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豬八戒奇特的家庭成分揭秘 林電鋒
天蓬元帥犯天條,被貶去當“豬”,為什么不當“牛”?我發(fā)現(xiàn),豬八戒雖有“豬”的外表,實則具有“牛”的品質。我們形容一個勤勤懇懇干活的人為“老牛”,在農村,最典型的“老牛”是“老農”,豬八戒應叫“牛八戒”才對。不過,可能很多人對老農的印象漸去漸遠,這里,就來分析“老農”豬八戒吧。
別忘記了“老農”
現(xiàn)在稱呼一個人為“老農”,恐怕有人會認為你侮辱他。這是時代的悲哀。 古往今來,老農對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貢獻,是無與倫比的。“民以食為天”,在農業(yè)科技相對落后的廣大農村,老農的經驗對農業(yè)生產的貢獻是巨大的。 我找到一組數(shù)字,2009年7月,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在報告中預測,2009年世界糧食收成將達22.08億噸,這一年,我國糧食產量5.3億噸,占世界糧食總量的24%,接近四分之一。 2007年的數(shù)據(jù)表明,全球耕地面積約15萬億公頃,其中我國約1.21億公頃,占全球總量的8.06%,糧食總量為5.01億噸,占全球的21.8%。而美國的耕地面積為1.97億公頃,占全球的13.15%,糧食總量為3.63億噸,占全球的15.8%。 從上面的數(shù)字看,我國以占全球8%的耕地,生產了21%的糧食;美國占13%的耕地,生產了15%的糧食。 說明了什么問題? 一方面,我國農業(yè)科技取得長足發(fā)展,包括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另一方面,說明我國擁有大量經驗豐富的“老農”,注重經驗,尤其是精耕細作方面,一定是世界領先的。例如我們潮汕人多地少,有限的耕地像“繡花”一樣,精心呵護,所以有一句俗話,“潮汕種田如繡花”。在農業(yè)科技相對落后的情況下,人的因素依然是第一位的。 正因為如此,才能養(yǎng)活了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 老農是農業(yè)持續(xù)發(fā)展的階梯,是支持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脊梁! 較早談及老農的,出自《論語·子路》,“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寸有所長,孔夫子是比較謙虛的。 作為老農,一般具有幾個特點:一是經驗豐富,要不然,老農的定義是經驗豐富的農夫;二是吃苦耐勞;三是天文地理都略知一二;四是能夠應對突發(fā)的事件,這也是經驗豐富的延伸。 繞了這么遠,豬八戒跟老農又有什么聯(lián)系呢?
豬八戒全面具備老農的特質
豬八戒天生就是一個干農活的料,具備得天獨厚的條件。首先自己出生“名門”,成為一頭豬,在廣大農村,以前家家戶戶都養(yǎng)豬,還養(yǎng)出很多專業(yè)戶呢。很多人沒有見過老虎,但很少沒見過豬。豬可以說是農村農業(yè)農民的象征。 我們可不能看不起豬,沒有豬的歲月,只能改吃牛羊肉了。 有科學家說,豬是最聰明的動物,它善良、溫順、聰明,既不像牛馬俯首貼耳,也不像山羊蠻橫兇狠;既不像貓忘恩負義,更不像狗諂媚乞憐。經過訓練后的豬,也能像狗一樣掌握很多技巧動作。 在西游記中,豬八戒貌似很笨,其實很靈光,會變化,通人情。既不會像孫大哥不食人間煙火,也不會像沙師弟窩窩囊囊,更不會像唐師父昏昏庸庸。 豬八戒是干農活的一把好手。當“倒插門”女婿還帶著“釘耙”做“嫁妝”。釘耙是什么?還不是實打實的農具?也是最經典的農具之一。何況其釘耙是個真正的寶貝! 八戒干農活,一個可頂二十人,這就是“老農”的價值。他自己說,“雖然人物丑,勤緊有些功。若言千頃地,不用使牛耕。只消一頓鈀,布種及時生。沒雨能求雨,無風會喚風。房舍若嫌矮,起上二三層。地下不掃掃一掃,陰溝不通通一通。家長里短諸般事,踢天弄井我皆能。” 如果家里有這么一位好老公,在古代農村,是多么幸福。 因此也說,老豬是“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典型。雖然離開了高老莊,還不是想著家,難怪孫大圣罵他是個“戀家鬼”,男人戀家有什么不好呢? 八戒精通人事,可謂一絕,他出口都是農諺俗語,不簡單。前面沒有路,他說,“要知山下路,須問去來人”;芭蕉扇得而復失,他說,“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湯里來,水里去”;面對甜言蜜語,他說,“曾著賣糖君子哄,至今不信口甜人”;面對強敵,他豪言壯語,“公子登筵,不醉即飽;壯士臨陣,不死帶傷。” 不僅如此,豬八戒還是個路路通,什么都懂,就是不精,跟“老農”多么相似。農村形容“老農”,有人稱呼為“老秀才”,叫做“爐里炭:件件通(意即塊塊都燒紅了),沒有一塊燒得透(意即樣樣懂一些,就是不精通)。” 這個問題,在茫茫西游路上,老豬出盡了風頭,有時候也出盡了洋相。 他們一行來到火焰山,焰火炙熱難忍,老豬裝成一個大學問家,胡謅什么到了“天盡頭”斯哈哩國;跟蛇精作戰(zhàn),把蛇精的兵器“舌頭”說成“山后槍、纏絲槍、馬家槍”,最后說是“軟柄槍”。說明他是很有學問的,至少懂得這么多。 當然,老豬懂的事情還很多,還有更多的絕活,體現(xiàn)在“經驗豐富”上,甚至為取經事業(yè)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為什么說他經驗豐富呢?
