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券投資技術(shù)分析》電子教案之二 技術(shù)分析圖表(2010-04-11 00:06:11)
第2章 技術(shù)分析圖表 2.1 2.1.1 (1)在開盤價與收盤價之間繪制直立的長方形,稱之為實體; 如果收盤價高于開盤價,則以空實體或紅實體表示,稱之為陽線或紅線; 如果收盤價低于開盤價,則以藍實體或黑實體或綠實體表示,稱之為陰線或黑線或綠線; 如果收盤價等于開盤價,則用一橫線表示,稱之為平盤線。 (2)最高價高于實體的高價時,將最高價點與實體上端的中間點連成一條垂線,稱之為上影線;最低價低于實體的低價時,將最低價點與實體下端的中間點連成一條垂線,稱之為下影線。 2、基本形狀及其變化 3、研判方法:詳見第3章 2.1.2 2.1.2-1 2.1.2-2 1、條形長短可以用來顯示股市勢頭的強弱。對于單一條形,高低價差距大,即線段較長的,勢頭很強。如果這種長線在上漲趨勢中出現(xiàn),表示上漲的勢頭很強;如果在下跌趨勢中出現(xiàn),表示下跌的勢頭很強。 2、收盤價這一短橫線在條形中的位置可用以預測股市走勢。 3、條形重疊狀況對股市的影響 4、反轉(zhuǎn)日的分析 2.1.3 2.1.4 壓縮K線與當量K線圖 1、壓縮K線:將K線與成交量結(jié)合在一起,根據(jù)成交量的大小來畫K線的寬度。成交量越大, K線越胖,成交量越小, K線越瘦。由于事先固定了K線的寬度,因此,壓縮K線會出現(xiàn)相互重疊的現(xiàn)象。 2.1.5 2.1.5—1 1、畫“寶塔線“時,需將當日收盤價與前一日收盤價做比較,因此,你可以從手中股票的歷史資料,任意選擇兩天為起始點。 2、先確定繪制于圖表上的第一根寶塔線,為陽線還是陰線。 3、當?shù)?天收盤價高于第1天收盤價時,我們就將這兩個價格以紅色實體表示,此時,寶塔線圖表上便會出現(xiàn)第1根陽線。當?shù)?天收盤價低于第1天收盤價時,我們將這兩個價格以黑色實體表示,此時,寶塔線圖表上便會出現(xiàn)第1根陰線。 4、當圖表上已畫出第1 根寶塔線之后,視其為陽線或陰線,從第3天開始,一律讓當日收盤價與前一根寶塔線相比較。 5、當前1根(或第1根) “寶塔線” 為陽線時: (1)如果當日收盤價高于前1 根(或第1根)寶塔線的高點,則換一行,從前1根寶塔線陽線的高點開始向上延伸,一直劃到當日收盤價位置,成1根陽寶塔線。 (2)如果當日收盤價低于前1 根(或第1根)寶塔線的高點,但高于或等于其低點時,則隔一行,從前 1 根(或第1根)寶塔線陽線高點位置,向下畫到當日收盤價位置,成1根陽寶塔線。 (3)如果當日收盤價低于前1根(或第1根)寶塔線的低點,則隔一行,從該寶塔線的低點向下畫到當日收盤價位置,成1根陰寶塔線。 (4)如果當日收盤價等于前1根(或第1根)寶塔線的高點時,則圖表不必變動。 6、當前1根(或第1根)寶塔線為陰線時: (1)如果當日收盤價低于前1根(或第1根)寶塔線的低點時,則換一行,從該寶塔線陰線下方向下延伸,一直畫到當日收盤價位置,成1根陰寶塔線。 (2)如果當日收盤價高于前1根(或第1根)寶塔線的低點,但低于或等于其高點時,則隔一行,從該寶塔線低點位置,向上畫到當日收盤價位置,成1根陰寶塔線。 (3)如果當日收盤價高于前1根(或第1根)寶塔線的高點,則隔一行,從該寶塔線高點位置,向上畫到當日收盤價位置,成1根陽寶塔線。 (4)如果當日收盤價等于前1根(或第1根)寶塔線的低點時,則圖表不必變動。 2.1.5—2 2.1.6 2.1.6-1 畫線步驟: 1、先找出收盤價連續(xù)三天上漲或連續(xù)三天下跌的歷史資料。如果是上漲,則將這三天的價格畫成三根陽新三價線;如果是下跌,則將這三天的價格畫成三根陰新三價線。 