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藥配合靈活選用 田從豁 《燕山醫(yī)話》 要做一位好大夫,就應當盡一切努力早日解除患者病痛。我主張既精通中藥也要精通針灸。那種重視中藥、輕視針灸的做法對病人是不利的。無論哪種病,宜針宜藥,何時用針,何時用藥,何時針藥并用,或先針后藥或先藥后針,皆應靈活掌握。如中風之閉、脫二證,本為一實一虛,治法截然不同。但該病多為先閉后脫。凡見面紅目赤,煩躁不安,脈弦或沉滯,應急按閉證施治。雖有時亦可見兩手撒開,二便失禁等部分脫證之象,但也應本著先開竅而后固脫之法,用圓利針補人中,瀉風府、合谷、涌泉,以提插強刺之。若體質強壯者可用三棱針刺十二井穴放血。在一般情況下,針后患者多知痛回避,此時應迅速投以清開、化痰、開竅之藥。若經上述治療患者毫無反應,宜再審脈象,凡脈象沉細或虛大而不規(guī)則,面部無神、肌肉松弛者,應按脫證施治,予以回陽固脫。其中最捷便而有效的方法是用隔姜灸關元、氣海各15-20壯。無論閉證或脫證的治療,皆應先針灸而后用藥。尤其針灸見效就在當時,故不可墨守成法,必須審察體征、脈象,靈活施治。 總之,對暴病急癥,或神經、精神系統(tǒng)疾患,且身體強壯者,多以針灸為主;若重篤危證,或身體過度衰弱者,則以藥物治療為主,對一般慢性病則多針藥并用,這樣每每收到單一方法所不及的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