豬八戒是西游路上的“老姜”
俗話說,姜是老的辣,這句話用在老豬身上,非常合適。 有的人對八戒有偏見,這是很大的誤會。在長征路上,八戒的“基層經驗”發(fā)揮得淋漓盡致,連孫大哥也嘆服。 對情況不熟悉,八戒總有辦法弄清楚。師徒三人來到驚濤駭浪的通天河,不知深淺,八戒說簡單得很,“等我試之,看深淺何如。”唐師父說,八戒別胡扯了,水的深淺,哪能試得?八戒用實際行動來證明,找了一塊鵝卵石,拋在河中。“若是濺起水泡來是淺,若是骨都都沉下有聲是深。”這個見解連孫大圣也佩服。 他們一行要過冰凍的河面,擔心結冰的厚度不夠,八戒拿釘鈀狠狠“筑他一下”,震得手都發(fā)麻,唐師父及時給予了表揚;準備出發(fā),老豬要來稻草,老孫說你要稻草干嗎呀?八戒說馬走在冰面上很滑,馬蹄綁上稻草,不就防滑了?臨過冰面時,他請師父將九環(huán)錫杖橫在馬上,不明就里的孫大哥罵他,“這呆子奸詐!錫杖原是你挑的,如何又叫師父拿著?”八戒說這個你不懂了吧!你都是風里來云里去的,沒有走過冰凌,所以不懂!“凡是冰凍之上,必有凌眼,倘或髹著凌眼,脫將下去,若沒橫擔之物,骨都的落水,就如一個大鍋蓋蓋住,如何鉆得上來!” 你看,活脫脫一個“經驗豐富”的豬,這方面孫大哥都甘拜下風。 甘拜下風還不行,如果沒有八戒神奇的醫(yī)術,妙手回春,說不定哪一天孫大哥“憋死”了呢! 當孫大哥被紅孩兒的煙火一熏,馬上“憋死”了。即使在八卦爐中,他也沒有被“憋死”的歷史,紅孩兒真是厲害。 老實憨厚的沙師弟束手無策,滿眼垂淚說,“師兄,可惜了你,億萬年不老長生客,如今化作個中途短命人!” 關鍵時刻,方顯老豬英雄本色。他呵呵大笑,說這猴子裝死,“你扯著腳,等我擺布他。”“八戒將兩手搓熱,仵住他的七竅,使一個按摩禪法。原來那行者被冷水逼了,氣阻丹田,不能出聲。卻幸得八戒按摸揉擦,須臾間,氣透三關,轉明堂,沖開孔竅。” 終于給“呆子”師弟“救活”了,你看,老豬究竟呆不呆?像不像個“老農”?
別忘記了老農
像“老農”一樣的豬八戒,雖然在取經的事業(yè)中,充當配角,干的都是臟活重活,說“臟活”,他變成大肥豬,拱開了西行道路,將臭氣熏天的稀屎衕變成了坦途;說“重活”,唐僧的行李,不是他挑到西天的?可謂“燈芯挑久重如鐵”啊。 同時,他還經常受到孫大哥的捉弄,開口閉口就是“呆子”,試想一下,如果你單位的同事在公眾場合,真心實意叫你“傻瓜”,你會不會跟他搏命? 這就是老豬,這就是典型的老農性格。 為什么開頭的小標題叫“別忘了老農”,結尾的小標題也一樣,切實,無論經濟社會多么發(fā)達,我們都不能忘記農村農業(yè)農民,尤其是農村中的“脊梁”——老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