、更有激情。 三、再置情境。難點突破。 雖然通過教師滲透,學生預習已經(jīng)降低了語篇教學的難度,但是,還是有新的詞句還未解決,如果直接呈現(xiàn)會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失去它的語用環(huán)境:如果在閱讀語篇中呈現(xiàn),就會打破語篇的整體性,讀讀停停地被動學習易使學生覺得枯燥,缺少信息溝,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通過再置情境來實現(xiàn)難點突破,不失為一種好方法。但這個情境要能突破難點,不宜太繁,要簡潔,要有針對性,同時要與本課話題相關(guān),與本語篇相聯(lián)系。便于知識與情境的遷移,使導入語篇學習順理成章。如5B《Unit 2A telephone eaU》在學了B、C、D部分后,本語篇的難點還有電話用話:“A:Hello,may I speak t0…B;This is…speaking,A:Hi…,This is…”新句型“Why are you absent today?”“Areyou taking any medicine?”其中absent,me(1ieine又是新詞,于是我便把這些融合到一起,再置了一個情境展開教學: 四、問題引領(lǐng),聽說實踐。 新課程指出:“每篇語篇都是聽說訓練的好材料。”在語篇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整體感知和理解課文內(nèi)容,運用多媒體課件,將視聽教學結(jié)合起來。然后教師呈現(xiàn)與本課內(nèi)容相關(guān)的問題。便于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抓住有用信息。抓住主要信息。使學生能聽、會聽語篇。提高聽的能力。同時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回答問題,提高學生說的能力。如6A《Unit 5 On the farm》在學生聽整體語篇時。我設計了如下問題: 同時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這么多問題學生即使在聽時聽懂了,但在聽后面的內(nèi)容、捕捉有用信息時,往往會將前面的忘記,很難記住全部的信息,因此,我讓學生在紙上記下相關(guān)有用信息。 當然,教師還要注意所呈現(xiàn)的問題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問題要針對課文主要內(nèi)容,如時間、地點、人物、數(shù)量、事情、結(jié)果等。2,問題要有利于理清文章脈絡和層次,使學生在問題的引領(lǐng)下整體把握課文。3,問題所用句型貼近學生的學力,便于學生理解。4,問題要有一定的坡度,有信息差,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能調(diào)動學生聽的積極性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五、指導閱讀,適當練習,讀寫結(jié)合。 在所有的語言技能中。閱讀能力是最容易保持的。學生一旦掌握了閱讀的方法。他們不用老師的幫助就能進行自主學習,在閱讀中進步。作為高年級的學生,能讀懂簡單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既是新課標二級、三級目標中所要求達到的基本素養(yǎng)。又是學生后續(xù)學習之所需。 教材中的語篇是指導學生進行閱讀的好材料,教師給予適當?shù)拈喿x指導和閱讀任務。讓學生帶著目的去閱讀,抓住有用信息。如6A《Unit 3 h WaS there!》在學生閱讀時呈現(xiàn)如下判斷題: 又如在閱讀《Unit 1 Public signs》時,可如下呈現(xiàn)復述主要內(nèi)容: 當學生在閱讀中找到這些問題時。也就讀懂了文章。再通過學生回答,又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但語篇閱讀不能停留于此,還要加強朗讀指導訓練,引導學生跟讀模仿錄音,分角色朗讀,開展朗讀比賽,分角色表演等,使每個學生會讀,愛讀,并能讀出語感。在朗讀中夯實基礎(chǔ)。提高能力。 六、推薦閱讀,課外拓展。 語篇教學的目的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相關(guān)知識,讀懂語篇內(nèi)容,還要讓學生對語篇閱讀產(chǎn)生興趣,實踐語篇閱讀,在閱讀中豐富知識,拓展視野。提高能力,享受閱讀快樂。因此,單單靠教材語篇的閱讀是不能滿足學生的。會限制了學生能力和興趣的發(fā)展。 將課堂進行適當?shù)耐卣梗拐Z篇閱讀延伸到課后。教師可根據(jù)教材中語篇內(nèi)容,收集相關(guān)的閱讀材料,發(fā)給學生閱讀,并利用好已訂閱的英語報刊,有選擇地進行閱讀,或通過介紹相關(guān)的英語故事網(wǎng)站,如www.boytomancom,www.wwenglish.com/t/d/cyuedu/saenstory,www.vel.com/Html/story/,讓學生網(wǎng)上閱讀英語小故事。另外,可指導學生和家長自由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閱讀材料進行閱讀,鼓勵定時定量閱讀,定期開展閱讀交流匯報。讓學生在課外拓展閱讀中積累知識,豐富經(jīng)驗,提高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養(yǎng)成閱讀習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