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證券投資技術(shù)分析》電子教案之二???技術(shù)分析圖表

 鐵元素 2010-08-17
證券投資技術(shù)分析》電子教案之二   技術(shù)分析圖表(2010-04-11 00:06:11)

第2章 技術(shù)分析圖表

2.1   價格類圖形

2.1.1      K線圖

 1、繪制方法:

(1)在開盤價與收盤價之間繪制直立的長方形,稱之為實體;

如果收盤價高于開盤價,則以空實體或紅實體表示,稱之為陽線或紅線;

如果收盤價低于開盤價,則以藍實體或黑實體或綠實體表示,稱之為陰線或黑線或綠線;

如果收盤價等于開盤價,則用一橫線表示,稱之為平盤線。

(2)最高價高于實體的高價時,將最高價點與實體上端的中間點連成一條垂線,稱之為上影線;最低價低于實體的低價時,將最低價點與實體下端的中間點連成一條垂線,稱之為下影線。

2、基本形狀及其變化

3、研判方法:詳見第3章

 

2.1.2  棒線或美國線或柱狀圖

2.1.2-1  繪制

    柱狀圖又稱條形圖,它的畫法是:把股票每個交易日(或周、月)的最高和最低價,以直線垂直連接起來,再把收盤價以一條短橫線在垂線的相應點上向右畫出。  如果還需開盤價,則在垂線的相應點上畫一條向左的短橫線。

2.1.2-2  研判

1、條形長短可以用來顯示股市勢頭的強弱。對于單一條形,高低價差距大,即線段較長的,勢頭很強。如果這種長線在上漲趨勢中出現(xiàn),表示上漲的勢頭很強;如果在下跌趨勢中出現(xiàn),表示下跌的勢頭很強。

2、收盤價這一短橫線在條形中的位置可用以預測股市走勢。

3、條形重疊狀況對股市的影響

4、反轉(zhuǎn)日的分析

 

2.1.3  收盤線圖或線形圖

  在一平面直角坐標系內(nèi),以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股價,把每天(或月、周)的收盤價用坐標系內(nèi)的一點來表示,然后把這些點用折線連接為線狀即可。

 

2.1.4 壓縮K線與當量K線圖

1、壓縮K線:將K線與成交量結(jié)合在一起,根據(jù)成交量的大小來畫K線的寬度。成交量越大, K線越胖,成交量越小, K線越瘦。由于事先固定了K線的寬度,因此,壓縮K線會出現(xiàn)相互重疊的現(xiàn)象。

 

2.1.5    寶塔線圖

2.1.5—1   繪制步驟

1、畫“寶塔線“時,需將當日收盤價與前一日收盤價做比較,因此,你可以從手中股票的歷史資料,任意選擇兩天為起始點。

2、先確定繪制于圖表上的第一根寶塔線,為陽線還是陰線。

3、當?shù)?天收盤價高于第1天收盤價時,我們就將這兩個價格以紅色實體表示,此時,寶塔線圖表上便會出現(xiàn)第1根陽線。當?shù)?天收盤價低于第1天收盤價時,我們將這兩個價格以黑色實體表示,此時,寶塔線圖表上便會出現(xiàn)第1根陰線。

4、當圖表上已畫出第1 根寶塔線之后,視其為陽線或陰線,從第3天開始,一律讓當日收盤價與前一根寶塔線相比較。

5、當前1根(或第1根) “寶塔線” 為陽線時:

(1)如果當日收盤價高于前1 根(或第1根)寶塔線的高點,則換一行,從前1根寶塔線陽線的高點開始向上延伸,一直劃到當日收盤價位置,成1根陽寶塔線。

(2)如果當日收盤價低于前1 根(或第1根)寶塔線的高點,但高于或等于其低點時,則隔一行,從前 1 根(或第1根)寶塔線陽線高點位置,向下畫到當日收盤價位置,成1根陽寶塔線。

(3)如果當日收盤價低于前1根(或第1根)寶塔線的低點,則隔一行,從該寶塔線的低點向下畫到當日收盤價位置,成1根陰寶塔線。

(4)如果當日收盤價等于前1根(或第1根)寶塔線的高點時,則圖表不必變動。

6、當前1根(或第1根)寶塔線為陰線時:

(1)如果當日收盤價低于前1根(或第1根)寶塔線的低點時,則換一行,從該寶塔線陰線下方向下延伸,一直畫到當日收盤價位置,成1根陰寶塔線。

(2)如果當日收盤價高于前1根(或第1根)寶塔線的低點,但低于或等于其高點時,則隔一行,從該寶塔線低點位置,向上畫到當日收盤價位置,成1根陰寶塔線。

(3)如果當日收盤價高于前1根(或第1根)寶塔線的高點,則隔一行,從該寶塔線高點位置,向上畫到當日收盤價位置,成1根陽寶塔線。

(4)如果當日收盤價等于前1根(或第1根)寶塔線的低點時,則圖表不必變動。

2.1.5—2   研判

    由陽線變成陰線時,代表賣出信號;

    由陰線變成陽線時,代表買進信號。

 

2.1.6  新三價線的繪制與研判

2.1.6-1   繪制方法

    寶塔線的畫法,是將收盤價與前一根寶塔線做比較,而新三價線則是與其前三根新三價線做比較,目的是避免買賣信號過于頻繁。

畫線步驟:

1、先找出收盤價連續(xù)三天上漲或連續(xù)三天下跌的歷史資料。如果是上漲,則將這三天的價格畫成三根陽新三價線;如果是下跌,則將這三天的價格畫成三根陰新三價線。

2、如果以三根陽新三價線為繪圖起點,則:

(1)如果第四天收盤價高于前一根陽新三價線的高點,則隔一行,從前一根陽新三價線的高點位置,向上畫至第四天收盤價位置,成另一根陽新三價線。

(2)如果第四天收盤價低于或等于前一根陽新三價線的高點,則圖表不必變動。

(3)如果第四天收盤價低于前面三根(有時前面只有二根或一根)陽新三價線的最低點,則隔一行,從前一根陽新三價線的低點位置,向下畫至第四天收盤價位置,成一根陰新三價線。

2、如果以三根陰新三價線為繪圖起點,則:

(1)如果第四天收盤價,低于前一根陰新三價線的低點,則隔一行,從前一根陰新三價線的低點位置,向下畫至第四天收盤價位置,成另一根陰新三價線。

(2)如果第四天收盤價,高于或等于前一根陰新三價線的低點,則圖表不必變動。

(3)如果第四天收盤價,高于前面三根(有時前面只有二根或一根)陰新三價線的最高點,則隔一行,從前一根陰新三價線的高點位置,向上畫至第四天收盤價位置,成一根陽新三價線。

2.1.6-2  研判

與寶塔線類似:

由陽線變成陰線時,代表賣出信號;

由陰線變成陽線時,代表買進信號。

 

2.2  點數(shù)圖

2.2.1  繪制

            點數(shù)圖又稱OX圖、點線圖、圈叉圖,一般繪制在方格紙上,以縱軸表示價格,橫軸表示價格趨勢的變動;以“X”表示價格上升,以“O”表示價格下跌, “X、O”不會出現(xiàn)在同一列上 。

1、設(shè)定格值:格值是指每個方格所代表的價格數(shù)值,即反映在圖紙上的價格變動的最小幅度。格值的大小影響點數(shù)圖的靈敏度。

2、設(shè)定轉(zhuǎn)向格數(shù):轉(zhuǎn)向格數(shù)又稱轉(zhuǎn)折數(shù),是指價格要上漲或下跌幾個格值才由畫 “O” (或“X” )轉(zhuǎn)為畫“X” (或“O” )。轉(zhuǎn)向格數(shù)同格值一樣會影響點數(shù)圖的靈敏度。例如:“0.2 × 3”表示點數(shù)圖的格值為0.2元,轉(zhuǎn)向格數(shù)為3格。

3、確定應用哪種價格:一般分兩種,一種是根據(jù)收盤價來畫圖(較簡單);另一種是根據(jù)最高、最低價來畫圖(更精確)。

4、繪制原則:

 (1)當價格變動數(shù)值超過格值時,才畫X或O,若不超過格值,無論其經(jīng)過多長時間,也不畫X或O;

  (2)當價格走勢反轉(zhuǎn)時,只有當價格變動超過格值與轉(zhuǎn)向格數(shù)的乘積時,才轉(zhuǎn)行畫X或O;

