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fā)生在朝鮮古直木里地區(qū)的反坦克戰(zhàn)斗,是志愿軍靈活運用90火箭筒,痛擊美軍坦克的一個典型戰(zhàn)例。
1952年6月,志愿軍第12軍31師91團在官岱里以西古直木里地區(qū)擔負防御任務。古直木里勺文登里的地形基本相同,也是一個谷地,志愿軍在谷地的兩側設防。谷地寬約200--900m,縱深約3000m、谷地中央有公路通向我防御縱深。這一地形便于敵人同時使用多輛坦克向我縱深突擊,同時也便于我在谷地中設置反坦克陣地。
91團為了充分發(fā)揮90火箭筒打坦克的作用,重點做好了以下2項戰(zhàn)斗準備工作:
一是構筑反坦克“網(wǎng)狀”陣地。團在谷地內(nèi)構筑了以塹壕和交通壕為骨干,以射擊掩體和各種隱蔽工事為核心的3道反坦克網(wǎng)狀陣地。每道網(wǎng)狀陣地內(nèi)塹壕、交通壕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并與山腳兩側的坑道、掩體相連接。每道塹壕5—6m處有一個小拐彎,每40—50m處有一個大拐彎。每個大的拐彎處構筑一個射擊掩體和一個彈藥室,彈藥室可存放90火箭彈2發(fā)或無坐力炮彈4發(fā)。每隔70—80m設有一個小坑道,可以躲避敵人炮彈。這樣,當敵坦克進入我網(wǎng)狀陣地時,反坦克武器射手能夠迅速從坑道中出來,沿塹壕、交通壕秘密地繞到敵坦克翼側或側后,占領塹壕、交通壕拐彎處的射擊掩體,在近距離上,從不同的角度射擊敵坦克;情況不利時,又可以迅速隱蔽地轉移陣地,使敵人難以發(fā)現(xiàn)和捕捉。
與此同時,在陣地前和陣地內(nèi)設置了反坦克雷場,挖掘了坦克陷阱和反坦克壕等工事,以遲滯和限制敵坦克行動,為各種反坦克武器創(chuàng)造打坦克的有利條件。
二是合理部署兵力。團部為團屬無坐力炮連及團第1、2營的無坐力炮排配備口徑57mm無坐力炮8門;為第2、3、4、6、8連的90火箭筒班配備火箭筒10具、高射機槍1挺、重機槍2挺、輕機槍2挺、步槍16支,集中編成團反坦克隊,部署于谷地反坦克陣地內(nèi),由無坐力炮連連長統(tǒng)一指揮。
每個反坦克武器班由2個反坦克武器組和1個突擊爆破組組成。每個武器組由射手、副射手組成,以火箭筒或無坐力炮對抗敵坦克;突擊爆破組主要是攜帶沖鋒槍、反坦克手榴彈、爆破筒等,負責掩護武器組行動,消滅坦克內(nèi)的逃敵,并抓住有利時機以手榴彈、爆破簡、炸藥包炸毀敵坦克。這樣每個反坦克武器班都具有火力、爆破、突擊能力。
6月13日上午,戰(zhàn)斗打響后,李偽軍步兵第7團首先向古直木里東側的官岱里方向發(fā)起連續(xù)攻擊,遭我前沿防御分隊的堅決阻擊,攻擊受挫。14時50分又以美軍坦克第1.40營的24輛M—46‘‘巴頓”坦克為先導,引導偽軍兩個步兵連,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成—路縱隊向古直木里發(fā)起猛烈攻擊。
當敵坦克推進到我前沿陣地東北側時,遭我縱深火炮攔擊,敵步兵被迫脫離坦克,單獨向官岱西山接近,而坦克則倚仗其自身優(yōu)勢,瘋狂地向谷地猛沖,但沒前進多遠.第1輛坦克就被我反坦克網(wǎng)狀陣地前的反坦克雷炸斷了履帶,頓時癱瘓在公路上,后面的坦克見事不好,迅速從公路轉向谷地東側山腳下的沙河,小心翼翼地向我網(wǎng)狀陣地機動。
