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fēng)同學(xué)(2009-09-11) 你知道該怎么樣才能見到美人魚嗎? 呂克·貝松的這部經(jīng)典電影,看它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劇中的這段經(jīng)典臺詞,卻總是鐫刻在腦海中。這段臺詞,是我見過的對大海最深刻最詩意的解讀。 帶著對這部電影的回憶,我踏上了它的拍攝地西西里島。之前,是從佛羅倫薩發(fā)出的,長達十四個小時的夜火車,我??康牡谝徽?,叫做切法盧(CEFALU)。 昨夜太黑了,于是,西西里島的海,愈發(fā)顯得明亮得,燦爛得,美麗得驚心動魄。這里的海,即使沒有大風(fēng)大浪,依然有種狂野,許是因為海岸不是細沙,而是黃得要燃燒的礁石與戈壁,還有樹一樣高肆意生長的仙人掌。石頭有多黃,大海就有多藍。 西西里島有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海,但是在切法盧,可以登高遠眺,無疑是一處最拉風(fēng)的去處。 殘忍啊,殘酷啊,要命啊,大中午一點鐘,在烈火驕陽中,我拖著受傷的腳,開始攀爬焦黃的火焰山,通過數(shù)不盡的階梯,穿過三座城墻,Salita Saraceno小路曲曲折折,終于到達頂峰。一側(cè)是公元四世紀(jì)建造的小城堡,雖已荒廢,但是它曲線優(yōu)美的伸向大海。另一側(cè),就是整個小城的無敵景觀了,波瀾壯闊的紅屋頂,與一望無垠的大海交相呼應(yīng),真不愧是西西里島傳說中的巨人種族的原始居住地。直到1603年諾曼人征服此地,這里一直是阿拉伯人的大本營。 大片的紅屋頂中,有兩座高高的塔尖冒出來,那就是切法盧教堂。集諾曼式與拜占庭風(fēng)格于一身,教堂內(nèi)側(cè)是一幅12世紀(jì)拜占庭鑲嵌畫,畫的焦點就是醒目的耶穌像。 再往上,已經(jīng)沒有臺階了,只有這碎石子兒路。 路兩邊,全是這樣的仙人掌。 太,太,太熱啦,太累啦,受傷的腳,只好穿人字拖,神啊,賜予我力量吧! 石頭上涂鴉的,是意大利人表達情感時最喜歡的一句話:you are my life! 公元四世紀(jì)建造的小城堡。 鳥瞰切法盧。 有兩座高高的塔尖冒出來,那就是切法盧教堂。 下得山來,去海邊吹吹風(fēng)。 是在撿貝殼? 這是在做什么? 教堂里,12世紀(jì)拜占庭鑲嵌畫。 教堂外。 走進迷人的小巷。
有肉或素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