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四季和人間世態(tài)
自然界的風,是常常變化的。猜不準,摸不透。你了解四季風嗎?我見到的四季風,以及與之共生共存的四季是這樣的。 春風很和暖,也很溫柔。春季是一年中景色最美麗的時候。人們喜愛春天,詩人贊美春天,有人曾道“春風春雨皆為詩”。是的,當春回鄉(xiāng)野大地時,春風也就吹到了人間,并帶來美好的時光!陽光明媚,春風化雨,滴滴入土,潤物無聲。小草從地下伸出腦袋,換上新裝;落了葉的大樹抽出新的嫩芽;黃雀回來了,啾啾嘰嘰;燕子戲鬧著,而且唱起了輕歌;松鼠巢窩里鉆了出來,舒展腰腿,接著在林子間跳躍……整個大地呈現(xiàn)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此時,人們不僅僅是投以贊頌,而是抱著珍惜,并以只爭朝夕的精神進行勞作,把愛春化作為生活打基礎的行動。春之溫情,也常常被人們喻為培養(yǎng)良好性格的楷模!然而,有時春天也偷偷地在變化,春寒、春旱,甚至春病接踵而來。難道我們還能穿新鞋走老路,戴著有色眼鏡看世界嗎?春天是美好的。但是,我們不能躺在春的溫床上高枕無憂! 夏天很熱烈,熱烈中含有熱情,也含有壯烈,有時帶點聒噪,有些令人盛情難卻。當夏天來到時,太陽、空氣以混合的方式,演示著熱輻射、對流、傳導的傳遞。知了唱起了不安而期待的歌:熱呀熱,熱呀熱,夏風叔叔,你為什么不來?有時,夏風無聲地來了。忽兒,又銷聲匿跡了。有什么用?能解煩躁嗎?抑或是讓人望梅止渴?整個大地都在燃燒呢!只見魚兒沉入水底,鳥兒躲進深林,可憐的小狗喘著粗氣,吐著舌頭,瞪著眼睛,好像期盼著什么!有時,夏風急促地趕來了,顛狂呼嘯,攪的大地涽涽濁濁,驟雨傾瀉,江海橫流,要么浮渣泛起,要么除洉去污。知了可算聰明啦,學會了金蟬脫殼!適者生存! 秋天是多變的季節(jié)。秋是金色的,它有成熟的一面;秋是灰色的,它有凋零的一面;秋是靜謐的,它帶著思念;秋是靈動的,它寄托著希望。秋風是大剪刀。你看!秋風揮著剪刀來了,剪出田野里堆堆稻谷;秋風揮著剪刀來了,剪開了夏幔,揭開了燥熱的蒸籠,潤澤秋雨,送上涼爽。秋風揮著剪刀來了,剪斷了絲絲愁緒,將片片落葉埋入厚土,化為新泥。秋風是風信子、順風耳,它報告萬靈“冬爺爺快來了”。聽到這兒,大雁和那些候鳥會成群結隊地南飛了;果園里的果樹也與果農(nóng)揮手“拜拜”!深秋卻有不一般的奇特,“深秋澄霽,煙淡霜天曉”。這時節(jié),朝陽常常被陰翳的烏云埋藏,秋霜時時浸潤地面,帶你走進銀色的世界。鬢發(fā)似乎一夜凈白,眉毛和胡須也白了,讓你感嘆歲月不饒人。風也會唱著簌簌的歌。 秋風是在為冬季搖旗呢?還是向著那并不遙遠的春天呼喚呢?秋天多變,但不是不可捉摸。它告訴人們,有幾分勞動就有幾分收獲;在有成就的時候要想到會遇上挫折;在受到冷落之時不言放棄;條條道路通羅馬,人生能有幾個秋。人要像秋天那樣成熟,抱有理想、信念和希望生活! 冬天給人的感覺似乎是,冬無艷景,只有灰暗與冰雪;冬無溫情,只有殘暴與冷酷。多少文人詩家把冬天和冬天的風寫得慘烈、可怕,如入絕境。“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獨六出”( 漢·韓嬰);“寒蟬哀鳴,其聲也悲;四時去暮,臨河徘徊”(晉·陸云);“嚴冬慘切,寒氣凜冽”(唐·李白);“歲弊寒兇,雪虐風饕”(唐·韓愈);“冰天雪地風如虎,裸而泣者無棲所”(清·蔣士銓);“更有一節(jié)苦處,任你滴水成冰的天氣,少不得向水孔中洗澣污穢衣服,還要憎嫌洗得不潔凈,加一場咒罵”(《醒世恒言》)。還常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悲情出現(xiàn),等等。然而,在現(xiàn)在,已換了人間。這些都已成為歷史了。其實,冬天,在我國,南北是有區(qū)別的。最大的特點是,北方多冰雪,下雪時,天地素白。這時,南方會雨雪交加,天陰地濕。但是,都很簡單。冰也好,雪也好,雨也好,都是水在陽光溫度的影響下的形態(tài)變化。冰,晶瑩剔透、清純堅硬,蘊藏頑強。雪,潔白如棉,飄飄灑灑。雪飛下來,會覆蓋高山,原野;覆蓋了灰色,黑色,黃色。瑞雪兆豐年。冬雨,上善若水,可緩解冬旱,如雪中送炭。冬風仍有怒吼的時候,那是在荒漠塞外奔忙,或凌虐窮人低矮的農(nóng)舍。而面對突兀的高樓大廈只好偃旗息鼓,抱頭逃遁。雖然冬天的景物沒有凸顯的造型,沒有絢麗的色彩。但是,冬天是最接近生活與生命本質(zhì)的季節(jié)。古人曾經(jīng)指出松、竹、梅為歲寒三友。這是它們經(jīng)嚴冬展露的韌強風骨。這也從另一個側(cè)面襯托出,冬天以其平凡的色調(diào),淡淡地昭示了自身的特點和自身的本質(zhì)。有人說,冬天像一個凝重成熟的成年人,敦厚、干練、沉穩(wěn)、果敢、堅毅、從容不迫。我覺皆然。再問冬天還像什么?不必臆想太多。我想,冬天是最值得探索、思考的季節(jié),也是眾生經(jīng)受考驗,需保持清醒的季節(ji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