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館里,別人盯著我家的孩子瞧(2010-08-16 11:28:02)
帶孩子回國,我家孩子引人注意的情況有兩種:一是大街上、旅行中,總有人看見倆孩子追著我這個媽問:“你為什么能有兩個孩子?”;一是飯館里,總有家長看著我的孩子吃飯,羨慕! 我家孩子能吃?。?/span> 兒子一歲時去上幼兒園,老師見我第一句話就是:“你家孩子能吃(Your son is a good eater)!”; 女兒一歲時也上幼兒園了,老師見我第一句話還是:“你家孩子能吃(Your daughter is a good eater)!” 兒子兩歲多時,有次在北京我得去改機票的時間,沒想到挺簡單的事兒折騰了半天。這一折騰就耽誤了中飯,等到去了個就近的大排檔坐下吃飯時,兒子是餓壞了。我剛把飯和菜給他拌好,他馬上就接過去狼吞虎咽。我坐在一邊,自顧自地吃我的,沒看見一個餐館的清潔工就站在我們的桌子邊,那人看了好一會兒,直到看我兒子用小勺把飯粒都扒到嘴里,再端起小碗把湯喝干凈,才說:“瞧這孩子吃飯真虎實,多省心!”我這才發(fā)現(xiàn)敢情兒子給人上演了場免費真人吃飯秀!早知道,收費了不是? 這次回國,女兒愛上了“向陽屯”的東北菜,一個星期里去了兩回。孩子都六歲多了,這吃飯咱早就不管了?;貒y得,我這好吃的老媽自己忙著吃喝都忙不過來呢。這天,吃著吃著,離老遠(yuǎn)一桌的一個媽媽又羨慕地看著我女兒半天我也沒察覺。最后,這個媽媽攬著自己的女兒(和我女兒差不多大,個頭可是高多了)忍不住對我說:“看你女兒多好啊,大盤子小碗的,一盤子一盤子地吃。我這女兒追著她都吃不上幾口,咳!” 回美國的飛機上,我去上廁所,女兒自己張羅著吃她那份送來的晚餐,又是沙拉,又是主菜的。等我回來坐下,女兒得意地小聲對我說:“媽媽,你不在的時候,有好幾個等著上廁所的叔叔在說我。他們說我這么小就能自己吃飯…” 除了這天生的能吃,我覺得在美國幼兒園的教育和我們在家的要求也讓孩子能夠好好吃飯,不用家長操太多的心。而那些羨慕我家孩子的家長,多半是追著孩子喂飯的。對這些家長,說實話,我不同情。 我不了解現(xiàn)在國內(nèi)幼兒園怎么教小孩子吃飯。在美國孩子能坐正了時,幼兒園就開始訓(xùn)練孩子自己吃飯了。一般是把軟軟的面包、奶酪、三明治之類的掰成小塊放在孩子面前由他們自己手抓著往嘴里胡嚕。不要以為這是老師偷懶,實際上這樣一方面是訓(xùn)練孩子獨立吃飯,一方面也是訓(xùn)練孩子肌肉的協(xié)調(diào)和精細(xì)運動(fine motor skill),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好處的。孩子開始都不能準(zhǔn)確地把食物送進嘴里,要在臉上抹活幾次才能大腦指揮著小手把飯吃著。趕上吃意大利面,一屋子的孩子個個都讓西紅柿醬把臉抹得紅一塊,白一塊的,有的頭發(fā)上還沾著斷了的面條,像群淘氣的花貓,瞪著雙無辜的眼睛看著你,看一次就終身難忘! 在幼兒園有老師打了基礎(chǔ),回家來我們就照此辦理。吃米飯時,就把飯和菜給孩子拌好,放到面前,由著孩子揮舞著小勺往臉上送,往桌子、地上掉,失誤幾次,就都能準(zhǔn)確地送進嘴里了。