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安東尼羅賓 | 文章出處:《喚起心中的巨人》
改變你的價值觀就能改變你的人生 在發(fā)生了史密斯那件挪用公款的事之后,我便飛到斐濟群島去散心,同時清理一下自己的思緒,想想后事要怎么處理,尤其重要的是決定怎樣扭轉公司不利的局面。到了那里的第一天晚上,在睡覺之前我提問了自己這個問題:“到底影響人性的是那些東西?是什么控制了人的行為?”各位應該還記得我們在前面曾說過提問問題的妙處,如果我心里一直這么思索:“我為什么那么倒霉而碰上這種事情?”那么這只會使我越想越偏,更加自怨自艾;最后再也提不起做其他事的勁了。 第二天早上我睡到了八點鐘,滿腦子都是些好點子,隨之我便走到旅店的大廳,拿出紙來振筆疾書。從早上八點我一直寫到下午六點半,完全顧不得大廳進進出出的人群,最后手寫疼了,手指頭也寫腫了,然而那些好點子卻如不斷流出的泉水,讓我似乎寫個不完。這股沒停的點子涌泉帶給我很大的幫助,使我開發(fā)出了好幾個新課程,如“扭轉命運的技巧”和“神經鏈調正術,當我寫完這一切后,回過頭去看看到底寫了多少東西,乖乖,寫得可真有如鬼畫葫蘆,幾乎認不得寫的是些什么。 雖是如此,可是那些點子卻深深刻印在我的腦海里,從其中我發(fā)現了自己事業(yè)的發(fā)展空間:我可以開這樣的一個課程,幫助人們重新調正其神經系統,找出他們追求人生目標的先后順序,然后根據這些教他們如何作出正確的決定,得著所企望的人生。 教人們認識自己的價值觀、調整自己的價值體系,這些對我 來說雖然不難,然而我卻不能不考慮他們在這些改變之后會有什么后果?如果這個人的“追求價值體系”中排名第一的是安全感,排名第十五的是冒險,當我把這兩者在那個人的神經系統中調整成對調關系,最后會出現什么樣的后果?這到底會把那個人的人生帶到什么地步?是小小的一步,還是驚人的一大步? 答案會是什么我不知道,然而可以確信的是,他的人生在各方面都會改變,思想上、情緒上以及行為上。我不知道還有 什么方法能使人如此神奇的改變,事實上在歷史中不乏看到這種例子,例如圣經人物掃羅在往大馬色途中的遭遇,那一番與神的對話結果改變了他的一生,也開展出基督教的世界。 能把自己最討厭的變成最喜歡的,最喜歡的變成最討厭的,到底這是不是真有可能呢?做個實驗便可以知曉,而最佳的實驗人選便是我自己。首先我把自己的價值體系列出來,當我看這些價值第一眼時,心想:“這些價值都是最棒的,我愛這些價值,畢竟就是這些才造就了目前的我。”雖然我心里這么想,可是不時提醒自己這一點:價值觀與我們之間并不是一個等號,它只是我們的一部份。我目前所持的這些價值并非經過明智的選擇,而此刻我只不過才剛發(fā)現它們在我心目中的排列地位,我必須仔細挑出哪些會帶來快樂、哪些會帶采痛苦。 如果我真想重新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如果我真想建構出所企望人生的諸多價值,那么必須采行那些步驟呢? “我們并未給你建造出天堂也未建造出人間,更未建造出朽與不朽;因此你要運用選擇的自由和光榮,把自己當成一個雕塑自己的工匠,盡可能雕塑出自己喜歡的樣式。你將擁有想像不到的判斷能力,使自己重生成更高層的生命,那個神圣的生命。”──米蘭多拉的講道(摘錄自“人之尊嚴”講題中上帝對亞當所說的話) 當我知道此刻所作的決定能夠扭轉自己的一生,內心的振奮可說是筆墨難以形容。我一邊審視自己的價值觀,一邊自問:“如果我想達成人生的終極目標、如果我想成為所期望的人、如果我想在人生中作出最大的貢獻,那么我必須抱持何種價值觀?” 