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
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日復命、復命日常、知常日明。
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這世間,一切原本都是空虛而寧靜的,萬物也因而能夠在其中生長。因此要追尋萬物的本質,必須恢復其最原始的虛靜狀態(tài)。萬物的生長雖蓬勃而復雜,其實生命都是由無到有,由有再到無,最后總會回復到根源。根源都是最虛靜的,虛靜是生命的本質,這種生命的本質也是自然的常道。合乎這種自然常道的,是為明智,不能合乎這種自然常道的,常會范來禍端。知道常道的人,對事情無所不容,無所不包。一切都能包容的,才能大公無私,能夠大公無私的,才能作到全然不偏頗,全然不偏頗,才能得天命,得天命才能合乎大道,合乎大道才能永垂不朽,終其一生都不會有什么危難。禍福無所,唯人自取。人類原本只是“生存”著,并沒有什么權利和野心。但生存的人便有行動,為了行動更方便,我們便需要權力。權力原本是為了讓自已有更大的自由,但人卻很少去珍惜這個權力的自由,而希望用權力來影響或指揮別人。為達到此目的,我們便有了欲求,有了欲求便很難完全滿足,難以滿足,便有了不安,有不安便想擁有更多的權力,要有更多的權力便很容易和人沖突,和人沖突便會帶來生命的危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