兩個孩子,小的時候吃母奶,也訓(xùn)練他們自己抱著有兩個把手的小杯子喝水;大些,能吃固體食物了,就讓他們自己拿個小勺,他們從小到大基本上我們就沒大端著碗喂過,更不用說追著喂了。實際上,孩子是很喜歡能自主的。當(dāng)他們能準(zhǔn)確地把飯吃到嘴里時,小小的孩子會開心地望望邊上的父母,很有成就感。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不管是追著喂的父母還是放手讓孩子獨立的父母,在這一點上應(yīng)該都是一致的。差別在于,父母教育孩子的理念。 我是認(rèn)為孩子早晚都要離開我們獨立生活,那做父母最大的責(zé)任就應(yīng)該是訓(xùn)練孩子獨立自主,以后離開父母時能自己照顧自己。而這一點從小就要開始,不是等到孩子要離家了再惡補。我猜想,追著喂的父母是覺得孩子還小,要多照顧,孩子不好好吃飯,生怕孩子缺少營養(yǎng),那就得追著給孩子塞進去。這一點,美國的父母和中國的父母有很大的差異。在美國,你幾乎看不到哪個家長追著孩子喂飯的。他們多半認(rèn)為,孩子不餓,所以不吃。餓了,自然會來吃。看美國家長帶孩子,輕松;看中國家長帶孩子,累! 我們有一段時間,很為兩歲多的女兒頭疼,她一到早上吃早飯時就無理取鬧一通,一點不如意就大發(fā)雷霆。我們兩個人都要上班,早上是很緊張的,沒有時間耐心地給她做工作,又得在有限的時間里讓她吃好飯,這事兒成了那一段時間的大煩惱。我也想過她再鬧,索性就不吃飯算了。但還是覺得孩子沒吃早飯不太好,一時也想不出好辦法。萬般無奈,去問同事泰瑞,她是個很會教育孩子的黑人。泰瑞聽了,說:“這容易,讓她餓幾回她就不鬧了。”我問:“這孩子沒吃早飯,成嗎?”泰瑞說:“孩子少吃一頓早飯餓不壞的,放心。”回家,和先生說了,決定下次女兒再鬧就這么辦理。沒多久,女兒又來了脾氣,這回我和先生干脆利索立馬就把她的飯碗收了,說:“你這么鬧,咱就不吃了,上幼兒園去吧。”女兒很是吃驚,看我們兩個都很堅決,只好乖乖地收斂起來跟爸爸上車。事后,先生告訴我女兒上了車就往地上找,撿自己平時掉在車?yán)锏厣系娘灨稍?。一到幼兒園,沖到吃早晨點心的桌邊,坐下,眼巴巴地等值早班的老師分點心給她。平時,她是很少去吃點心的,都是先去玩的。讓我們沒想到的是,就這么一次,女兒記得牢牢的,再也沒有早上和我們鬧了。 在西方人里邊,猶太人教育孩子是很嚴(yán)格的。朋友的朋友是個猶太人,醫(yī)生。領(lǐng)養(yǎng)了一個中國的女孩兒,愛得要命。愛是愛,在管教孩子,尤其是吃飯上,這個猶太醫(yī)生釘是釘,鉚是鉚,一點兒都不含糊。孩子不好好吃飯,她就對孩子說:“你想好了,我只問一次,不吃,就沒有了,只能等下一頓。”孩子不吃,她也不多羅嗦,把飯拿走,放進冰箱。中間不允許孩子吃零食,下一頓,同樣的剩飯拿給孩子。用不了兩次,孩子就記住了,再不會不好好吃飯啦。 小小的孩子是很聰明的,和大人斗智,你退他就進。立下的規(guī)矩他隨時隨地都在探測你要他守規(guī)矩的決心和意志,察言觀色,得寸進尺。意志堅定的,早早地孩子和大人一起享受美食的快樂、健康的成長;意志薄弱的,您還得接著追孩子喂飯。和孩子斗智,您輸了,讓我怎么同情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