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幼兒園課程的主要存在形式,也是幼兒園課程的基本實施模式?!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坝變簣@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那么,幼兒園教師怎樣才能創(chuàng)造性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地開展活動呢?對這個問題的解答決定著教師由活動理念向活動行為的轉變。 本文擬以“檫皮鞋”活動為例,探討幼兒園教師如何根據本班幼兒生活的實際,有目的、有計劃地以幼兒生活事件為活動內容,以幼兒生活中的問題引發(fā)活動,以幼兒的問題為紐帶,以幼兒自主嘗試、發(fā)現(xiàn)學習為主要活動方式,支持引導幼兒自主活動。它對幼兒園教師思考和嘗試如何理解和選擇幼兒的生活問題作為教育活動內容,如何引導幼兒的學習,追求什么樣的學習結果等方面給了我們一些啟示,同時也會引起我們對一些問題的思考。
活動案例 兩幅生活圖景引起了老師的注意:一幅是幼兒園旁的擦皮鞋小攤上,不時有班上的孩子悠然自得地享受著擦鞋阿姨或婆婆的服務;一幅是在幼兒園游戲時,不時有孩子玩著擦皮鞋的游戲。于是,老師為大班幼兒設計了這個“學習擦皮鞋”的活動。 那天,老師請小朋友們穿皮鞋到園。以“平常你們的皮鞋臟了是怎么辦的?”“你們想不想試試為自己擦皮鞋?”的話題引入活動。孩子們有的說在外面請擦皮鞋的擦;有的說是媽媽擦;還有的……,并紛紛表示愿意為自己擦皮鞋。接著,老師又讓孩子們講講自己曾經的擦鞋經驗:要用鞋油、要鞋刷、要布塊……,等等。孩子們嘰嘰喳喳地交流著自己所知道擦鞋常識和經驗。接著,老師讓孩子們自主選擇自己需要的工具,給自己擦皮鞋。孩子們三三兩兩坐在一塊,忙活著擦第一只鞋。老師關切地注視著興致勃勃活動著的孩子們:有的將鞋油弄到了襪子上;有的滿手都弄上了鞋油,甚至有一個孩子還在自己的白鞋子上擦上了黑鞋油,……看著自己皮鞋糟糕的樣子,孩子們剛才的興奮勁沒了,臉上的神色顯得有些無助。這時候,老師為孩子們請來一位擦皮鞋的阿姨。孩子們爭著向阿姨求助:我的花皮鞋該用什么油呀?怎么我的白皮鞋變成了大花臉?手上沾了這么多鞋油?怎么刷子不見了??。≡趺匆m子沾上了鞋油?我怎么檫得太慢?老師笑著說:你們有這么多的問題,阿姨怎么回答啊!這樣吧,我們一起來看看阿姨是怎樣擦鞋的,看看能不能找到解決你們問題的辦法。 阿姨不慌不忙地從鞋箱里拿出了擦鞋工具,老師先請孩子們看看哪些是自己不認識的工具?哪些是自己沒有用過的工具?哪些是自己不知道怎么用的工具?接著請孩子們觀察阿姨擦鞋,孩子們認真地看著,不時地議論著:原來鞋套可以保護襪子不沾上鞋油;花鞋可以用白色鞋油;白色鞋油可以擦各種顏色的皮鞋;擦了黑色鞋油的刷子不能再去擦其它顏色的鞋子;擦鞋時要先用濕布塊擦掉鞋上的灰塵……。阿姨的鞋擦好了,孩子們的臉上又露出了笑容,各自找到了解決自己問題的辦法。孩子們再一次為自己擦起了皮鞋。穿著自己擦亮的鞋子,有的孩子在教室里自豪地走來走去。孩子們相互欣賞著擦得亮閃閃的皮鞋,高興地說:我們回家要告訴爸爸、媽媽,我們學會了自己擦鞋,以后我們要自己擦鞋,還要給爸爸、媽媽、小班的弟弟、妹妹擦鞋;我們知道了認真觀察、多次嘗試可以學會自己以前不會的新本領……
這是一個普通的幼兒園教育活動案例。但它體現(xiàn)了幼兒園教育活動必須關注幼兒真實的生活、關注幼兒自己的問題,引導幼兒自主地活動的基本要求。給我們四點啟示: 1.從幼兒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生成教育活動 “檫皮鞋”活動不是選自幼兒園的現(xiàn)有的文本教材,而是教師基于對幼兒實際生活的觀察和了解,以幼兒的生活世界為背景和來源,利用幼兒遇到的真實問題,自主生成的一個教育活動。 皮鞋是幼兒經常都要穿,又時常會臟的生活用品。檫皮鞋本應是一種經常性生活自理勞動活動。隨著大班幼兒的身心發(fā)展,他們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內心需要,對 “檫皮鞋”這種司空見慣的操作性活動既熟悉又感興趣。但由于家長對“檫皮鞋”活動的教育意義認識不足,嫌麻煩,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去做這種小事。