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書與人生 讀書與人生,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它讓人對未來充滿美好的想象。讀書與人生,是自古至今多少人實踐了的人生平凡而偉大的課題。讀書的人生是美好的,美好的人生要讀書。這是一個正反都成立的哲學推斷。一位偉人這樣說:“書籍將引入萬花筒般的未來世界。”所以我們的祖宗就教導子孫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中外的名人、成功者都喜歡讀書,他們從書中獲得人生智慧,又用這些智慧去取得人生一次又一次的收獲。 古人講“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栗,書中自有顏如玉”。這些話所指的讀書功利是有點庸俗了,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不能不承認成功的事業(yè),豐厚的報酬,美好的愛情,完美的人生和讀書有著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我們古人才有頭懸梁、錐刺股、囊螢映雪、鑿壁偷光、苦讀詩書的精妙故事。也因為讀書是人生尋求美好出路的最佳辦法。所以歷史、現(xiàn)實中才有千千萬萬人十年寒窗、苦讀經(jīng)書、子史、科學典籍,走讀書成才成功之路。 讀書首先可以增長知識才干、培育道德,開啟美好人生之門。俗語講一生讀書、一生聰明,一生讀書,一生光明;“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能使人心胸開闊、氣度高雅、形象清俊、品格升華。能極大地提高人的社會形象和人生價值。世界上沒有一種事比讀書更讓人得益。古今中外,許多成功者,無不從讀書來,又從讀書中大進步。書是人生無限的寶藏,誰肯開發(fā)、懂開發(fā)、堅持終生開發(fā),他必定擁有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物質(zhì)財富。人類歷史發(fā)展也證明了這人生真理,說明讀書更是人生最大的法寶?! ?/span> 我們的先哲提倡讀書方法、要熟讀、精思、篤行。也就是說對于書中的學問知識要諳熟于胸、長久記憶,然后深刻思考對比,接受書中道理的啟迪教育。一旦認定真理便要終生實行不移。只有讀、思、行。才是最有效的讀書方法。古人叫做“知行合一”、“先知后行”知以指導行,行來檢驗知。這樣的讀書不會成書呆子,才是精進的讀書人。 讀書不難,貴在堅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難以成功,持之以恒方見成效。讀書不在年齡大小、學歷高低,全在啟悟、學習致用。關(guān)鍵在于毅力、意志。“書讀百遍、其義自明”。努力琢磨、反復體切,書的意味就出來了,人生的情趣就濃厚了;人的意氣就高遠了;人生的才德就更豐富了;人的氣質(zhì)就升華了;人生的成功率就更高了。何樂而不為?有什么由不好好讀書呢? 國內(nèi)外歷史上,不少名人志士,學歷并不高,但能苦讀、精讀、妙讀,就讀出奇崛人生,讀出偉大成果。高爾基僅小學文化,由于他懂得讀書和運用,成為世界著名文學家。我國宋代蘇東坡的父親蘇洵,三十歲開始悟徹讀書,終于和兒子一起成為唐宋名家。東吳呂蒙正是一介武夫,聽了孫權(quán)勸告,發(fā)憤讀書,成為吳國文武雙全的將才。象當代王云五、梁漱溟等許多人,原沒進過大學,但他們富讀五車,深思精研、成為大學者、教授,出版界名家。是一代國家的精英人物?! ?/span> 書能讓愚人變智者,落后變先進,平凡成偉大。我們這些普普通通的人,果然能讀書,能朝書本指引的光明之路而行之,勢必笨鳥先飛早出林。也一定能在持久深入的讀書人生中改善自己我,改變?nèi)松?,取得成功。這樣不會白來一趟人生世界,讓父母親養(yǎng)育我們有所期待,讓親人朋友有所期許。 今天社會進步,科技發(fā)展,一體化即將到來。站在這個知識經(jīng)濟時代,讀書更顯得重要了。只有讀書才能獲得更豐富,更系統(tǒng),更全面的知識。“知識就是力量”這句名言更顯得其意義無窮。一個群雄并起,百家爭先,逐鹿中原的非常時期,一切有志者,應(yīng)該清楚地懂得明天的勝負均是X+Y,鹿落誰手尚不可知。但能預測的是,要想跟上時代潮流,只有讀書才增加致勝的籌碼。競爭的結(jié)果優(yōu)勝劣敗是無情的。其標尺能量度的,只有看誰是否勤讀書善應(yīng)用而已。即使用不正當?shù)姆绞礁偁?,領(lǐng)先是暫時的,不是錯失機遇就是痛失歲月。一切經(jīng)典的手法,只有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萬般皆不論,唯有讀書高。一切事業(yè)必先從讀書起才扎實可靠。