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和孔子都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老子約生活于公元前571—471年之間,孔子約生活于公元前550—479年,兩人是同時代的人。從史料記載來看,兩人有過多次交往,雖然孔子對老子十分敬重,欽佩有加,但老子似乎不大看得起孔子。 在老子面前,孔子謙虛得象個小學生。有一次,孔子帶著顏回、子路等幾個得意門生去洛陽向老子學習禮教,等了幾天才見到老子。剛一入座,孔子便迫不及待地表明來意,想問問老子修道進展如何。誰知老子并不下面回答,只是張著嘴,露和稀稀拉拉的幾顆牙,問道:“你們看我的牙如何?”孔子等面面相覷,都揺了揺頭。老子又伸出舌頭說:“這舌頭呢?”顏回等越發(fā)弄不明白了。見孔子有所醒悟的樣子,老子對孔子說:“想必你應(yīng)該清楚我修道幾成了吧”??鬃用φf:“先生學識和道行真是名不虛傳,學生聽了真是如醍醐灌頂,恍然大悟。”辭別老子,見顏回等疑惑不解,孔子笑著對他們說:“這次我們真正了學到了大智慧。老子的意思是說,牙齒雖硬,上下咀嚼久了,也會殘缺不齊。而舌頭雖軟,卻能以柔克剛,所以完好無損。”還有一次,孔子去見老子,老子剛洗完澡,正木頭似地站在那里等頭發(fā)干,孔子只好退出來等。待見面,孔子說:是不是我看錯了呢?剛才我看到先生如朽木一般,好象超然物外。老子說,你所說的朽木是指人與骨皆朽,唯獨其言猶存?其實我是在原始的虛無之境中游歷。見孔子困惑不解,老子大致向孔子講解了萬物的起源和生成變化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自己對窮究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并樂在其中的認識。他說,萬物生長就象晝夜輪回,都是自然規(guī)律,是不能改變的,關(guān)鍵是自身不因外界的變化而喪失。何況萬物變化沒有終極,不需要我們?nèi)摹?鬃勇犃伺宸灰?,回家后對顏回說,我對大道的理解,就象小蟲一樣淺薄,如果沒有老子啟發(fā),我真不知天高地厚啊。他還對子貢感慨道:我知道鳥能飛,魚能游,獸能奔走。能走的我可以用網(wǎng)網(wǎng)住它,能游的我可以釣它,能飛的我可以用箭射它,至于龍,我完全不知它扶揺直上九天,出神入化。我今天見到老子,就象見了遨游在太虛境界中的龍一樣,其深奧的思想讓我自愧不如,難以捉摸。 老子雖然給孔子講了很多道理,但依舊看不起孔子。一次孔子想去拜見老子,但又怕老子不見有辱面子,先叫顏回打前站,老子知道來意后,說:你 孔子功利心太重。老子曾告誡孔子,君子應(yīng)因時、順時而動,不可逆時強求。要虛心強腹,弱志強骨,常使無欲。而孔子花了大量的時間去周游列國,推行自己的所謂政治主張,并極欲從事政治工作,還廣授門徒,幫自己吹噓,想完成自己所謂的救世宏愿。其真正目的還是想做大官,實現(xiàn)功利目的。老子認為應(yīng)該潛心修身修道,就象好的商人縱使有萬金也深藏不露,虛懷若谷。真正道德高尚、智慧超群的君子往往大智若愚。老子教育孔子說:“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tài)色與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老子的意思是要孔丟掉不切實際的幻想和物欲,潛心修身修道。 孔子不尊重自然規(guī)律。在老子看來,道就是自然規(guī)律,涵括了宇宙萬物的生成和演變。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修道最重要的是道法自然。有一次,老子問孔子讀什么書,孔子說《周易》,并強調(diào)圣人都讀它。老子又問,圣人讀它,你為什么要讀它呢?你知道書的精髓是什么?孔子回答:仁義。老子說,仁義是什么?仁義就象夏夜里在你耳邊嗡嗡叫的蚊蟲,弄得人心神不寧,只能增加煩惱和不安。鴻鵠不洗而羽毛潔白,烏鴉不染而全身漆黑,天高地厚,日月光芒,星辰排列有序,世間萬物各不相同,這都是自然規(guī)律。修道,就要尊重和順應(yīng)自然規(guī)律,而不是去創(chuàng)造和改變它。你宣揚那些虛假的仁義有什么用呢?那不和敲著鼓去找丟失的羊一樣,只能將羊嚇得越跑越遠。你是在違反自然規(guī)律,敗壞人的天性。老子再問孔子,你也得到了吧?孔子說,我求道27年,仍未得道。老子說,那是你不了解道的真諦。道如果可以作為饋贈東西,那人們會爭 孔子沒有創(chuàng)新精神??鬃又苡瘟袊?span lang=EN-US>14年,進行政治游說,目的就是要克已復(fù)禮。對此,老子不以為然。老子在周文王時做過守藏史,應(yīng)該相當于現(xiàn)在的國家博物館館長,對周朝的禮儀制度是非常清楚的。而孔子只是從文獻和書籍中接觸和學習周禮,并對周禮推崇備至,加上自己的一些認知和思想,廣為傳播。老子認為這些東西毫無新意,只是拾人牙碎,蹈人覆轍??鬃釉挚鄲灥叵蚶献釉V苦,我努力研究詩、書、禮、樂、易、春秋,游歷 14年,宣揚先王治國之道,講述周王、召公成功之路,游說了70多個國家,但主張都不被他們采納,看來人們太難被說服了。老子笑著說,你那“六藝”都是先王時代陳舊的東西,你宣揚那些有什么用呢?你現(xiàn)在所修的,也是陳舊相因、重蹈覆轍的東西,說了有誰聽呢?老子所說的,一針見血,道破孔子周游列國十多年,游歷七十多個國家,躊躇滿志推銷自己的政治主張卻碰得滿鼻子灰、毫無結(jié)果的真正原因。 有人問,老子和孔子誰厲害?其實二者很難比較,見仁見智。我個人有些想法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老子潛心修道,清心寡欲,與世無爭,活了一百歲??鬃游镉谛?,總想出人頭地,活了七十二歲; 老子效法自然,講究個人修行,最終道化成仙,成為民眾頂禮膜拜的太上老君??鬃油瞥缯?,教化治民之道,被統(tǒng)治者封圣,成了“孔圣人”,但依然是個“人”; 老子被奉為道教的道家之祖,孔子被視為儒家之宗。尊道行為更多的是民眾的自發(fā)行為,尊孔卻更多地被賦予了政治的、官方的含義。道觀香火旺盛,孔廟氣勢威嚴。 如果說讓我在老子與孔子間作個選擇,依我的性情,我還是想做老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