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一下初中以及高中,還有大學的學習,成績最好的也就是第一年。不過,當踏入大學的這兩年里,喜歡上了外聯(lián),具體的說,就是尋求企業(yè)贊助經(jīng)費以供學校組織活動,實質(zhì)就是拉廣告。當喜歡上這樣短暫性的公關的時候,才慢慢發(fā)現(xiàn),原來新鮮感的激情成了自己的一種習慣。
自信成自負,造勢務虛,目的性強。似乎成了身邊老師、同學、朋友的習慣評價,我也不知道這不符合優(yōu)秀的人性品質(zhì)。這個年齡段,這樣的心態(tài)確實不適應現(xiàn)在最需要做的事情。
大一的時候,就不停地問自己是誰?想要得到什么?只是少了個夢想而已,我需要一個高度,可是更需要符合自己的興趣。
誰能解決我的問題,對于你的答案,我能不抱有任何懷疑和防范心理。
wentao313 (溫韜):新鮮感的激情是人進步的基本動力。既然是進步的動力,就是好的東西。
很多人找不到這種基本動力,很多具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人往往很容易有這種動力。
你的問題可能是:你的新鮮感的激情沒有建立在一個長久的事情上。所以導致短暫激情、短暫行動、短暫成就感。
所以,你不需要克服新鮮感的激情,而要把它轉(zhuǎn)移到一個更長久的事情上去。其實你自己已經(jīng)告訴自己了,你需要一個更有高度,更有長久意義的興趣。這個新的興趣要讓你能夠為之付出一生。也就是你要選擇一個一生的事業(yè)方向了。
“自信成自負,造勢務虛,目的性強。”這些都是虛的東西,看起來華美,自認為華美,但是不堪一擊,甚至讓你忘記了生命真正重要的事情。這些虛的東西在短時間內(nèi)是客觀存在的,你也不必責怪自己,關鍵是,在華美的東西面前,一方面,要善于讓這些東西變成讓自己更加努力的動力,另一方面,要時刻要求自己務實再務實、低調(diào)再低調(diào),這個自我要求的過程,就是真正成長的過程。
大家者,激情而低調(diào)、熱情而理性。
光整表象榮耀的人往往碌碌無為。
最熱鬧的人往往是最寂寞的。最孤獨的人往往是最充實的。真正充實的人沒有整天到處蹦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