雖然我認為目前所擁有的價值觀已對我有很大的幫助,可是我還這么想:“到底我還得擁有其他何種的價值?”結果想到的是“智慧”,這在我所列的表中并沒有。不容否認,我是個聰明人,可是聰明的程度還不夠,否則就不會作出一些極為愚蠢的事情。 我認為除非我下意識地把智慧扎入神經系統之內,也就是說在作決定時能超前一、兩步想到其后果,那么才不會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遭遇失敗。無疑地,我必須把智慧列在“追求價值表”的上端部份,隨之我又想到幾個對我有幫助的價值,而它們也都必須列在那張表里面。 接下來我又提問自己一個從未想到的問題:“如果我想達成人生的終極目標,那么有那些價值必須從我的表中剔除掉?” 想到這,不由得讓我注意到“自由”這個價值,我不停地思索,到底是要個什么樣的自由?就我當時的情況,可以說再自由不過了,若是我生活在一個根本不容許這等自由的國家,我的想法可能會有所不同,然而今天我實在無法想出還有什么方法能使我更加自由。因此我決定把自由從表中剔除,很奇怪的是,當我把它剔除后卻真正的感到了自由。 這個感覺使我不由得一一思索接下來的每個價值,確知它們對我的真正意義,我不時自問:“我把這個價值列在價值體系的這個位置,到底對我有什么好處?”當我一眼看到熱情這個字時,就自問:“把熱情擺在這個位置對不對呢?”我想到它曾帶給我動力、振奮、能力和對人們的積極影響力,這的確使我的人生更加豐富。 隨之我又問了一個讓自己十分驚訝的問題,這在以前可從設想過:“把熱情擺在表的這么前面,對我是不是有害處呢?” 當時答案似乎很清楚,因為我才剛結束在丹佛市的研討會,身心都覺得疲憊不堪,這種感覺可是多年采的頭一遭。健康一直是列在我的追求價值表內,可見它對我的重要,然而我可并投把它擺在很前頭。 在我的觀念里,要得到健康只是要吃得正確,雖然我的運動不多,可是接連不斷的研討會卻也使我得不著充足的休息。 在這種體力不停透支的情況下,身體必然無法再硬挺下去,最后即使沒垮,但總不是很健康。這種不顧一切地猛辦研討會,不斷地消耗自己的心力,熱情慢慢地冷卻了,我覺得沒法再去愛人、沒能力再影響人。雖然我把熱情列在追求價值表的最前面位置,可是卻常常把自己累得半死,最后很可能還會破壞掉一直想要追求的人生終極目標。 最后我問了自己這個問題:“要想達成人生的終極目標,我那些價值得作何種排列?”各位請注意,這個問題我是這么問的:“我那些價值得作何種排列?”而不是那個價值對我比較重要?”當我這么問了之后,整個表就呈現出這種排列方式: 健康/活力 愛/慈悲 智慧 生活有勁 誠實 熱情 感恩 風趣/快樂 改變既往 學習/成長 成就感 努力做好 投資 奉獻 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 各位看這張表可能不覺得怎么樣,可是對我卻有莫大的意義,因為要安排出它們適當的排列順序,我內心可是掙扎得很厲害,甚至非常害怕。在安排它們的順序當中,我覺得最困難的是不知如何處理快樂和成就這兩項,各位不妨去查看我在前面的排列順序,它們依次是熱情、愛、自曲、奉獻、有能力、 成長、成就,然后才是快樂,可見快樂在我的心目中并不很重要。我心里想:“如果我把快樂提到成就之前會如何?” 實在說,這個問題倒讓我有點害怕。我擔心如果安于快樂的話,那么就很容易會失去沖勁,隨之也就不想去追求什么成就,不想發(fā)揮什么影響力。然而我對自己的肯定,就是要能做出一番成績出來,如果沒有,那我算是什么?單單為了這個顧慮,我就思前想后了兩個鐘頭,決定是不是得把快樂放在成就的前面。最后我終于作出決定,想想這段思索的復雜過程,我真覺得有些好笑。 