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上有兩種不同的成功,一種是被別人認可的成功,另一種是自己認同的成功。
與之相應的,我們可以看到兩種截然相反人生狀態(tài):
有一種人始終在和別人賽跑,在公眾的跑道上不斷的奮力拼搏、廝殺,以不斷的超越對手、戰(zhàn)勝對手來達到自己的成功目標,這樣的人很容易得到大家的鮮花和掌聲。
另一種人始終跑在自己的路上,他們只和自己競爭,無論快、慢完全由自己的心情來定節(jié)奏,因為整個跑道只有一個人,所以你可能會覺得很無趣,也看不出所謂的成敗。
如果做為觀眾,我當然也會更愿意看第一種競爭,因為通過對比我們能夠一眼看出這個人勝、那個人敗,一目了然,而且很是過癮。
如果做為選手,其實我很愿意來做第二種人,因為我不愿意成為別人眼中的“偶像”,即使也會想要擁有鮮花和掌聲,但是我真的受不了那種所謂的“看熱鬧的心態(tài)”和“只能勝不能敗”的壓力。
然而現(xiàn)代社會中,無論是群眾還是團隊,都無比的崇拜第一種的競賽。無論是任何的體育競技,都是有對手、有勝負的,不說是籃球、足球、賽跑這樣的集體團隊的榮譽之戰(zhàn),即使是蹦床、跳高這樣的運動,也一樣會有不同場的對手和比分,甚至還有吉尼斯記錄做為目標給你來超越。而在工作生活中,一樣有所謂的業(yè)績、評估等一系列的數(shù)據(jù)來證明你的成敗。成功的達標,你會擁有鮮花和掌聲,失敗的選手,不但沒有鮮花和掌聲,還有無盡的失落與嘲笑聲。
所以人在面臨選擇和比賽的時候總是格外的緊張,尤其是面對他人的評價和意見的時候,再堅強自我的人都渴望聽到所謂正面的評價,收獲肯定的目光。
然而我在想:到底應該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才算成功呢?是擁有一時一世的名利,還是所謂的千秋萬代?
古代的帝王是很有趣的,他們不但讓史官為他們著書立說,歌功頌德,而且還要為世人留下自己的陵寢,享受萬世不朽的輝煌。然而大凡歷史變遷,功過自有后人評說,當然也不乏時代的解讀甚至戲說。曹操一生也算是智慧過人,是三國之中個人智慧最高的梟雄霸主,但后人只稱其為奸雄,完全否定了他大多數(shù)的成就;李世民雖有玄武門之變的道德過錯,但依舊被大眾認可其是個明君。在他們所處的那個朝代里,帝王的功過肯定不容百姓評說,但后來人呢?評說者有之,戲說者有之,你知道千百年后的今天,你所取得的成績會被別人怎樣評說嗎?
所以才有人說:成名要趁早,而且是只爭朝夕。
然而大多被世人標榜起來的成功人士,或是犧牲了自我的私人空間,或是犧牲了自己的身體健康,生活的樂趣、家庭的溫暖,也許真的就是他們所要付出去的代價,太多看的見的、看不見的,都有。還有許多人為了追求事業(yè)上的所謂成功,放棄了自己其他一切的興趣和愛好,到底是得是失?我不予置評。
這個世界上,其實從來都有兩種成功,但大多人只能夠看見一種。
一種是將一時一勢的成敗功果看的很重,追逐著名利是非,卻把自己的健康、快樂統(tǒng)統(tǒng)拋下,認為自身的三災五難都是難以避免的,只有成功和失敗是機遇決定的,所以只要把成功搶在手中,不讓別人奪了去,自身的一切都可以順其自然的度過;
另一種是將一時一勢的成敗功果看的很淡,相反把自身的快樂、健康以及家庭的歡樂看的很重。自己追求自己的幸福與快樂,別人的評價從不放在眼里。任何對的機遇從來都是命中注定,該來的時候自然會來,他們將人生的成就放大到一生,而且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千萬機會,成就其一足以享受一生的快樂。
這兩種的成功,大多數(shù)人都渴望做到第二種,卻往往被世俗推向了第一種。也許所有人都只能在擁有了第一種成功之后,才會想要追求第二種的成功,又或者是由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的背景決定的。很遺憾,我自己也沒有能夠例外。那么你呢?□
(文章來源:《金霆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