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兩種常見議論文的寫法示例
湖南省攸縣教育局教研室 王建立
一、平列展開式
選取不同角度的幾個生活片斷或?qū)⑼粌?nèi)容的幾個側(cè)面在同一層面上平列展開,構(gòu)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其基本模式是:
材料①
開頭(引出材料)→ 主體 —— 材料② →結(jié)尾
材料③
→ (抒情、議論)
A、開篇:由所給的材料引入,針對一點簡要分析議論,提出論點;
B、過渡段(論點→論據(jù));
C、事例論證;
D、過渡段(根據(jù)論點需要,對論證材料議論,為引入第二個事實論據(jù)材料作鋪墊);
E、事例論證(正——反、中——外、古——今),第二個事例論證最好是當今現(xiàn)實中的事,這叫聯(lián)系實際,也可以讓評卷老師覺得你關(guān)注了現(xiàn)實問題;
F、結(jié)束段(對事例議論,并再次強調(diào)中心論點)。
②全文可寫7——8段。
③除過渡段外,每個重點段的篇幅基本相當。
談 意 氣
(規(guī)范議論文)
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就能對客觀事物進行定向的改造,但如果盲目的主觀與偏激,忽視客觀情況,也就產(chǎn)生了意氣,必然會受到客觀規(guī)律的警戒與懲罰。
由此可見,一個人如果意氣用事,必然導致失??;反之,也就會獲得成功。
也許我們會認為意氣用事是豪爽的代名詞,但它卻意味著理智的缺失,失敗的前兆。
翻開歷史的卷帙,因意氣用事而導致失敗的事例多不勝數(shù),項羽不聽范增勸告,一意孤行,忽視劉邦力量強大這一個客觀事實,于鴻門宴時放過劉邦,最終楚軍反為漢軍所滅。馬謖不聽王平勸告,忽視在山上容易被敵人包圍這一客觀事實,執(zhí)意駐扎于山上,最后被魏軍包圍,錯失街亭。楚王不聽屈原勸告,忽視秦國乃一不守信用的虎狼之國,執(zhí)意赴秦,最終客死他鄉(xiāng)。
試想如果項羽不意氣用事,終將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馬稷如果認真研究實際,守住街亭,蜀軍便能長馳直入,直搗洛陽;楚王如果不意氣用事,聽從屈原勸告,也不會客死他鄉(xiāng)。
相反,如果你控制了意氣,必將獲取勝利的果子。
越王勾踐控制了意氣,將自己心愛的西施送給吳王,并給吳王充當馬下卒,臥薪嘗膽十年,最終三千越甲吞吳。孫策與太史慈曾搏斗一天一夜,孫策的戰(zhàn)衣被太史慈撕得粉碎。太史慈歸降后,孫策不但控制了意氣,反而真誠以待,最終贏得了太史慈的信任,為東吳的鞏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
處于青春期的我們,無拘無束,往往很浮躁,容易意氣用事,做事只憑感覺,不認真分析實際情況和考慮結(jié)果,往往勞而無功,甚至釀成大禍。
為此,我們遇事應(yīng)沉著冷靜,凡事應(yīng)三思而后行,絕不能意氣用事。這樣,我們才能識破客觀真相,看透事情本質(zhì),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功。
戰(zhàn)勝了意氣,你也就戰(zhàn)勝了自己,也就取得了人生的成功。
朋友,控制住意氣,去摘取成功的果實。
二、散文化議論文
1、開篇圍繞材料或題目寫一小段,結(jié)尾一句點 題,或直接提出中心論點。
2、圍繞中心論點寫6——7小段。其中有3——4個主段,其余為副段。每個主段都有一個分論點,全段圍繞分論點論述,或反復(fù)強調(diào)同一句話。每個副段,都用1——2句話對主段內(nèi)容進行總括。
3、采用并列段落,運用散文化寫法,堅持“形散而神不散”。
4、以散文化、抒情味的語言行文。
5、運用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辭手法,讓行文富有文采。
6、結(jié)尾一段再次強調(diào)中心論點。
踮起腳尖
(散文式議論文)
生活中時常踮起腳尖,我們會過得猶如高貴典雅的芭蕾舞演員一般唯美。因為,這是一種昂揚向上的姿態(tài),更體現(xiàn)了一顆積極樂觀的心。踮起腳尖,就能更靠近陽光。
踮起腳尖,即可摘得頭項上的成功之果,上帝是個可愛的頑童,他總喜歡和他的子民玩些游戲。他種了一顆成功之樹,結(jié)滿了鮮紅水嫩的成功之果——可他的子民卻不能觸手可及,面對這種誘惑,沮喪的人會就此放棄,積極的人會踮起腳尖,魯莽之輩則像個猴子一般上躥下跳。于是沮喪之人惟能任憑心中的誘惑琴弦孤寂的撩撥;魯莽之人上演一出出令人捧腹的鬧??;唯有積極之人獲取成功之果,但同時也舞出雍容美麗的人生。
踮起腳尖,就是這樣一種昂揚樂觀的心態(tài)。
踮起腳尖,且聽風吟,臺灣著名畫家?guī)酌子幸环嬜?,感動我?nèi)心最深的一角:《懸崖聽風》。畫中描繪了一個身著碎花裙子的小女孩踮著腳尖站在高聳突兀的懸崖邊,一臉從容地任憑懸崖之下的林濤綠浪,悉心接受風的親吻與吟唱。這是幾米的自由無羈個性的體現(xiàn),又何嘗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曾聽人設(shè)喻:人生就是行走在刀刃上,如獨木橋般唯一,如刃般兇險,九死一生。懸崖之上的女孩,卻踮起腳尖,以最美的姿態(tài)展示了生活中的美好。
踮起腳尖,成了一種審美的人生姿態(tài)。
踮起腳尖,展露自己。“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墒钱斏钪袥]有高山可以登,沒有基石可以靠時,我們該怎么辦?千萬人一字排開,我們又不甘于平庸,怎么脫穎而出?
踮起腳尖,于是你增加了自己的高度,于是伯樂才有可能發(fā)現(xiàn)你這匹千里馬。有句俗語講得好:陰天并非沒有太陽,只是被頭頂?shù)臑踉普谧×?。踮起腳尖,沖破頭頂上那層墨黑的烏云吧。陰霾即將消失,迎接我們的是霞光萬丈,生命于此改變。牛頓說他的成功是因為他站在巨人的高大的肩膀上。而我要說,我將成功,因為我為自己鋪路!
踮起腳尖,就是為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展示的平臺。
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曾描寫過一群跳起來更接近太陽的幸福的孩子。但起跳的掙扎未免有點艱難。
踮起腳尖,你能夠在靠近陽光之時,把自己的姿式定格為芭蕾舞的優(yōu)美華貴。這是生活的最高形式,也會是最美的姿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