  (3)在轉(zhuǎn)列時,起點應與前一列終點保持一個格值的差距:如由升轉(zhuǎn)降,則第二列從低于頂點X一個格值的位置起畫O ;如由降轉(zhuǎn)升,則第二列從高于底點O 一個格值的位置起畫X。

5、各種類型點數(shù)圖的繪制步驟:

第一種,收盤價點數(shù)圖:  

   首先確定格值與轉(zhuǎn)向格數(shù)(一般為1格轉(zhuǎn)向)。然后將當天的收盤價格與前一天的收盤價格作比較,如果上漲超過一個格值,就在圖上以X表示;如果下跌超過一個格值,就在圖上以O(shè)表示。以后將每天的收盤價與前一天比較,同向變動就在原來一列中加填,反向變動就換一列,用相反符號畫。

第二種,高低價點數(shù)圖:

   首先,確定格值與轉(zhuǎn)向格數(shù)(一般為3格轉(zhuǎn)向)。

   然后,分別求出第一天最低價到第二天最高價之間的漲幅和第一天最高價到第二天最低價之間的跌幅。如果漲幅超過跌幅,就從第一天最低價位開始往上畫X號,直至第二天最高價位;

如果跌幅超過漲幅,就從第一天最高價位開始往下畫O號,直至第二天最低價位;

接下去的畫法,遵循下述規(guī)則:

(1)如果圖上最后的符號是X ,則先察看當日最高價有無創(chuàng)新高。若有,且超過最后一個X一格以上時,就在該列中向上加填X至當日最高價;否則,就察看當日最低價,如果它比最后一個X至少低三格時,就另辟一列,從最高的X下一格開始畫O ,直至當日最低價。

(2)如果圖上最后的符號是O ,則先察看當日最低價有無創(chuàng)新低。若有,且低于最后一個O一格以上時,就在該列中向下加填O至當日最低價;否則,就察看當日最高價,如果它比最后一個O至少高三格時,就另辟一列,從最低的O上一格開始畫X ,直至當日最高價。

(3)既沒有新高價,也沒有新低價時,不做任何記錄。

 

2.2.2   研判

1、“突破法”

向上突破阻力線,發(fā)出買入信號;

向下突破支撐線,發(fā)出賣出信號。

2、“測量法” 

    在頭部或底部的OX聚集區(qū),其累計的列數(shù)及格數(shù)越多的話,未來所引發(fā)的漲跌幅也會越大。

(1)水平測量法

   測量未來上漲幅度時,在底部區(qū)域選定最低點的O符號那一列,再選取明顯向上突破OX聚集區(qū)高點的那一列,以此為范圍,代入公式計算漲幅目標。相反的,測量未來下跌幅度時,在頭部區(qū)域選定最高點的X符號那一列,再選取明顯向下跌破OX聚集區(qū)低點的那一列,以此為范圍,代入公式計算跌幅目標。

   上漲預測值= L+(W× N × P)

     L = 底部區(qū)最低點的價格

    W = 底部區(qū)的總列數(shù)(不包括突破的那一列)

     N = 轉(zhuǎn)向格數(shù)

      P = 格值

下跌預測值=H-(W× N × P)

      H = 頭部區(qū)最高點的價格

     W = 頭部區(qū)的總行數(shù)(不包括突破的那一行)

      N = 轉(zhuǎn)向格數(shù)

       P = 格值

  (2)垂直測量法

    在快速漲跌的情況下,一般采用垂直測量法,直接選取從底部的第一次反彈畫X那一行的格數(shù)或從頭部的第一次下跌畫O那一行的格數(shù)來計算。即根據(jù)第一次上漲或下跌的幅度來計算第二次上漲或下跌的幅度。

 上漲預測值= L+( X × N × P)

       L =第二次反彈的起點價格

       X =底部第一次反彈的總格數(shù)

       N = 轉(zhuǎn)向格數(shù)

       P = 格值

 下跌預測值= H-( X × N × P)

       H = 第二次下跌的起點價格

       X = 頭部第一次下跌的總格數(shù)

       N = 轉(zhuǎn)向格數(shù)

       P = 格值

 還有其他計算方法

2.2.3  評價

1、優(yōu) 點:

(1)簡單易學;

