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趙佶《蔡行敕卷》,行書,35.5×214.6cm,遼寧省博物館藏。 《行書蔡行敕卷》遼寧博物館藏,一說為摹本。原本書于1119—1125宣和年間 《三希堂法帖》刻本,原帖為滿行7字,《三希堂法帖》改為滿行4字,原帖由于后人將黃庭堅等的偽跋裱在后面,稱是為太宗所作,所以作者一直傳為太宗,實際上乃徽宗真跡。 此卷是宋徽宗不準(zhǔn)蔡行辭去領(lǐng)殿中省之職所頒的敕書。此敕行間佈白疏朗得體,筆劃纖細(xì),寫來墨韻流暢,瀟灑清勁,有如飄藤蕩柳之勢,具有瘦而勁,秀而潤的藝術(shù)效果。 釋文:敕蔡行。省所上劄子。辭免領(lǐng)殿中省事。具悉。事不久任。難以仰成。職不有總。難以集序。朕肇建綱領(lǐng)之官。使率厥司。況六尚之職。地近清切。事繁而員眾。以卿踐更既九。理宜因任。俾領(lǐng)盾省。實出柬求。乃愿還稱謂。殊見撝謙。成命自朕。于義毋違。爾其益勵前修。以稱眷倚。所請宜不允。仍斷來章。故茲詔示。想宜知悉。十四日。
趙佶簡介
北宋皇帝徽宗趙佶(1082-—1135),河北涿縣人,神宗11子,哲宗弟。哲宗病死,太后立他為帝。在位25年,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里處)。
趙佶是著名的書畫家。他的書與畫均可彪炳史冊,其書,首創(chuàng)“瘦金書”體;其畫尤好花鳥,并自成“院體”,充滿盎然富貴之氣,令花鳥畫步入其全盤時期。趙佶倡導(dǎo)文藝,使承繼五代舊制的“翰林圖畫院”又營運了一百多年。在他的倡導(dǎo)下,還編撰了《宣和畫譜》、《宣和書譜》兩部圖書,輯錄了大量名家書畫,成為我國書畫史上的重要資料。這位皇帝雖然在政治上昏庸無能,但其對文化藝術(shù)的發(fā)展作出了杰出貢獻(xiàn),應(yīng)予肯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