古人強調(diào):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么漫長的人生先走開讀書的第一步吧!多少有志之士,想望讀書報效家邦實現(xiàn)“今日滿腹經(jīng)綸寶,他年圓夢帝王都”的愿景讓我們一起用讀書來伴隨我們的美好人生吧。 星光隱退在浩瀚的天際里,此刻已是夜深人寂之時,白日的喧囂嘈雜倏然退去,心靈靜謐得如一泉清水。若在此時,獨坐在書桌前,拾一本書,再慢慢地品著書中的韻味,這或許也是一種境界、一種享受吧! 偉大的導師列寧有一句名言:“人的一生有三項任務(wù):學習、學習、再學習。”細細地想想,人生好比一次長長的跋涉,在走過的每一段歷程中,我們都會有歡樂、有困苦;也會有所思、有所想。這苦、樂、思、想的源頭便是我們從書中受到的啟示。 如果說人生如畫,書就是那多彩的顏色; 如果說人生如海,書就是那奔瀉的江河; 如果說人生如山,書就是那綿延的山峰。 燈光如豆,一卷在握,可以和屈子同憤,跟李白同醉,與東坡同發(fā)少年狂!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人生的短暫從志多慷慨的曹操口中娓娓道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人生的價值從范仲淹筆端流露;“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人生的無奈從杜甫對鞠躬盡瘁的諸葛亮的嘆息中表達;“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的偉績從英勇無畏的文天祥的悲歌中流傳! 書中有二十四橋下無聲的冷月,有月光下靜謐的荷塘,有秦皇島滔天白浪里的打魚船,有“奔流到海不復回”的黃河之水,有沉舟側(cè)畔的萬點白帆,有山重水復的柳暗花明,有落英繽紛的世外桃源。書帶給我們的,是美的洗禮! 當你寂寞時,捧讀小說,那波瀾起伏跌宕多姿的情節(jié)、鮮明生動栩栩如生的人物會為你的寂寞無聊畫上句號。體驗景陽岡青石上的驚險,品味大觀園里林黛玉的盈盈粉淚,感受瑪?shù)贍柕氯松墓諒?,接近?愛倔強的個性。他們有著人生的辛酸和甘甜,有淚,也還帶著笑。 當你失意時,浸泡在優(yōu)美的詩詞氛圍中,洗凈你人生的憂郁和浮躁。屈原給你“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的執(zhí)著;杜甫給你“窮年憂黎元”的胸懷,陶淵明給你“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泊,蘇東坡給你“羽化而登山”的超脫。他們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追求,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豁達,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氣概……功利在他們眼中隱退,代之而起的是一種感悟與思考,一種經(jīng)受洗禮的鳳凰涅。 讀書,便是在讀人生,讀祖先的人生,讀作者的人生,讀自己的人生。讀書,更如賞花,每一種花都有各自的美麗之處;每本書,也都有各自的精妙之處。當孤獨、寂寞時,我們讀書;當失意、困惑時,我們讀書;當成功、喜悅時,我們也讀書。讀到悲傷處,我們?yōu)橹鳒I;讀到高興處,我們?yōu)橹d奮。好如酷夏之涼風,更似寒冬之暖陽,給人力量、使人樂觀、催人奮進,貫穿了我們的人生,使我們的人生擁有了迷人的色彩和溫馨的夢想。當我們讀著那滿頁的文字,再透過那文字背后的柵欄時,我們會看到那人世的滄桑、歷史的變遷,還有那祖輩的身影。是書充實了我們的生活,教給了我們做人的道理;也是書給了我們?nèi)松钠瘘c,揚起了我們生命長河的風帆。 讀書,充實了生活,拓寬了視野。從書中懂得了知識,從書中了解了如何全面的評價歷史,如何客觀認識自我。從書中能夠吸收豐富的營養(yǎng),積累大量的寫作材料,可以使我受益非淺。這使我深深感悟到:書多么繁華,是多少敏感的心靈在喜怒哀樂中碰撞出來的火花,書是多少深思的頭腦對社會,對人生反復思索的結(jié)晶! 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是人生直接經(jīng)驗的總結(jié)。 一個人歷幾十年的生活積累,就是善于總結(jié)的人,也只能寫出一本或數(shù)本書;而我們用一周或一月的時間,就可以把其一生的生活經(jīng)驗學完了。 讀書是明智的舉動, 喜讀書是聰明的選擇。讀書,不但可以使人聰明,有智慧,儒雅,而且可以使人勇敢,有浩然的正氣。讀書,更可以陶冶情操, 使人樂觀,使人堅強, 使人面對失敗時能忍辱負重,使人面對艱難挫折時有斗爭的力量與韌性…… 讀書,還可以改變?nèi)说拿\。