(2)可以較明顯清晰地判斷出支撐與阻力,對于買賣點較容易掌握,同時也易于設(shè)定停損點;

(3)可以測量目標價位。

2、 缺 點:

(1)忽略了成交量;

(2)忽略了時間因素;

(3)格值、轉(zhuǎn)向格數(shù)設(shè)定的標準不同,繪出的點數(shù)圖不同,得出的結(jié)果也不同;

(4)常有滯后性。

 

2.3 市場價格橫截面圖

1、繪制

2、研判

3、優(yōu)缺點

 

2.4 分時走勢圖的分析

2.4.1  指數(shù)分時走勢圖

白色曲線表示通常意義下的大盤指數(shù) (上證綜合指數(shù)和深證成份指數(shù)),也就是加權(quán)指數(shù);

黃色曲線是不含權(quán)重的大盤指數(shù),也就是不考慮盤子的大小,采用簡單平均法計算的指數(shù)。

    參考白、黃色曲線的位置關(guān)系,我們可得到:

    當指數(shù)上漲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小盤股的漲幅較大;反之,大盤股的漲幅較大。

    當指數(shù)下跌時,黃線仍在白線之上,則表示小盤股的跌幅小于大盤股的跌幅;反之為小盤股的跌幅大于大盤股的跌幅。

在以昨日收盤指數(shù)為中軸與黃、白線附近有紅色和綠色的柱線,這是反映當前大盤所有股票的買盤與賣盤的數(shù)量對比情況。紅柱線增長,表示買盤大于賣盤,指數(shù)將逐漸上漲;縮短時,表示賣盤大于買盤,指數(shù)將逐漸下跌。綠柱線增長,指數(shù)下跌量增加;綠柱縮短,指數(shù)下跌量減小。

在曲線圖下方,有一些黃色柱線,它是用來表示每一分鐘的成交量,單位為手。

在大盤即時走勢圖的最下邊,有紅綠色矩形框,紅色框愈長,表示買氣就愈旺;綠色框愈長,賣壓就愈大。

 

2.4.2  個股分時走勢圖

在個股即時走勢圖中,白色曲線表示這支股票的即時成交價。黃色曲線表示股票的平均價格。黃色柱線表示每分鐘的成交量,單位為手。

如果即時的成交價是以“委賣價”成交的,說明買方也即多方愿以賣方的報價成交。所以,以“委賣價”成交的量越多,就說明市場中的“買氣”也即多頭氣氛濃厚。我們把以“委賣價”實現(xiàn)的成交量稱為“外盤”。反之,把以“委買價”實現(xiàn)的成交量稱為“內(nèi)盤”。

   當“外盤”大于“內(nèi)盤”時,反映場中的買盤強勁;

 “內(nèi)盤”大于“外盤”,則反映場內(nèi)賣盤洶涌,市道偏弱。

“委差”是指委買手數(shù)與委賣手數(shù)之差。

“委比”是衡量一段時間內(nèi)場內(nèi)買、賣盤強弱的技術(shù)指標。它的計算公式為:

   委比=(委買手數(shù)-委賣手數(shù))/ (委買手數(shù)+委賣手數(shù))×100%

其中:“委買手數(shù)”指即時向下三檔的委托買入的總手數(shù);“委賣手數(shù)”是指即時向上三檔的委托賣出總手數(shù)。委比值變化范圍為+100%至-100%。

當委比為正值并且數(shù)字較大,說明市場買盤強勁;

當委比為負值并且數(shù)字較大,說明市場拋盤較強。

委比若從負值轉(zhuǎn)為正值,表明買盤逐漸增強,賣盤逐漸減弱。

相反,委比從正值轉(zhuǎn)為負值,表明買盤逐漸減弱,賣盤逐漸增強。

“量比”是衡量相對成交量的指標,其計算公式是:

 量比=當日即時為止的總成交量 / 過去5個交易日平均每分鐘的成交量×當日即時為止的交易時間(分鐘)

  如果量比大于1,表示這個時刻的成交總手數(shù)已經(jīng)放大,量增價漲時則后市看好;

  若量比小于1,則表示成交總手數(shù)萎縮。

在盤面的右下方為成交明細顯示:價位的紅、綠色分別反映外盤和內(nèi)盤,白色為即時成交顯示。

2.4.3  看盤三要素

一、空間因素(價格)

