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分鐘心率超過100次稱為心動過速,低于60次稱為心動過緩。
心動過速能夠引起人們的重視,而在臨床工作中,心動過緩卻往往被人們忽視,特別是中青年。不少人說心跳慢說明身體好,當然如果他精力充沛,這是經(jīng)常鍛煉的結果,是正常的,但是有些人經(jīng)常委靡不振,這就要引起特別重視了。病態(tài)的心動過緩如果不進行及時糾正,病情可能進一步發(fā)展,輕則影響正常生活,重則危及生命。 正常成人的心率在每分鐘60—100次之間,如果超過100次稱為心動過速,低于60次稱為心動過緩。 長期體育鍛煉的人、運動員或重體力勞動者,雖然心率只有每分鐘50—60次,但精力充沛,無任何不適,不屬于病態(tài),這種情況多為生理性竇性心動過緩,是正?,F(xiàn)象,不會影響健康。此外,健康的成人睡眠期間的心率也可在每分鐘50—60次左右。 心動過緩是心律失常的一個重要類型。有些患者平時的基礎心率偏慢,在每分鐘50—60次左右,甚至低于50次,平時有頭暈、乏力、倦怠、精神差的癥狀。有些患者平時心率可表現(xiàn)為正常,心動過緩可突然出現(xiàn),下降到每分鐘40次以下,可出現(xiàn)頭暈、一過性眼黑、乏力、心悸、胸悶、氣短、有時心前區(qū)有沖擊感,嚴重者可發(fā)生暈厥。還有些患者以頭暈、乏力、暈厥的癥狀就診,檢查時可發(fā)現(xiàn)心臟間斷出現(xiàn)長時間的停搏。 引起心動過緩的最常見的原因是病理性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停搏、竇房阻滯、房室傳導阻滯。 病理性竇性心動過緩的表現(xiàn)為有不適癥狀的心跳慢。病因多為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甲狀腺機能低下、顱內壓增高或使用了有減慢心率作用的藥物(如倍他樂克、異搏定、洋地黃類藥物、利血平等)。 竇性停搏、竇房阻滯、房室傳導阻滯的表現(xiàn)為心跳有較長時間的停搏。引起這種情況的病因有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傳導系統(tǒng)退行性改變、先天性房室傳導組織、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停搏時間超過3秒是非常危險的,可引起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導致猝死。 對于有癥狀的心動過緩患者,尤其是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或心跳停搏在3秒以上,或伴一過性眼黑、暈厥者應進行積極的治療。 在心動過緩急性發(fā)作時,除針對原發(fā)病因進行治療、停用可減慢心率的藥物外,可以使用阿托品、異丙腎上腺素提高心率。對于心率在每分鐘40次或者更慢者,藥物提高心率效果不明顯,尤其是伴有反復暈厥或暈厥前兆的患者,應置入臨時心臟起搏器。 在積極糾正可逆轉的原發(fā)病因并排除了藥物的影響后,如果患者的心動過緩癥狀不能逆轉,則需要置入心臟起搏器。心臟起搏器有火柴盒大小,重量在25 —50克之間。脈沖發(fā)生器埋在上胸部的皮下,起搏導線經(jīng)靜脈血管送入心臟。起搏器按一定形式的人工脈沖電流刺激心臟,使心臟產生有效收縮,從而提高心率,緩解或消除病人的癥狀,挽救生命。 因此,平時經(jīng)常有乏力倦怠、心臟不適、頭暈、一過性眼黑或暈厥癥狀者,應當注意數(shù)數(shù)平靜時及有不適癥狀時的脈搏數(shù)。如果不是一個經(jīng)常愛運動的人,平時白天的心率總是偏慢,尤其小于每分鐘50次,或是不適癥狀出現(xiàn)時患者的脈搏明顯減慢,或有很長時間的停搏時應當引起注意,要到醫(yī)院心內科的心律失常門診進行詳細的檢查。 原因有多種,常見的由于迷走神經(jīng)張力過高,
