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上,靜坐與冥想的目標相同,都是透過練習,讓我們的身體與心靈都靜下來,達到什么都不想,無我的狀態(tài)。 到達那個狀態(tài),可以說是‘三摩地’,也就是瑜伽的最高境界,是心中水波不興,完全靜止的情況。 但是,這種無我的狀態(tài)非常難到達,除了不斷的練習之外,加上一些幫忙會好一點。 靜坐(有人叫禪坐,它們兩者非常接近)和冥想就是幫助我們達到無我的最高境界的過程。 不過,這兩者有過程上的差異。 靜坐,望文生義,就是坐在那邊盡量什么都不想。 冥想則相反,我們在冥想中是有主題的,思想盡量圍著它繞。 冥想想什么? 您在靜坐與冥想之間,可以同時并行(早上練冥想,晚上練靜坐;或前一段是冥想,接下來是靜坐時間),也可先選擇每天練習冥想。 那么,冥想想什呢? 有幾個方向可想:想顏色、想畫面、想聲音…。 這些在冥想中的主題,千萬不要和現(xiàn)實生活中有緊密的連結。 請不想在冥想中想工作、家庭、子女、財務等您每天都在困擾的事。 相反的,您要想的是可以讓自己集中去想且能放松,但又不會在過程中睡著的主題。 想顏色怎么想呢? 您可以以一周一個顏色來進行,若是能配合著脈輪的顏色來冥想更好。 比如:海底輪的紅色、生殖輪的澄色、臍輪的黃色、心輪的綠色、喉輪的藍色、眉心輪的靛色或是頂輪的紫色(或白色)。 在冥想中一方面想著顏色,可一方面觀想它相對應的位置。 或是您可以在心中想象一個美麗的風景,如藍天、碧海…。 ,在把自己放在這個美景中,很舒服的冥想并觀察自己呼吸與身體的變化。 或著您可借著先盯著一幅圖畫(有宗教信仰者可以看上師或宗教符號),在看得很專心后,慢慢的閉上雙眼,靜靜的觀想著之前的圖案。 有另一種可以幫助自己靜下來的方法,是用聲音。 也可以用它來冥想。 您可在心中默念OM。 或是在吸氣時默念SO,吐氣默念HUM,就這樣SO~HUM~SO~HUM~在心中反復地念。 靜坐觀想何處? 至于靜坐時,放掉冥想所想的主題,要進入什的不想,會比冥想還難。 隨時有雜念浮現(xiàn)是很正常的事,我們不能控制不起雜念,但可以做到的是不去‘尋思’。 也就是當雜念出現(xiàn)時,不要跟著它一直想下去,而是讓它輕輕的離開。 就像我們仰望天空的白云,它怎么來,也怎么走,在腦海中不留痕跡。 但是,單這樣還不容易做到,您可以試著把您的專注力放在身上的某個位置。 可以是眉心,可以是前額,也可以是鼻尖,也有人放在肚臍。 當您把意念放在那個位置時,就集中精神注意那個部位的變化,把其它感官的知覺與想法,逐漸降到最低。 要注意的是,靜坐與冥想時,是有意識,專注在您想的事物上或是觀想的部位上,不要讓自己坐著坐著跌入睡夢中,這樣不但失去堋坐或冥想的意義,坐睡浪費時間不如徑自休息去;時常在靜坐中睡去,還可能養(yǎng)成一練就睡的習慣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