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有些圍棋愛好者,在布局中經(jīng)過某一局部的應接和戰(zhàn)斗后,雙方都覺得自己著法正確,甚至是必然的下法。當幫他們一一剖析后,誰優(yōu)誰劣便很明顯,他們才憂然大悟。我們認為,這是因為還沒有掌握判斷得失的正確方法。 棋子效率的高低問題是圍棋的精華,我們追求棋子的高效率,就要學會如何來分析得失。下面簡單地介紹兩種子效分析的方法,這兩種方法目前在我國的圍棋術語中尚無專用的名稱,為了便于讀者領會和掌握,根據(jù)兩種方法的形式與內(nèi)容給它們分別起了一個名子,叫“變更行棋順序法”和“雙方子力對比法”。 1.變更行棋順序法 在一個局部的應接或戰(zhàn)斗之后,將雙方行棋的先后次序作一些假定的變更,以其與兩分定式、常型或是最正常合理的下法相比較,來判斷這個局部結果的優(yōu)劣損得,是分析子效的方法之一。
(圖213)是“雙方燕”定式的一型,其中白10扳時,黑11點后13托過是正確的下法。 如(圖214),對于這個形,當白10扳時,筆者曾見到過有些愛好者不假思索地立即下11位扳,認為是理所當然。其實,如果不是全局形勢的迫切需要,黑11、13的下法是錯誤的,被白14扳渡,這個局部結果黑棋不利。那么,應該怎樣來分析其優(yōu)劣呢?
請看(圖215),這是眾所周知的常見定式,我們將前面的應接結果與這個定式作一比較,就可以得出結論。 ?。▓D216)是(圖215)的繼續(xù)。黑1壓與白2退的交換,使白棋強化,自己卻失去了種種變化,是明顯的壞棋(前面已經(jīng)講過)。接著黑3沖也不好,既撞氣又損失反劫材。黑5脫先以后,白6拐頭很大,黑7理應在8位扳頭才對,但7、9卻笨拙地彎退,被白6、8先手大利。由此顯而易見,這是白優(yōu)之形,回過頭來再看(圖214),與本圖相差無幾,因而可以理直氣壯地說,(圖214)中黑棋的下法是吃虧的。 又如(圖217),是個很普通的棋形。對于白1掛角,黑2飛的下法雖不常見,但在高手實戰(zhàn)中也是有的。對此,白3若攔下,黑則4位攻,以下至8的應接可謂黑棋的意圖。
再看(圖128),針對黑2的用意,白3拆是有策略的一手。黑4若在A位攔,白即在4位擋下,白棋形十分理想。如圖對于黑4爬,白5拆二輕靈,被黑6扳起,初看黑也相當滿意,但是稍加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白棋的謀算。
假設當初如(圖219),白在1位分投也屬好點,黑2大飛攔、白3拆二均無可指責,那么下一手黑下在哪里呢?這時黑下了4位補,這手棋對于角地的鞏固雖說也有作用,但其位置實在欠佳,效率不高是可以肯定的。由此我們便可以作出結論:(圖218)中白3拆的下法是很有心計的。 2.雙方子力的對比法 走完一個局部的變化以后,比較雙方所下的子數(shù)和所起的作用,判斷其利害得失,這也是子效分析的一種方法。
如(圖220),在角上“雙飛燕”的應接中,有這樣一個變化:即白6沖,以下黑7退至11的應法是妥善的。白棋的這種下法究竟能否成立呢?我們可以做如下的分析。 ?。▓D221)中,如果黑白各五個棋子走成這樣的形狀,一定所有的人都會說黑棋有利。因為黑子占于4線,實利很大,黑子又高白一頭,而且白△一子位置極差,顯然這個棋形是黑大優(yōu)于白。
?。▓D222)和(圖220)一樣,也就是說,(圖220)可以看作是在(圖221)的基礎上又作了如本圖黑1至白4交換的結果。圖中,黑1白2都是惡手,當然黑1、3的損失比起白2來要大些,但是考慮到(圖221)中黑白優(yōu)劣之懸殊,白棋遠未得到應有的補嘗。因此可以斷言,(圖220)中白6沖的下法在一般在場合是不成立的。 又如(圖223),是小目一間夾后的一個變化。黑5是個欺著,以下完全是白棋步入了黑棋的圈套。行至36,白獲角地,黑取得了銅墻鐵壁般的外勢。絕大多數(shù)人可能已感覺到白棋大壞,但也可能有人以吃掉了黑棋六個子而沾沾自喜。如圖這種情況,我們又該如何分析以判明得失呢?
?。▓D224)是前圖變化完結時的形狀,白棋共吃黑六子,而黑沒有吃到白一子,但我們不能以吃子的多少來論得失。我們可以從白棋的空中拿掉六個子,這樣黑白子數(shù)相等,就好像誰以誰吃掉誰的子一樣,這將成為下圖。 ?。▓D225)中黑白各十二個子,兩相比較,黑外勢雄壯而完整,子效發(fā)揮充分,相反,白棋角地不過18、19目,而且白棋的△一子純屬廢棋。黑十二手所筑成的外勢即使與白十一手所圍的角地相比尚且黑優(yōu),更何況白棋又在自己的空中填了一著廢子,憑此我們完全可以做出黑棋絕對優(yōu)勢的判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