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波古橋
穿越時空靠近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雞鳴茅店月,人跡板橋霜”……自古以來,橋總以別樣的風(fēng)情出現(xiàn)于文學(xué)作品中,也因此在其擔(dān)當(dāng)?shù)慕ㄖ饬x之外,更增添了情感的承載。
寧波多水,江河溪流縱橫交錯,蜿蜒曲折。為啟通途,寧波的先祖?zhèn)內(nèi)∧臼癁榛?,架橋為渡,千百年來,形成了豐富而獨特的橋梁文化。 據(jù)有關(guān)專家自1998年調(diào)查至今,寧波境內(nèi)現(xiàn)遺存的古橋梁415座,是名副其實的 “橋的王國”。其中鄞州區(qū)最多,有101座;寧海、奉化次之,分別為76座、71座;其余為余姚43座,象山、慈溪各30座,江北區(qū)22座,鎮(zhèn)海、北侖各15座,海曙區(qū)10座,江東區(qū)2座。 從建筑特色分,有廊橋、石拱橋、梁橋、特型橋,如寧海的戊巳橋,共47孔,長達(dá)137米,是寧波最長多孔海涂大橋;始建于宋代的鄞州百梁橋,六墩七孔,是寧波最長的廊橋;奉化的福星橋為寧波最大的五孔石拱橋,單中孔跨度15米。從用途上分,有碶閘橋、界橋等。年代上考證,可追溯到宋代乃至更久遠(yuǎn),更有諸多歷史人物的傳奇故事點綴其間。這些橋造型各異,與周邊山水人文渾然一體,或橫亙于山林澗溪之間,或靜臥于平原江河之上,或寂寞在鄉(xiāng)野,或熙攘在鬧市,貫通南北,往來東西,是歷史價值、文化價值、使用價值和科學(xué)價值的完美融合。 古橋凌波,古道悠悠,有多少身影曾匆匆而過。循著先人的足跡,4月8日,寧波的19位自助游愛好者尋訪了鄞西的11座古橋,他們好奇,震驚,流連,深深被精妙的造橋工藝以及悠久的歷史所折服。本報記者也由此踏上了尋訪古橋之路,在楊古城先生的熱心引導(dǎo)下,跋山涉水,走村串巷,將用數(shù)月時間,選擇有代表性的橋梁,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分 “廊橋遺夢”、 “拱橋虹影”、 “石梁凌波”、 “碶閘聚秀”、“界橋風(fēng)華”、 “雕欄玉砌”、 “故人臨風(fēng)”等章節(jié),一一呈現(xiàn)給廣大讀者。同時也希望朋友們提供線索,共同尋找散落在明州大地上的珍貴古橋,評一評哪座是您心目中最喜愛的古橋。 來源:《東南商報》 廊橋遺夢(6)--龍眠蕙水百梁橋 拱橋虹影(8)--沈師橋三北名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