因此,幼兒的需要和興趣往往因成人的包辦代替而得不到滿足;孩子們也會由于受成人的影響看不起擦皮鞋的人和事。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內容要“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老師根據幼兒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將幼兒熟悉的生活自理勞動“檫皮鞋”作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主題,無疑具有積極的意義。首先,它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熱愛勞動和勞動者的情感,養(yǎng)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習慣。其次,它有助于養(yǎng)成幼兒關注生活,細心觀察身邊的人、事、物及其相互關系的習慣。再次,它有助于幼兒在活動中豐富問題解決和幫助他人的成功體驗和樂趣。增強自信,發(fā)展學習經驗,學會學習、學會合作。 2.以幼兒的現(xiàn)實問題為線索推進活動 從幼兒生活中的問題生成教育活動,只是成功的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良好開端和第一步。一個好的活動主題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還需要取決于活動的組織與推進。那么怎樣才能有效地推進活動呢? “檫皮鞋”活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例。 在“檫皮鞋”活動中,老師不是簡單地地講授和告訴幼兒為什么要檫皮鞋,應該怎樣檫皮鞋,或者讓幼兒機械記憶檫皮鞋的知識,復述模仿檫皮鞋的要領。老師是從喚醒幼兒的已有生活經驗入手,通過讓幼兒自主嘗試活動,在真實活動的過程中由兒童來發(fā)現(xiàn)、引發(fā)自己的問題。如:沒有合適的鞋油、用錯了鞋油、鞋油用得太多或太少、鞋油涂得不均勻、不明確檫鞋的順序、襪子沾上了鞋油、不會正確選擇、使用工具、檫得太慢、工具不見了,等等,怎么辦?對于幼兒的這些問題,老師仍然不是直接告知,而是以幼兒的這些問題為紐帶,引導幼兒帶著自己的困惑和問題,去認真地觀察檫鞋阿姨的操作,去聽檫鞋阿姨的講解。再通過幼兒同伴交流總結、第二次引導幼兒進入自主解決檫鞋問題的活動中。一句話,老師是巧妙地以幼兒自己在活動中所遇到的現(xiàn)實、真實問題,將幼兒的活動引向深入,推進主題活動的自然發(fā)展,進而通過幼兒自主解決問題的活動,實現(xiàn)幼兒自身的發(fā)展。 3.以幼兒自己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活動促進幼兒發(fā)展 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重要任務之一是萌發(fā)、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探究興趣,為幼兒的智力和能力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而一切智力和能力活動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問題性”。幼兒的智力和能力發(fā)展水平常常表現(xiàn)在解決活動中遇到的問題上,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發(fā)展。只有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在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幼兒的智力和能力才能萌發(fā)并逐漸發(fā)展起來。而幼兒的問題常常出現(xiàn)在具體的生活中、活動中。因此,幼兒園的活動應充分利用幼兒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積極推進活動向前發(fā)展,在幼兒解決自己的問題的活動中促進他們的智力和能力的健康發(fā)展。 