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手持相機
我們都知道如何手持相機,每個人都有他自己拿相機的習慣,并沒有絕對標準的把握方式。然而各種不同的握法都是從基本的握法變化而來的。這里的例子覆蓋了不同的鏡頭在相機水平或豎立時不同的握法。需要手指操縱的功能(例如對焦或變焦)越少,就越能穩(wěn)固地握住相機進行拍攝。
基本握法 1~2. 手肘貼在胸部,讓相機穩(wěn)固地靠在前額。用右手握住相機,除了食指保持靈活外,所有的手指都握住相機。右手掌承受相機大部分的重量,手腕在相機正下方保持垂直。開啟自動對焦,使用左手的大拇指、中指和無名指操作變焦環(huán)。左手的食指用來拖住鏡頭,小指疊放在右手握住鏡頭的手指上以增加額外的支撐。
使用相機背帶提供額外支撐
3~4. 這與基本握法稍有不同,并能輕微增加穩(wěn)定性。在相機的背帶很短時可以用到這種方法,通過右手腕向外并向下繃緊相機背帶來握住相機。 扭轉相機背帶提供支撐 5~7. 這也是基本握法的另外一種變化形式。當快門速度很慢時效果明顯,不過事后將手從扭轉的背帶中抽出需要花些時間。如圖所示,將相機背帶的松弛部分緊繞在手腕上,直到手腕被緊貼在相機上。
![]() 使用手柄豎直拍攝
1~3. 某些單反相機在握把下方角落有第二個快門按鈕。這樣設計并不只是為了方便,這使得你可以在豎直握相機時讓手肘貼近胸部,同時小臂保持垂直。右手除了食指,所有的手指都握住相機。左手從下方拖住相機,食指和小指為鏡頭提供額外的支撐,大拇指、中指與無名指放在鏡頭的變焦環(huán)上。 豎立相機,舉手過肩,使用一般的快門按鈕拍攝
4~6. 在沒有第二個快門按鈕的情況下,有兩種豎立拍攝的方法。這里介紹的是第一種,快門按鈕位于上方,舉手過肩握住相機。此時右手肘向外張開,并且無法為拍攝提供穩(wěn)定性上的幫助,因此支撐相機的工作主要由左手來承擔,相機的重量落在左手掌上,左眼保持平常的張開狀態(tài)。 豎立相機,手位于相機下方,使用一般快門按鈕拍攝 7~9. 這是在只有一個快門按鈕情況下的第二種豎立拍攝的方法,此時快門按鈕位于下方。這種握法使手肘向內,可以增加拍攝的穩(wěn)定性,但是右手的姿勢會較為別扭。解決方法之一是不用右手掌拖住相機,而是讓右手指握住相機后貼在左手掌上,把相機的部分重量傳遞到左手上。此時右手肘貼近胸部。 ![]() 手動對焦
1~3.手動鏡頭在當今已經非常少見,但是仍可以找到。而在使用自動對焦鏡頭時,我們也會喜歡切換到手動對焦。這意味著你的大拇指以及一兩個其他手指需要空出來以控制對焦環(huán),而讓左手掌獨自承擔相機的重量。此時,右手必須更牢固地握住相機。 使用長焦鏡頭,自動對焦拍攝,手握住鏡頭前方 4~5.不同的長焦鏡頭在形狀和大小上都差別很大,這也大大地影響著握住鏡頭的方式。這是一只較輕的300mm鏡頭,并且沒有大光圈,因此鏡頭前方的口徑也較小。使用長焦鏡頭拍攝時最好使用三腳架或是獨腳架,如果你想在拍攝時更加靈活方便,手持方式是唯一的選擇。右手以一般的方式穩(wěn)固地握住相機,自動對焦使得左手可以空出來。如果遮光罩很大,可以通過握住它來分散重量。本例中,左前臂承擔了相機的重量,但會有左肘懸空的問題。此時,將相機緊貼在前額上也非常重要。 使用長焦鏡頭,自動對焦拍攝,舉手過肩握住鏡頭前方 6~7. 這是4~5握法的變形,也是我最喜歡的握法。由于左肘仍是懸空的,因此使用握住鏡頭前方的方式可以更為穩(wěn)固和自然。使用長焦鏡頭,握住鏡頭的中后端8. 左手拖住鏡頭中后部并承擔相機重量是更為常見的握法,此時左前臂呈垂直狀態(tài)并貼近身體。盡管不太靈活,但如果手動對焦鏡頭或手動鏡頭時,可以作為一種可選的手持方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