凡是書讀得多, 讀得好的人,一定會作文,也一定是作文寫得好的人。讀書,是吸收知識,而作文是運用知識。作文寫得好, 知識運用得好的人,就有可能改變自已的命運。我最近接觸一個文學青年,他就是以一篇作文,改變了他自已的命運。在廣東一個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有一所中學要招聘一名秘書,應(yīng)征者自然是不計其數(shù),招聘考試的內(nèi)容是寫一篇文章。這位畢業(yè)于一所普通院校的文學青年,就是以自已的這篇文章奪魁,成為唯一的被錄取者,打敗了包括許多名牌大學的畢業(yè)生在內(nèi)的所有競爭者。附帶說一下,他目前的工資,與他一同畢業(yè)于那所普通院校的同學相比,可以高出四倍左右。 凡是書讀得多, 讀得好的人,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運用,作文能力的組織表達,一般來說應(yīng)該都是比較好的人,當一個人走到人生必經(jīng)的十字路口—— 中、高考時, 那些書讀得多,讀得好的人,語文這門必考課就會取得優(yōu)勢,語文成績好,整個總分也就水漲船高,無形中這已經(jīng)主宰了某一個人的命運走向了。而追根究底,這個人的成功,很可能得益于語文成績好,而語文成績好,很可能得益于作文好,而作文好,很可能又得益于其喜讀書,書讀得多。而讀書與作文的關(guān)系又是密切的、相輔相成的。 所以說,讀書,還可以改變?nèi)说拿\。 這世上最有趣的事,第一是人,第二是書。因為,書能使人抓住這個世界秘密的核心。 你讀什么樣的書就是什么樣的人。如果你什么也不讀,那么你的頭腦就會萎縮,你的理想將因失去活力而動搖。 書籍和閱讀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對心中理想世界的堅持,更是對我們思想和心靈的升華與凈化,進而改變我們的生活軌跡。 余秋雨先生曾經(jīng)這樣評論過書籍的功能,他說:“只有書籍,能把遼闊的時間澆灌給你,能把一切高貴生命早已飄散的信號傳遞給你,能把無數(shù)的智慧和美好對比著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現(xiàn)給你。區(qū)區(qū)五尺之軀,短短幾十年光陰,居然能馳騁古今,經(jīng)天緯地,這種奇跡的產(chǎn)生,至少有一半要歸功于閱讀。” 閱讀使文字具有了永恒的價值,它比圖像更空靈,比記憶更清晰,比冥想更深邃。它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讓你凌駕于偉人的思考之上。閱讀是人社會化的重要途徑,它把自然人轉(zhuǎn)化為社會人。我們所認識的世界、人生、社會,很多都源于閱讀。 閱讀雖不能改變?nèi)松拈L度,但可以改變?nèi)松膶挾群秃穸?。通過閱讀你可以視通四海,思接千古,與智者交談,與偉人對話。對于一個生命有限的人來說,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而閱讀的意義在于,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層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一個人的閱讀史,即是他的心靈發(fā)育史。閱讀使人超越動物性,不致淪為活動木偶,行尸走肉。停止閱讀就意味著切斷了與世界的溝通,與心靈的溝通,人生也就是進入了死循環(huán),可以說,是閱讀拯救了我們。 讀書讓我們知道了天地間很多奧秘,而且知道還有更多的奧秘,不曾被人揭露,我們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讀書其實很多時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圖書館堆積的基本上都是思索者的木乃伊,新華書店里出售的大部分也是亡靈的墓志銘。你在書籍里看到了無休無止的時間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當你把他人的聰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輕輕說出的時候,你的紅唇就比任何美麗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艷奪目。 你想美好嗎?你就讀書吧。不需要花費很多的金錢,但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堅持下去,持之以恒,優(yōu)美就像五月的花環(huán),某一天飄然而至,簇擁你頸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