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指導學生收集創(chuàng)新寫作素材
2009-04-28 19:04:42 培養(yǎng)高中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綜合能力,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重視“寫”在整個語文綜合能力構(gòu)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導學生熱愛習作,練就學生扎實的寫作功夫,寫出具有新、奇、特的創(chuàng)新類文章,使之獲得考場較高分值,歷來是同行們在教學中不斷探索的一項重要課題。作為學生創(chuàng)新寫作的指導者,首先自己應當樹立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階段性、全局性觀念,從寫作素材的基礎(chǔ)上做實做強,在辯證分析學生現(xiàn)有的一系列作文素材基礎(chǔ)上,又要用發(fā)展的眼光來指導創(chuàng)新寫作素材收集和整理,這就要求我們無論在指導思想方面,還是在具體實踐操作方面,都應有周密的計劃性、嚴密的科學性。 一、把握熱點時事,分類收集素材。 寫作素材,必然不同程度地承載著不同的階級色彩、民族色彩、社會意識形態(tài),民俗民情觀念。這些創(chuàng)作素材承載的思想、情感雖然也有時呈現(xiàn)出縱橫交錯,繁雜紛呈的特點,但一定程度上卻有粗線與細線、工筆與白描的存在。但是清晰地凸現(xiàn)出來的思想情感、價值判斷是容易捕捉的。準確分類、把握、收集,如;將直接或間接或有所側(cè)重的素材內(nèi)容可分為幾個方面:愛國類、勵志類、奉獻類、教育類、三農(nóng)類、環(huán)保類、處世類等。這些有形素材,在寫作實踐中使之具體化,從而避免作文教學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為創(chuàng)新作文夯實基礎(chǔ),提高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的實效性。 寫作是一種個性化文學創(chuàng)作,受創(chuàng)作主體的限制。這就需要在指導創(chuàng)新寫作中充分認識和尊重創(chuàng)作主體的個體差異。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素材的收集,教師不可以自己大包大攬,否則可能造成材料的單一性,從而出現(xiàn)學生作文材料的大面積雷同。這里教師要作的,一是及時提供熱點時事材料給學生,二是指導學生自己收集。把主動性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形成自己的成塊狀素材。 教師要尊重學生個體興趣愛好,讓學生收集喜好的素材,在輕松愉快的精神狀態(tài)下,才有興趣對素材進行整理挖掘,如喜歡體育就鼓勵學生系統(tǒng)整理NBA、喬丹、奧運缶,喜歡軍事就指導幫助學生整理索馬里海盜、朝鮮導彈、泰國時政。學生一旦對素材收集產(chǎn)生興趣,寫作便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勤奮的探索,執(zhí)著的追求。對寫作主體的尊重與劃分,是避免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中的乏味性和統(tǒng)一性,為創(chuàng)新作文提供了可能性,大大提高了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的科學性。 二、深挖熱點素材,以不變應萬變。 學生身陷學校,忙于題海,無暇顧及熱點素材的深入了解、挖掘。往往對素材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沒有對素材做更為深入細致的了解。往往在考場中出現(xiàn)材料的雷同,如劉翔于2006年7月打破世界紀錄,2007年的高考作文中“劉翔”出現(xiàn)的頻率就驚人的高,但是能夠?qū)⑾璧南嚓P(guān)材料用運到的卻是鳳毛麟角。究其原因,一是素材泛,二是素材淺。素材的泛和淺,是收集素材的大忌,泛是因淺是果,寫作素材的泛泛收集必然是素材的粗淺,由此造就的文章很難達到一個創(chuàng)新的高度。四川5.12后,我收集整理了400多副照片,30分鐘的錄像剪接,5000多字的說明文字。將他們分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活著并堅強地活著”“讓生命鮮活地活著”“敬畏已去的生命”“生命與生命的集合,能戰(zhàn)勝一切”等部分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真正去體會感受,多次層深入挖掘素材當中的價值,以不變應萬變,試想還有什么主題放不進去的,結(jié)果學生憑借這個素材多數(shù)都寫出了很好的文章,因為素材比較豐富細致,加上學生個體情感的差異,也沒有出現(xiàn)先前所擔心的材料雷同現(xiàn)象。因此學生作文一定要精選素材,深入了解素材,深挖素材內(nèi)涵,只有此才可能做到以不變應萬變,創(chuàng)作出具有個性化的創(chuàng)新作文。 三、收集名言警句,增強文章內(nèi)涵 名言警句是文化底蘊的濃縮,是智慧精華的提煉, 引用恰當?shù)拿跃洌?/span>語意含蓄, 文章增色,說故論今,文化味。2008年高考語文試題湖南卷作文《跳出》引用的名句:“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 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日,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遠近焦距》引用的名句就有:“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眼肉有塵三界窄,心中無事一床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首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等十個之多。2008年高考作文全國Ⅰ卷作文《青山一道同風雨》引用的名句:“輕輕地握著你的手,為你把眼淚擦干。這顆心永遠屬于你,告訴我不再孤單”“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 民與民同心,則家安之;君與民同心,則國興之”。名言警句在作文當中的作用老師和學生認識都比較深刻,這里就不再多費口舌,浪費紙張了。 收集寫作素材,是學生作文創(chuàng)作的基礎(chǔ)、源泉。作為教師,一定要認清學生的客觀實際,幫助指導好學生對材料的收集。一味地強調(diào)多讀,這得確是寫作的真理,但將其強調(diào)反復的時候,實際上是作文指導的不作為,丟掉了作文指導的價值。一定要有指導作文的階段性、全局性觀念,從基礎(chǔ)做起,將素材精選精煉,以一當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