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秉綬《光孝寺虞仲翔祠碑》拓本
伊秉綬《光孝寺虞仲翔祠碑》拓本 紹興沈定庵先生藏 光孝寺位于廣州市區(qū),始建于東晉隆安時期(397-401),是嶺南年代最古、規(guī)模最大的名剎。民諺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虞仲翔祠及碑則建于清代嘉慶十六年(1811)?,F(xiàn)祠與碑皆毀。虞翻字仲翔(164-233)三國吳時浙江余姚人。虞精于經(jīng)學,因犯孫權(quán),被謫戌廣州,“雖處罪放,而講學不倦,門徒常達數(shù)百人。”后孫權(quán)有所悔悟,下達如虞翻在世,給他人員及船只還都。如亡,送喪還鄉(xiāng),讓他兒子做官旨意。但此時虞翻已逝。 碑文作者曾燠,字庶蕃,號賓谷,江西南城人,乾隆進士。書者伊秉綬。伊墨跡存世尚多,但少長篇巨制。此碑原石不存,流傳不廣,但字數(shù)甚多,且為伊氏精心之作,有志于學習伊書者,于此碑細細揣摸,當大有襯裨益。
|
|
|
來自: 榜上有名 > 《書法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