15時45分,敵3輛坦克越過我反坦克壕,向第1道網(wǎng)狀陣地接近。面對這一情況,我布置在敵坦克當面的第2連火箭筒班迅速占領陣地,團屬無坐力炮連第1排也利用塹壕、交通壕快速向前移動。當其中的第1輛坦克突人我陣地,第2、3輛坦克還在后面30。50m處時,第2連火箭筒班的第1火箭筒組準備接近第1輛坦克的尾部,協(xié)同無坐力炮排夾擊敵第1輛坦克。但該坦克馬上發(fā)現(xiàn)了我第1火箭筒組的行動,隨即停止前進,調(diào)轉車身,妄圖以火力消滅該組人員。我火箭筒組靈活地利用塹壕隱蔽轉移,并迅速裝彈射擊,與此同時,無坐力炮排利用敵坦克轉移火力的有利時機,從敵坦克后面向其射擊,敵坦克在我前后夾擊下被擊傷,車內(nèi)5名乘員企圖跳車逃跑,這時,位于火箭筒翼側的突擊爆破組迅速出擊,擊斃敵2人,抓俘敵3人。
就在第1輛坦克挨打的同時,2連火箭簡班的第2火箭筒組也迅速利用塹壕躍到敵第2輛坦克的翼側,依托塹壕的拐彎處,在距敵坦克不到30m的距離上,突然向其射擊,當即命中坦克炮塔和履帶之間并起火燃燒。位于敵第2輛坦克側后的第3輛坦克發(fā)現(xiàn)我第2火箭筒組后,乘該組還未來得及轉移之時,向他們碾壓過來。第2火箭筒小組迅速躲開敵坦克的碾壓,利用彎彎曲曲的塹壕,在其坦克的側后占領射擊位置。就在該坦克到處尋找目標之時,第2火箭筒小組的火箭彈已擊中敵坦克的履帶。該坦克乘員有的跳車逃命,有的掉轉炮口向我第2小組射擊。此時,該火箭筒班的突擊爆破織一面消滅逃敵,“面對坦克實施爆破,第3輛坦克被徹底摧毀。
敵人沖在前面的4輛坦克被擊毀后,其余坦克再也不敢貿(mào)然前進,遂即停在290高地以東沙河兩岸,以猛烈火力向我反坦克網(wǎng)狀陣地射擊,企圖以火力摧毀我掩蔽工事,殺傷我人員,準備再次發(fā)起攻擊。這時,我反坦克火力分隊由于火箭筒射程近,陣地內(nèi)又無堅固了事可依托,為爭取主動,指揮員立即命令部署在第1道網(wǎng)狀陣地上的兩個火箭筒班和無坐力炮排,利用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塹壕、交通壕隱蔽迅速出擊,大膽接近敵坦克,主動攻擊敵人。此時,美軍第5輛坦克距我前沿陣地最近,并位于我2連火箭筒班當面。該火箭筒班迅速向第5輛坦克隱蔽機動,在距敵坦克50m處占領了射擊陣地;同時,無坐力炮手也在該坦克200m內(nèi)的有利地形上做好了射擊準備,兩個火器小組遠近配合,很快收拾了這輛坦兄。
頑固的敵人為了搶回在我陣地內(nèi)被擊傷的坦克,在其他坦克火力的掩護下又出動了5輛坦克,快速向我陣地沖來。我火箭筒班和無坐力炮排抓住這一時機,利用工事掩護,給敵坦克以突然襲擊,又擊傷敵坦克2輛,并擊斃棄車逃跑的敵坦克乘員2人,生俘敵副連長1人。另外3輛坦克倉惶逃跑。
志愿軍反坦克武器分隊的猛烈打擊,使敵坦克再無還手之力了。17時零2分,剩下的十幾輛坦克突然施放大量煙幕,借著煙幕四處逃竄。同時,向官岱西山進攻的敵步兵分隊也全部被我防御部隊擊退。至此,古直木里地區(qū)的防御戰(zhàn)斗勝利結束。90火箭筒分隊和無坐力炮分隊僅以耗彈19發(fā),輕傷2人的代價,取得了擊毀、擊傷敵M—46,“巴頓”坦克6輛,繳獲坦克1輛的赫赫成績。
抗美援朝期間90火箭筒在各個戰(zhàn)場上大顯神威,制服了猛獸般的敵坦克,重創(chuàng)了以美軍為首的“聯(lián)合國軍”坦克部隊,對扭轉當時戰(zhàn)場的被動局面,奪取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