不過我可要告訴各位,在主持過那么多場“與命運有約”的研討會后,我認識的人有好幾萬,其中多數都可說是有成就的人,然而他們也害怕追求快樂,因為他們也直覺地認為把快樂擺在前面會使他們失去動力或沖勁。在此我得把自己的心得告訴各位,如果你看快樂重于成就,那么就會快樂地發(fā)現自己的成就。這個順序上的差異,使我的人生有很大的改變,那可不是三言兩語便可道盡,我不僅沒有失去沖勁,相反地,我卻覺得再好不過,希望能做出更好的成績。 待完成這張追求價值表后,我內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寧靜,產生出前所未有的信心,因為我知道身體的每一部分都將作好準備,把我推向實現美夢的方向。我不再跟自己拔河,不再致力于一心想要得到的自由,但卻得到了更多的自由,因為我知道如何跟人建立更密切的關系,如何對人可以愛得更多。 這也使我快樂地發(fā)現怎樣才能有成就、怎樣才有健康、有活力和有智慧,只不過決定了改變人生價值體系的優(yōu)先順序,卻使我馬上感覺到生理上的改變。此外,我也開始注意到某些情緒的不良影響,如果我希望有個成功的未來,就萬不可沉溺于這類情緒里,這其中的一項便是擔憂。經常我為公司的營運操心,惟恐業(yè)務量不佳,結果弄得身心俱疲。當時我認為如果多操點心會警惕自己要賣力做事,結果不然。反而變得惶惶不可終日,最后我決定不想再過度關心公司的事。經營事業(yè)固然得多用點心;但是那得適度,尤其重要的是得拿出行動,這樣對事情才會有幫助。當我不想再為公司的事操心,就必須盡全力防止自己去想這些事,如果不能克制就會越陷越深。有鑒于此,我想應該給自己訂出一張避開的價值表。 等我從斐濟返回美國,對自己的未來方向已很篤定,家人及朋友見了都感到訝異?;毓镜牡谝惶?,同事紛紛圍到我身旁,七嘴八舌地問道: “你是怎么了?怎么像變了個人似地? 完全脫了胎換了骨。”隨之,我便把斐濟所想出的那套一一運用在每位同事身上,就像產品要上市之前總得有個測試,這可以使我修正其中的缺點,將來在研討會上才能運用得順手。這就是“與命運有約”課程孕育的始末。 我之所以寫這本書,其目的就是要盡可能告訴所有的人,有關塑造命運以及神經鏈調正術的技巧,我希望各位在學了之后能好好活用。別忘了,我們的確有能力把自己變成所希望成為的人。 “請賜給我內在的美麗,好與我的外在相稱。”──蘇格拉底 說到這里你應當已經明白,如何掌握主宰系統的第三個要素──價值觀,現在讓我們再復習一下: 第一步,找出你現在所持的是那些價值,然后按照它們在你心目中的重要性排列出來。這個步驟可以讓你知道自己最想得到的是什么──追求的價值,也可讓你知道自己最想丟棄的是什么──避開的價值,由此你便能夠明白自己為何會有目前這種行為。這一步的練習對你是個好機會,因為當你曉得了蘊藏于身內的“快樂/痛苦”系統,那么只要你愿意,就能夠一直享有快樂的人生。 第二步,如果你抓住牛頭上的角,那么就能控制它的走向,同樣的道理,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價值觀,那么就能夠扭轉命運。提問自己一個新的問題:“如果我想得著企望的人生,那么我需要那些價值?它們得作何種方式的排列?”你要好好花心思去想,把這些價值仔細排列,針對你所企求的人生,去看看那些既有的價值得丟棄,又得增加哪些你所沒有的價值。 你或許會不解地問:“然而,我究竟要什么樣的人生呢?” 如果你真的不明了,那么回過頭去重看第十二章,在那里面我曾問過你,如果你想達成所企求的目標,那么你就得成為那一類的人;如果你要成為那一類的人,那么你得擁有哪一種的價值觀呢?你到底要增加哪些價值?丟棄哪些價值呢? 