2、如果以三根陽新三價線為繪圖起點,則: (1)如果第四天收盤價高于前一根陽新三價線的高點,則隔一行,從前一根陽新三價線的高點位置,向上畫至第四天收盤價位置,成另一根陽新三價線。 (2)如果第四天收盤價低于或等于前一根陽新三價線的高點,則圖表不必變動。 (3)如果第四天收盤價低于前面三根(有時前面只有二根或一根)陽新三價線的最低點,則隔一行,從前一根陽新三價線的低點位置,向下畫至第四天收盤價位置,成一根陰新三價線。 2、如果以三根陰新三價線為繪圖起點,則: (1)如果第四天收盤價,低于前一根陰新三價線的低點,則隔一行,從前一根陰新三價線的低點位置,向下畫至第四天收盤價位置,成另一根陰新三價線。 (2)如果第四天收盤價,高于或等于前一根陰新三價線的低點,則圖表不必變動。 (3)如果第四天收盤價,高于前面三根(有時前面只有二根或一根)陰新三價線的最高點,則隔一行,從前一根陰新三價線的高點位置,向上畫至第四天收盤價位置,成一根陽新三價線。 2.1.6-2 與寶塔線類似: 由陽線變成陰線時,代表賣出信號; 由陰線變成陽線時,代表買進信號。 2.2 2.2.1 1、設(shè)定格值:格值是指每個方格所代表的價格數(shù)值,即反映在圖紙上的價格變動的最小幅度。格值的大小影響點數(shù)圖的靈敏度。 2、設(shè)定轉(zhuǎn)向格數(shù):轉(zhuǎn)向格數(shù)又稱轉(zhuǎn)折數(shù),是指價格要上漲或下跌幾個格值才由畫 “O” (或“X” )轉(zhuǎn)為畫“X” (或“O” )。轉(zhuǎn)向格數(shù)同格值一樣會影響點數(shù)圖的靈敏度。例如:“0.2 × 3”表示點數(shù)圖的格值為0.2元,轉(zhuǎn)向格數(shù)為3格。 3、確定應用哪種價格:一般分兩種,一種是根據(jù)收盤價來畫圖(較簡單);另一種是根據(jù)最高、最低價來畫圖(更精確)。 4、繪制原則: 5、各種類型點數(shù)圖的繪制步驟: 第一種,收盤價點數(shù)圖: 第二種,高低價點數(shù)圖: 如果跌幅超過漲幅,就從第一天最高價位開始往下畫O號,直至第二天最低價位; 接下去的畫法,遵循下述規(guī)則: (1)如果圖上最后的符號是X ,則先察看當日最高價有無創(chuàng)新高。若有,且超過最后一個X一格以上時,就在該列中向上加填X至當日最高價;否則,就察看當日最低價,如果它比最后一個X至少低三格時,就另辟一列,從最高的X下一格開始畫O ,直至當日最低價。 (2)如果圖上最后的符號是O ,則先察看當日最低價有無創(chuàng)新低。若有,且低于最后一個O一格以上時,就在該列中向下加填O至當日最低價;否則,就察看當日最高價,如果它比最后一個O至少高三格時,就另辟一列,從最低的O上一格開始畫X ,直至當日最高價。 (3)既沒有新高價,也沒有新低價時,不做任何記錄。 2.2.2 1、“突破法” 向上突破阻力線,發(fā)出買入信號; 向下突破支撐線,發(fā)出賣出信號。 2、“測量法” (1)水平測量法 下跌預測值=H-(W× N × P) 2.2.3 1、優(yōu) 點: (1)簡單易學; (2)可以較明顯清晰地判斷出支撐與阻力,對于買賣點較容易掌握,同時也易于設(shè)定停損點; (3)可以測量目標價位。 2、 缺 點: (1)忽略了成交量; (2)忽略了時間因素; (3)格值、轉(zhuǎn)向格數(shù)設(shè)定的標準不同,繪出的點數(shù)圖不同,得出的結(jié)果也不同; (4)常有滯后性。 