一天的走勢中常見的支撐位和阻力位有:

1、前收盤                     5、前次低點

2、今開盤                     6、成交密集區(qū)

3、均線位置                 7、整數(shù)關(guān)口

4、前次高點                 8、其他

二、時間因素:

(一)開盤定性(與前收盤比較)

     1、高開    2、低開    3、平開

一般而言:

                  高開說明市勢向好,

                  低開表明市勢可能轉(zhuǎn)壞。

                  高開過多,常產(chǎn)生獲利回吐壓力,

                  低開過多,易引發(fā)抄底盤的介入。

具體分析:

      (在股價的底部區(qū)域;在股價的頂部區(qū)域)

 

在底部區(qū)域:

    高開或大幅高開,常是股價反轉(zhuǎn)的信號,應在股價回檔時及時進貨建倉;

     低開或大幅低開,常是空頭的最后一擊,此時距離真正的底部已不遠了。

在頂部區(qū)域:

    高開或大幅高開,常是牛市已盡的信號,應及時逢高出貨;
低開或大幅低開,常是市勢看弱的信號,此時人氣已渙散。

(二)開盤后30分鐘

1、第一個10分鐘:此時參與交易的股民人數(shù)不多,盤中的交易量不大,多方或空方的主力不用費多大的勁就可實現(xiàn)拉高或打壓股價的目的。

2、第二個10分鐘:是多空雙方進入休整的時間,一般會對之前的走勢進行修正。

   若空方逼得太急,多頭會組織反擊;(抄底盤大舉介入)

   若多方攻得太猛,空頭也會予以反擊。(獲利盤積極回吐)

3、第三個10分鐘:參與交易的人較多,買賣盤變得較為實在,虛假的成分較少,可信度較高,這段時間的走勢為全天的走勢奠定了基礎(chǔ)。

4、圖形分析:

   如果以開盤指數(shù)(或價格)為起點,將開盤后10分鐘、20分鐘、30 分鐘的指數(shù)(或價格)為參考點連結(jié)成三條線段,就可進行開盤后30分鐘走勢的圖形分析。

   這種圖形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先漲后跌再漲型; 

   先跌后漲再跌型;

   先漲又漲再跌型;

   先跌又跌再漲型;

   先漲后跌又跌型;

   先跌后漲再漲型;

   先漲又漲再漲型;

   先跌又跌再跌型。

(三)上午收市與下午開市

   中午停市這段時間,投資者有較充裕的時間檢討前市走向、研判后市發(fā)展,并較冷靜的做出投資決策。主力機構(gòu)常常利用這點而在上午收市前刻意“畫圖”,引誘散戶們上當。

    因此,一般應將上午收市前的走勢與下午開市后的走勢結(jié)合起來分析。

例如:開盤后大盤一直在高位強勢整理,上午收市時創(chuàng)下全天最高位,說明……

根據(jù)下午開市的情況分析:

1、若下午開市后,大盤承接前市漲勢而快速沖高,則表明買方力量強大,大盤將繼續(xù)向好,可趁回檔積極買入。

2、若下午開市后,大盤出現(xiàn)滯漲,甚至緩緩盤下,則表明上午的強勢是假象,有主力故意拉高,借機出貨。后市大盤可能出現(xiàn)急跌,應及時離場觀望。

(四)尾盤效應

    尾盤(最后30分鐘交易時間)作為一天交易的總結(jié),歷來是多空雙方必爭之處,它不但可以鼓舞自己陣營的士氣,而且對次日開盤有指導意義,因此看盤應格外重視。

   發(fā)現(xiàn)尾盤走淡時,短線應考慮出貨,以回避次日可能的低開;

   發(fā)現(xiàn)尾盤走好時,短線可適量進貨,以迎接次日可能的高開。

三、動量因素:

1、所謂“動量”,是指股價上漲或下跌的力度大小,俗稱 “勁頭”。

2、如何判別動量的大小呢?

     上漲時看仰角,下跌時看俯角。

     角度越大,動量越大,力度越強。

 

2.5 圖表的刻度

1、算術(shù)刻度

2、對數(shù)刻度和半對數(shù)坐標軸

3、刻度選擇對技術(shù)分析的影響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