使竇房結發(fā)出的心跳沖動減慢所致,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多見于運動員、體 力勞動者和老年人。本病也見于竇房結病變,稱為“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竇 房結功能低下”、“竇房結功能遲鈍綜合癥”或“竇房暈厥”等,因冠心病、心 肌炎或心肌病等,導致竇房結缺血、發(fā)炎、纖維化或壞死等變化。有頭痛、眩暈、 心悸、氣喘、甚至心絞痛、心律失?;蛐脑葱孕菘说?。治療:去除病因,治療原 發(fā)疾病,同時對癥用藥,維持適宜心率。心率每分鐘50~60次為正常變異, 可不用藥;心率每分鐘50次以下時,可用阿托品0.3~0.6毫克,口服,每日三 次;&127;或麻黃素25毫克,口服,每日三次;或異丙基腎上腺素10毫克,舌下 服,每日三次。有的患者長期習慣于心率每分鐘50次,使心率加快時反而不適, 可不用藥。對嚴重的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可安裝起搏器。 一、什么是竇性心動過緩(sinus brady-cardia):
竇性心動過緩,是指如果心臟的最高“司令部”——竇房結發(fā)出“指令”的頻率少于每分鐘60次(即竇性心律慢于每分鐘60次),就稱為竇性心動過緩。主要是由于迷走神經(jīng)張力過高,使竇房結發(fā)出的心跳沖動減慢。常伴有竇性心律不齊。 二、引起竇性心動過緩的原因:
引起竇性心動過緩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
㈠、生理性: 常見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體育運動員、重體力勞動者、老年人和睡眠時。 雖然心跳次數(shù)減少了,但心臟每次搏動排出的血量要比一般人多。 這種心律失常屬于生理性的范疇,無需治療。 ㈡、病理性: 1、藥物性: 使用了β-受體阻滯劑、利血平、胍乙啶、嗎啡、洋地黃、奎尼丁、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異搏定、倍他樂克、新斯的明、麻醉藥、甲基多巴等藥品,可引起病理性竇性心動過緩。 2、全身性疾病: 常見于老年人等。 由甲狀腺機能減退、阻塞性黃疸、顱內壓增高、低溫、某些感染如鉤端螺旋體病、傷寒、流行性感冒、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白喉恢復期,垂體功能遲鈍、高血鉀、堿中毒、食道憩室、抑郁癥可引起病理性竇性心動過緩。
3、器質性心臟病(心臟血管性疾病)引起: 三、竇性心動過緩的治療
㈠、是否需治療: 1、對于心臟沒有不舒服的人:脈搏每分鐘在50~60次(即心率不低于每分鐘50次),這種竇性心動過緩多為生理性(即為正?,F(xiàn)象),一般不引起癥狀。心率低時無癥狀,不需治療。 2、對于心臟有不舒服的人:脈搏每分鐘小于50次,或是不適癥狀出現(xiàn)時患者的脈搏明顯減慢或有很長時間的停博時,應當引起注意。需到醫(yī)院心內科的心律失常門診結合心臟彩超進行詳細檢查。 不適癥狀包括:心悸、胸悶、氣短、有時心前區(qū)有沖擊感,嚴重者可發(fā)生暈闕。還有些患者以頭暈、乏力、暈闕就診,查檢時可發(fā)現(xiàn)心臟間斷出現(xiàn)長時間的停搏。 ⑴、引起心臟不舒服的原因: ①、 病理性竇性心動過緩 病因詳述以上以作說明,這里只作略述: A、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癥 B、急性心肌梗死 C、甲狀腺機能低下 D、顱內壓增高 E、使用了有減慢心率作用的藥物,等 ②、 竇性停搏、竇房阻滯、房室傳導阻滯 A、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癥 B、傳導系統(tǒng)退行性改變 C、先天性房室傳導組織 D、心肌炎 E、心肌梗死,等 ⑵、不同病因心臟不適的癥狀: ①、 病理性竇性心動過緩 表現(xiàn)為有不適癥狀的心跳慢。不適癥狀包括心悸、胸悶、氣短、有時心前區(qū)有沖擊感,嚴重者可發(fā)生暈闕。還有些患者以頭暈、乏力、暈闕就診,查檢時可發(fā)現(xiàn)心臟間斷出現(xiàn)長時間的停搏。 ②、 竇性停搏、竇房阻滯、房室傳導阻滯 表現(xiàn)為心跳有較長時間的停搏。 停搏時間超過3秒是非常危險的。可引起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導致猝死。
四、如何運用竇性心動過緩的治療藥物?