譬如說,當處在恐懼、挫折、被拒絕的狀況時,你到底有沒有能力拿出勇氣去面對?又譬如說,當有享樂在面前時,你會不會受其影響而被誘惑?你能不能夠把這些棄之不顧,而給孩子們多些關懷,多陪陪他們,而不只是個只供他們物質需求的“供應者”而已? 所以請你好好想一想,當你寫成了那張價值表,是不是就此完事了呢?難道你只想完成一張上面寫了些字的紙片嗎?我相信你的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因為那是你人生的指南針,它會隨時幫助你作出正確的決定。所以在此請你好好利用這張親手寫下的價值表,調整你現在的人,朝著希望的人生方向邁進。 我在研討會中所教的調正術,要想在本書里說完全是件很困難的事,因此我得提醒各位,要記得調整杠桿的功效,有許多參加:“與命運有約”課程的學員之所以能夠在工作場合、家中以及其他任何地方,不懈地按照價值表所列出的去生活,就是因為他們讓周遭的人知道所追求的是什么,這對他們有督促的作用,得全力去追求更新、更高的人生標準。 因此你可以照樣運用這個杠桿,強化你追求新價值的決心,日后當你在對自己的孩子吼叫時,很可能某位關心你的熟人正好經過,這時他就會提醒你:“不發(fā)脾氣不是你價值表里的一項嗎? ” “我們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全看我們重復做什么樣的事。”──亞里士多德 在“與命運有約”的研討會里,學員們學會了怎樣按照自己的價值體系生活,結果前后判若兩人,這種強烈的對比讓看到的人倍感振奮。當一個人的本質改變了,隨之奇妙的事也就發(fā)生,親愛的朋友,你要牢牢地記住這句話:“人生中一定會出現各種考驗,以測試你對自己價值觀的堅持。”我的考驗是在一次飛行旅程上,碰巧那位曾給我?guī)泶舐闊┑氖访芩瓜壬泊钸@班飛機,他的座位就在我的后方。見到他就使我心中的怒氣直往上冒,差不多有兩年的時間我沒生什么大氣了。當然那是因為我都沒碰見過他。他低著頭在看雜志,并未察覺到我就坐在他前頭,這時我的腦子浮現出一個又一個問題:我該拿出什么行動?我要不要當場給他難堪?我是不是干脆坐到他旁邊,兩眼瞪著他,讓他無地自容?這些問題在我的腦子里轉來轉去,不知道該選那一種方式才好。 就在要作決定之際,深扎在我腦梅里的價值觀代我拿出了行動,我打開了筆記本,在第一頁上就正寫著我的價值體系。 最上面一行寫著這句話:“人生中對我最重要的價值就是要能愛人,要慈悲。”嗯,“接下來是智慧。”嗯,“接下來是要生活有勁、要誠實、要熱情、要感恩、要風趣、要做出成就……。”當我這么一路看下去,各位可以想見我的心情很快地就開始改變,原先想發(fā)火的情緒一下子就消失于無影。這些我想要追求的價值提醒了我,真正希望成為的人、真正希望做出的事,它們就像是張著大眼看著我,是不是要作一個表里如一的人。接下來我該采取什么行動就不用說了。 當飛機停穩(wěn),我站起來走向他,很誠懇地說道,雖然我無法對他過去的行為釋懷,不過我卻不想報復,事實上還想由衷地祝福他。說完話,我轉身走下了飛機,留在腦海的是他瞠目結舌的樣子。哇!心里真是舒暢,沒想到我克服了內心的壓力,真能按照所作的決定去行。當一個人真心相信怎么做是對的,而也真的照著這么做,人生中沒有比這更快樂了。 這個能塑造你人生命運的力量,你要把它當成禮物送給自己,用心去做這個練習,把所持的價值明確地訂出它們的優(yōu)先順序。 就算你有了價值觀,是否就一定能按照實行呢?也許你那個價值體系很了不得,可以讓人生有很輝煌的成就,可是你不一定就必然快樂,除非你明白這個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