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小女孩在落日余暉里,抬起頭問媽媽:“媽媽,我長大后要找一個很愛我的男人,還要做一番大事。”媽媽笑著撫摸孩子的頭說:“寶貝,不可能的,你不能兩樣都要,你只能選擇其中一樣。”小女孩抬起頭不明白地問:“為什么?”媽媽笑著說:“你長大后就會明白了??傊?,記住,你只能選擇和追求一樣,愛,或者目標(biāo),你只能選擇一樣,決不能二者兼得,否則你兩個都得不到。”小女孩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愛,目標(biāo),你只能選擇一樣!這個目標(biāo),可以是自己的事業(yè),也可以某種帶著特權(quán)的男人,或者說這個男人讓你實現(xiàn)目標(biāo)。多么經(jīng)典的話。當(dāng)我把這段話轉(zhuǎn)述給一個朋友說時,她非常肯定這句話,也給我講了一個故事:“我認識央視的主持人阿憶的時候特別早,當(dāng)時他還沒在央視做主持人還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當(dāng)時阿憶非常喜歡寫文章,從而擁有了很多粉絲。其中有一個女孩子非常喜歡他的文章,不僅收藏他的每篇文章,還總是給他寫信。后來,她成為了阿憶的女朋友??墒?,漸漸地,阿憶名氣大了之后,并被告知要去電視臺。這個女孩知道他即將成為知名人士,于是很鄭重地跟阿憶分手,阿憶很吃驚問為什么,女孩說,我的夢想就是要嫁給一個愛我的普通人過著普通且快樂的日子,你即將成為名人已經(jīng)不符合我夢想了。”聽到這個故事后,我很佩服這個女孩的決定,能夠如此堅定自己所要的愛,并為之放棄常人眼中的光環(huán),實在不容易。
“你看鄧文迪多聰明呀。18歲就悟出來了,愛和目標(biāo)只能選擇一個。”朋友說。是的,18歲的時候,她就藏起了本真的自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目標(biāo)。那個美國男人成為了實現(xiàn)目標(biāo)的第一個梯子,她得以去美國留學(xué);后來出現(xiàn)了第二個男人,她如愿得到了美國綠卡;再后來,她遇到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于是她開始在傳媒帝國中展現(xiàn)出她的能力和才華。
“就是鄧文迪這么聰明的女人,也只能得到了一個。”朋友再次強調(diào)。是的,像鄧文迪這樣一百年出的女人,也才能得到一個目標(biāo),不能二者兼得。那么身為普通女人的我們,又為什么要去奢望既擁有有愛又擁有目標(biāo)呢?
朋友又繼續(xù)說到:“這世界有兩種女人,一種是沒野心的,什么都不求也沒目標(biāo),可能能碰到一個絕佳條件又愛自己的,也可能一生平庸渡過;還有一種女人,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盡全力爭取,或者是愛,或者是目標(biāo),她必須放棄其中一個,絕對只爭取一個,有可能爭取到。在爭取的動機下,二者都得到這是絕對沒可能的。”
與世無爭無所求最后碰到一個絕佳條件又愛自己的男人,這種女人少之又少,前提她并不覺得這有多難得,因為她本身對此并不渴望。這樣的概率少之又少。而在爭取下的兩者兼得那就是空想。
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是默默無聞不起眼的女人,很少有一個強大的同樣星光閃耀的女人。一個成功的男人,因為他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所以他很大一部分時間和精力都得放在外面,而背后的女人,得到了通常的是目標(biāo),卻不是愛。而通常這樣的男人,不會去選擇同樣強大的成功女人,因為雖然他即使一個月回一次家她也希望家里燈亮著飯是熱的有個女人在等著她。那就是成功男人背后女人的心酸,她得到了別人眼中的名分和光環(huán),但卻得到不到女人最想要的體貼和溫存。
那么愛和目標(biāo)對于男人能否兼得呢?我問,朋友在電腦那端給我打了這串字:“這是可能的。當(dāng)男人有了成功的事業(yè)之后,他也可能會碰到真正喜歡自己的女人。因為女人通常都會因為欣賞和崇拜而愛上一個老男人,卻沒有小男生會愛上一個富婆。”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際遇的不同。身為女人,不禁唏噓,概嘆世界對女人的不公。電腦這頭,我覺得手指冰涼。
所以,女人們,愛和目標(biāo),你們想好了要什么了嗎?
記住,不要貪心。
如果選擇了目標(biāo)。
記住,要把愛埋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