竇性心動過緩本身一般不需處理,主要是針對病因進行治療。若病人頭暈等癥狀明顯,且伴心絞痛、心功能不全或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障礙,且心率低于40次/分時,可用阿托品,麻黃素或含服異丙腎上腺素以提高心率。(最好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用藥): ㈠、阿托品 ㈡、異丙腎上腺素 ㈢、麻黃素 2、用法及劑量:25毫克口服,每日3次。 發(fā)生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的顯著竇性心動過緩,此時可能促發(fā)心室顫動。此時的心動過緩在急性心肌梗塞所并發(fā)的心律失常中,僅次于室性過早搏動。后下壁梗塞時的發(fā)生率比前壁梗塞時大3倍。竇性心動過緩最可能出現(xiàn)于梗塞發(fā)作后的最初數(shù)小時內(其發(fā)生率為40%)。 五、竇性心動過緩引起的較常見的并發(fā)癥——排尿性暈闕:
另外,大便后突然站起也易造成腦部一過性缺血。 ㈡、排尿性暈闕的癥狀:患者在發(fā)病前多無明顯不適,少數(shù)可有短暫的頭暈、眼花及下肢發(fā)軟等癥狀,之后在排尿過程中或排尿終了時突然暈倒,意識喪失。本病發(fā)病的整個過程大約有1~5分鐘?;颊叨嘧孕刑K醒,醒后無任何后遺癥。個別患者可因摔倒在地而出現(xiàn)程度不等的外傷。 ㈢、排尿性暈闕的治療:心動過緩的患者平時除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外,生活上應盡量不飲酒,多參加體育活動,以增強機體神經(jīng)、血管的功能。 在排尿前,應注意不要突然從床上直接坐起,應緩慢坐起后再下床排尿。同時注意多作深呼吸,在排尿的過程中,不要屏氣用力,可采取少量多次排尿的方法,以使腹壓緩慢下降。在遵下大便時也應慢慢遵下,大便后再慢慢站起。 六、竇性心動過緩的日常生活飲食應注意:
㈠、合理飲食調攝: 飲食宜高熱量、高維生素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過硬不消化及帶刺激的食物。吸煙飲酒是引起心律失常的重要誘發(fā)因素,應戒煙忌酒。平時可服用益氣養(yǎng)心的藥膳,如人參粥、大棗粥、蓮子粥等。 ㈡、注意防治大便干燥,保持大便通暢,對心律失常病人非常重要。 1、 防止大便干燥的原因: 大便大燥害處多,它使病人臨廁努掙,煩躁不安,可以使腹壓增高,大量血液回流心臟,造成心臟負擔過重,而加重心律失常,誘發(fā)心力衰竭。 對于有冠心病的病人,還可誘發(fā)心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塞、心臟破裂,導致死亡。因此,保持大便通暢,對心律失常病人非常重要。
過食辛辣,腸道積熱;熱病后余熱未清,津液耗傷;憂思過度,情志不舒,久坐少動,過度疲勞,飲食失調,年老體虛,氣血不足,均可引起便秘。一些病人還應排除直腸、結腸的占位性病變及痔瘡、肛門狹窄等器質性病變所引起的便秘。
如果已發(fā)生便秘,則不要強行解大便,可事先采取一些臨時性的通便措施。如用開塞露、甘油栓塞肛,或用溫肥皂水灌腸,也可用麻仁潤腸丸等中成藥內服。最好不用番瀉葉,因其瀉下力量較強。 上述方法都是些臨時性的,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可能使患者對藥物產生依賴心理。 4、便秘的防治: 除了臨時使用上述方法外,還應了解便秘的原因,采取不同措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⑴、防止便秘應注意為防止功能性便秘發(fā)生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要注意飲食調整,忌食厚味辛辣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如果患者便秘持續(xù)時間較長,大便呈粗條狀,不帶有粘液,便意不強烈,又無腹痛,稱弛張性便秘,應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及蔬菜。如果便秘間斷發(fā)生,多在精神緊張時加重 ,飯后常出現(xiàn)左下腹疼痛或大腸部位壓痛,大便呈球狀,帶有粘液,雖有便意但難以便出,稱痙攣性便秘,則應以吃軟食為主。 ②、預防津液耗傷。平時應多飲水,尤在夏季應注意補充體內水份分,有人主張每天至少喝3杯水(約1200毫升),加上飲食中的水分,每天入水量不宜少于2200毫升。有嚴重心力衰竭的心律失?;颊?,飲水量應按醫(yī)生指導進行。 ③、心律失常病人應勞逸結合,注意避免憂思過度,多做適合自己的戶外運動,這樣可以增加腸蠕動。還可以按摩腹部,被動增加腸蠕動,以防止便秘的發(fā)生。 ④、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應養(yǎng)成晨起定時大便的習慣。晨起沒有便意也要多蹲一會兒,堅持日久,可以形成條件反射,養(yǎng)成定時大便的習慣。 ⑵、還有許多行之有效的食療方劑,以下加以簡單介紹。 ①、鮮蜜飲:取蜂蜜2~3匙,加溫開水半杯,攪勻后飲用,每日2~3次。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鐘50次,一般無癥狀。 2.如心率低于每分鐘40次時常可引起心絞痛、心功能不全或暈厥等癥狀。 診斷依據(jù): 心電圖顯示竇性P波,P波速率低于每分種60次,PR間期大于0.12秒。 治療原則: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種50次,無癥狀者,無需治療。 2.如心率低于每分鐘40次,且出現(xiàn)癥狀者可用提高心率藥物(如阿托品、麻黃素或異丙腎上腺素)。 3.顯著竇性心動過緩伴竇性停搏且出現(xiàn)暈厥者可考慮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4.原發(fā)病治療。 5.對癥、支持治療。 用藥原則: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誘因后,癥狀可消失. 2.有明確的原發(fā)性疾病時應積極治療。 輔助檢查: 1.竇性心動過緩心率不低于每分鐘50次. 2.竇性心動過緩心率低于每分鐘40次. 療效評價: 1.治愈:心率提高到每分鐘60次以上,自覺癥狀消失。 2.好轉:心率提高到每分鐘50次以上,自覺癥狀好轉。 3.無效:治療前后心率無變化,癥狀無緩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