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站--英國
白金漢宮,英國的王宮。建造在威斯敏斯特城內(nèi),位于倫敦詹姆士公園(St. James’ Park)的西邊,1703年為白金漢公爵所建而得名,最早稱白金漢屋,意思是“他人的家”。1761年由英王喬治三世購得,作為王后的住宅,稱為女王宮。1825年,英王喬治四世加以重建,作為王宮。從1837年起,英國歷代國王都居住在這里。 ![]() ![]() ![]() 倫敦塔橋,是從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橋(泰晤士河上共建橋15座),也是倫敦的象征,有“倫敦正門”之稱。該橋始建于1886年,1894年6月30日對(duì)公眾開放,將倫敦南北區(qū)連接成整體,塔橋兩端由4座石塔連接, 兩座主塔高35米。河中的兩座橋基高7.6米,相距76米。登塔遠(yuǎn)眺,可盡情欣賞泰晤士河上下游十里風(fēng)光。假若遇上薄霧鎖橋,景觀更為一絕,霧鎖塔橋是倫敦勝景之一。 ![]() ![]() ![]() 威斯敏斯特教堂,就是著名的西敏寺。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建筑風(fēng)格和特點(diǎn),雖然在馬拉松式的建造年代中不斷地推移變化,屬于哥特式。威斯敏斯特教堂是歷代國王加冕登基、舉行婚禮慶典的地方,也是英國的王室陵墓所在地。最后一個(gè)在這里舉行葬禮的王室成員是已故的王妃戴安娜。除了王室陵墓外,這里也安葬著許多偉大的人物,包括牛頓、達(dá)爾文、丘吉爾等 ![]() ![]() ![]() 圣保羅大教堂,位于倫敦泰晤士河北岸紐蓋特街與紐錢吉街交角處,巴洛克風(fēng)格建筑的代表,以其壯觀的圓形屋頂而聞名,是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它模仿羅馬的圣彼得大教堂,是英國古典主義建筑的代表。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1981年黛安娜與查爾斯的婚禮大典,到現(xiàn)在仍然不減圣保羅大教堂對(duì)旅客的吸引力,因其整體建筑設(shè)計(jì)優(yōu)雅、完美,內(nèi)部靜謐、安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