首先,要讓幼兒親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杜威認為“教育并不是一種‘告訴’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主動的和建設性的過程” ?!敖逃墙涷灥牟粩喔慕M或改造”。當代科學的知識觀和教育活動觀強調活動的過程性、建構性、經驗性,主張變告知結論為支持、引發(fā)、引領幼兒活動,讓幼兒親歷活動,在解決自己問題的活動中自主發(fā)現(xiàn)、探索、體驗。在“檫皮鞋”活動中,當幼兒在第一次初試檫皮鞋時表現(xiàn)出遲疑、疑惑、不知所措時;當幼兒有新的發(fā)現(xiàn)和新的問題時;老師沒有急于肯定或否定,而是讓幼兒自己去嘗試、去探索、去觀察成人和同伴的活動,去求助、去思考。老師通過點明問題、提出建議、幫助幼兒提取經驗來引導和促進幼兒思考該如何行動、該干什么,進而引發(fā)、促進、延續(xù)幼兒的自主探究活動。 其次,支持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在檫皮鞋活動中,執(zhí)教老師特別關注幼兒當前的實際發(fā)展需要,關注幼兒個體經驗的形成過程,沒有強求幼兒必須按成人勞動的要求和習慣來解決問題,而是鼓勵幼兒在擦鞋過程中的嘗試、發(fā)現(xiàn)和體驗,并用自己的方式和經驗來解決問題。老師不強求幼兒完成統(tǒng)一要求的活動,以及形成同樣的活動認識和感受。老師的這些行為,對幼兒多元智能和個性品質的全面健康發(fā)展無疑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4.引導幼兒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學會學習 學會發(fā)現(xiàn)???羅杰斯指出:唯一能對行為產生意味深長的影響的學習是由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并把它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在檫皮鞋活動中,老師精心設計了幼兒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問題,帶著問題去聽講、去觀察、去解決問題的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去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辦法,發(fā)現(xiàn)學習檫鞋的有效方式,發(fā)現(xiàn)和感受學習、勞動的樂趣。 學會觀察?!敖滩膶和肋h不是從外面灌進去。學習是主動的。它包含著心理的積極開展。它包括著從心理內部開始的有機的同化作用。” 在檫皮鞋活動中老師積極創(chuàng)設條件,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帶著自己的問題觀察阿姨檫皮鞋的機會,引導幼兒主動地經歷具有學習意義的觀察,在觀察中幼兒獲取了白色鞋油適合各種顏色的皮鞋、鞋套能保護襪子不沾上鞋油、要檫亮皮鞋需注意檫鞋的順序等等解決自我問題的具體辦法和經驗。體驗到認真觀察、多次嘗試可以學會自己以前不會的新本領,獲得學會學習的感性經驗。 學會交流共享。在“檫皮鞋”活動中老師創(chuàng)設了三次幼兒交流共享的機會。第一次,讓幼兒通過回顧,交流自己已有的“檫皮鞋”的經驗,引導幼兒進入問題情境。第二次,讓幼兒交流自己初試檫鞋后發(fā)現(xiàn)的實際問題,激發(fā)幼兒的探究欲望。第三次,在幼兒問題解決,初獲成功后,讓幼兒分享交流自己學會檫皮鞋的體會、體驗和情感,使幼兒的個人經驗為同伴認同、共享、補充和完善。 “檫皮鞋”活動的案例告訴我們,幼兒自己的問題,幼兒自主的活動,幼兒自我的體驗,幼兒的交流與分享,老師精心的設計和積極的引導是幼兒園教育活動取得成功的關鍵要素。幼兒園教師在設計和組織教育活動時,對這些要素應該給予高度重視,全面考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