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方言,兒音較多,一般都是字后綴“兒”音,而這“兒”音要與前面的字連讀。例如:“今天”,北京話說“今兒個兒”;“傍晚”,北京話說“晚么晌兒”。如果沒有那兒音,也就沒有了北京地方話。這就叫京腔京韻,京音京味兒,本節(jié)里將逐個兒介紹京味兒方言、俚語。
遛兒早兒:早晨起來散步。例:早上出門見面時打招呼:“遛早兒去呀?”
歇著吧: (1)休息之意,例:您歇著吧,我來。 (2)阻止之意。例:你歇著吧,別再給我鼓搗壞了。
抖機靈兒:顯示自己,特指輕浮表現(xiàn),含貶意。 例:(1)你別在我這兒抖機靈了。 例: (2)“瞧,來了新領導,他又該抖機靈了。”
搓火兒: 生氣、憋氣。例:“今兒這事兒,真讓人搓火兒。”
逗悶子: 開玩笑。例:“沒事兒別在這兒逗悶子。”
抖摟: “摟”讀輕聲,一般此詞疊用。 (1)擺弄、抖動之意。例:“那幾件皮衣服在箱子里放了好長時間了,拿出來抖摟抖摟吧,” 見見風。 (2)說一說,亮出來之意。例:“一肚子委屈,全抖摟出來了,他那點兒事兒,給他抖摟抖摟。”
那主兒: “那”讀音nei。指那個人,含貶意。例:"那主兒脾氣可大呢,少招惹他。"
陏陏: 看看。例:"你那本書看完了,讓咱也陏陏 "。
滿世界: 到處。"界"輕讀。例:"他一天到晚滿世界瞎跑,不知他忙什么呢。"
套瓷: 拉近乎,搞好關系。例:"別跟我套瓷,沒用。"
油兒: 滑頭。含貶意。例:"嘿,他可油兒著呢,你可斗不過他。"
誰跟誰呀:表示關系特別好。例:"咱倆誰跟誰呀,不用這么客氣。"
侃,侃爺:吹牛。能吹牛的人,能說的人。 例:(1)"你去跟他聊聊,他可能侃呢。" ?。?)"那主兒整個一個侃爺,沒幾句真的。"
顛兒: 走跑。例:"吃飽了,顛兒吧!"
各色: 特別,與眾不同,怪癖。含貶意,例:"那位可各色著呢,誰也不愛搭理他!"
骨碌兒: “骨”讀gu。一節(jié)兒,一段的意思。例:"這杠子上添了一骨碌兒紅顏色。"
大老爺兒們兒:大男人。例:"你一個大老爺兒們兒,怎么這么小氣呀!"
摳門兒: 小氣,吝嗇。例:"這人可摳門兒呢,跟他可借不出什么東西。"
老爺兒: 太陽。例:"老爺兒下山了,天快黑了。"
末了兒: 最后。例:"末了兒,還挨了一頓批評。"
念秧兒: 求別人,但又不直說,而是在閑聊時總提及某事,給人暗示。例:"他那是跟你念秧兒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