2.3 市場價格橫截面圖 1、繪制 2、研判 3、優(yōu)缺點 2.4 分時走勢圖的分析 2.4.1 白色曲線表示通常意義下的大盤指數(shù) (上證綜合指數(shù)和深證成份指數(shù)),也就是加權(quán)指數(shù); 黃色曲線是不含權(quán)重的大盤指數(shù),也就是不考慮盤子的大小,采用簡單平均法計算的指數(shù)。 在以昨日收盤指數(shù)為中軸與黃、白線附近有紅色和綠色的柱線,這是反映當前大盤所有股票的買盤與賣盤的數(shù)量對比情況。紅柱線增長,表示買盤大于賣盤,指數(shù)將逐漸上漲;縮短時,表示賣盤大于買盤,指數(shù)將逐漸下跌。綠柱線增長,指數(shù)下跌量增加;綠柱縮短,指數(shù)下跌量減小。 在曲線圖下方,有一些黃色柱線,它是用來表示每一分鐘的成交量,單位為手。 在大盤即時走勢圖的最下邊,有紅綠色矩形框,紅色框愈長,表示買氣就愈旺;綠色框愈長,賣壓就愈大。 2.4.2 在個股即時走勢圖中,白色曲線表示這支股票的即時成交價。黃色曲線表示股票的平均價格。黃色柱線表示每分鐘的成交量,單位為手。 如果即時的成交價是以“委賣價”成交的,說明買方也即多方愿以賣方的報價成交。所以,以“委賣價”成交的量越多,就說明市場中的“買氣”也即多頭氣氛濃厚。我們把以“委賣價”實現(xiàn)的成交量稱為“外盤”。反之,把以“委買價”實現(xiàn)的成交量稱為“內(nèi)盤”。 “委差”是指委買手數(shù)與委賣手數(shù)之差。 “委比”是衡量一段時間內(nèi)場內(nèi)買、賣盤強弱的技術(shù)指標。它的計算公式為: 其中:“委買手數(shù)”指即時向下三檔的委托買入的總手數(shù);“委賣手數(shù)”是指即時向上三檔的委托賣出總手數(shù)。委比值變化范圍為+100%至-100%。 當委比為正值并且數(shù)字較大,說明市場買盤強勁; 當委比為負值并且數(shù)字較大,說明市場拋盤較強。 委比若從負值轉(zhuǎn)為正值,表明買盤逐漸增強,賣盤逐漸減弱。 相反,委比從正值轉(zhuǎn)為負值,表明買盤逐漸減弱,賣盤逐漸增強。 “量比”是衡量相對成交量的指標,其計算公式是: 在盤面的右下方為成交明細顯示:價位的紅、綠色分別反映外盤和內(nèi)盤,白色為即時成交顯示。 2.4.3 一、空間因素(價格) 一天的走勢中常見的支撐位和阻力位有: 1、前收盤 2、今開盤 3、均線位置 4、前次高點 二、時間因素: (一)開盤定性(與前收盤比較) 一般而言: 具體分析: 在底部區(qū)域: 在頂部區(qū)域: (二)開盤后30分鐘 1、第一個10分鐘:此時參與交易的股民人數(shù)不多,盤中的交易量不大,多方或空方的主力不用費多大的勁就可實現(xiàn)拉高或打壓股價的目的。 2、第二個10分鐘:是多空雙方進入休整的時間,一般會對之前的走勢進行修正。 3、第三個10分鐘:參與交易的人較多,買賣盤變得較為實在,虛假的成分較少,可信度較高,這段時間的走勢為全天的走勢奠定了基礎(chǔ)。 4、圖形分析: (三)上午收市與下午開市 例如:開盤后大盤一直在高位強勢整理,上午收市時創(chuàng)下全天最高位,說明…… 根據(jù)下午開市的情況分析: 1、若下午開市后,大盤承接前市漲勢而快速沖高,則表明買方力量強大,大盤將繼續(xù)向好,可趁回檔積極買入。 2、若下午開市后,大盤出現(xiàn)滯漲,甚至緩緩盤下,則表明上午的強勢是假象,有主力故意拉高,借機出貨。后市大盤可能出現(xiàn)急跌,應及時離場觀望。 (四)尾盤效應 三、動量因素: 1、所謂“動量”,是指股價上漲或下跌的力度大小,俗稱 “勁頭”。 2、如何判別動量的大小呢? 2.5 圖表的刻度 1、算術(shù)刻度 2、對數(shù)刻度和半對數(shù)坐標軸 3、刻度選擇對技術(shù)分析的影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