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彩色攝像機

 樂樂媽 2010-06-10
 

彩色攝像機[詳細內(nèi)容]

光和彩色的基本知識
一.  彩色光的三要素
         任何一種彩色光對人眼引起的視覺都可以用色調(diào)(Hue)、 飽和度(Saturation)、及亮度(Brighness)三個參量來表示,這三個參量稱為彩色光的三要素。
· 色調(diào)表示顏色的種類。它由作用到人眼的彩色光的光譜功率分布決定。例如紅、綠、藍等都是表示色調(diào)。
       · 飽和度表示顏色的深淺程度。即顏色的濃淡或鮮艷程度。高飽和度的彩色光可因摻入白光被沖淡,變成低飽和度的彩色光,顏色變淺。
· 色調(diào)和飽和度又總稱為色度,它即說明顏色的類別-色調(diào),又說明顏色的濃淡-飽和度。
· 亮度是指彩色光的明亮程度。即對人眼引起亮暗感覺的程度。它與光照強度及物體的反射率有關(guān)。亮度反映了光對人眼的刺激程度。
  
二.   三基色原理
   1.  自然界中任何一種顏色都可以分解為三種基色。
   2.  任何一種顏色都可以用三種基色合成。
   3.  合成彩色的亮度由三個基色的亮度之和決定;色度由三個基色分量的比例決定。
   4.  三種基色應(yīng)該是相互獨立的。也就是說,三基色的任何一種都不能由另外兩種基色混合產(chǎn)生。
三.   相加混色法
        彩色電視采用的,將三種基色光按不同比例相加而獲得不同彩色光的方法,稱為相加混色法。在彩色電視技術(shù)中,采用的三基色為:紅、綠、藍。
· 紅光+綠光=黃光                紅光+青光=白光
 綠光+藍光=青光                綠光+紫光=白光·
· 藍光+紅光=紫光                藍光+黃光=白光
 紅光+綠光+藍光=白光·
· 補色:與基色相加為白色的彩色,稱為其基色的補色。紅、綠、藍的補色為青、品(紫)、黃。
· 三基色原理為彩色電視奠定了基礎(chǔ),極大地簡化了彩色圖像的傳輸問題。根據(jù)三基色原理,先把被拍攝景物的彩色光分解成紅、綠、藍三種基色光,再變換成三個基色電壓予以傳送。在接收端,用三個基色電壓分別控制彩色顯像管中紅、綠、藍三種熒光粉的發(fā)光量,便可顯示出所拍攝景物的彩色。
四.   相減混色法
       在彩色印刷、彩色影片和彩色繪畫中采用相減混色法。相減混色法是利用顏料、染料的吸色性質(zhì)來實現(xiàn)的。在相減混色法中通常選用:
    青(C)、 品(M)、黃(Y)為其三基色,實際運用中還加上黑色(K),稱為CMYK顏色模式。 
            青、品、黃等比例混合為黑色。
 
五.    人眼對彩色細節(jié)的分辨力
         人眼對彩色細節(jié)的分辨力遠低于對亮度(黑白)細節(jié)的分辨力。
如: 當白色背景上剛能分辨出黑色細節(jié)直徑為1mm時,則在相同條件下,紅色背景下的綠色細節(jié)要增大到2.5mm、 而藍-綠則要5mm。
另:  不同色調(diào)搭配的彩色其細節(jié)的分辨力也不相同
    
可造成對比的色彩因素:
 色調(diào)·
 飽和度·
 亮度·
2-2 攝像機基本組成與工作原理
 攝像機自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誕生以來,經(jīng)歷了由黑白——彩色、攝像管——電荷耦合器件CCD (Charge  Coupled · Device)、
   模擬——數(shù)字等不同發(fā)展階段??偟内厔菔窍蛐⌒洼p量、 數(shù)字化、  智能化方面發(fā)展。雖然攝像機的發(fā)展使其電子系統(tǒng)愈發(fā)復雜精細,但操作調(diào)整卻愈來愈簡單快捷。 
一. 攝像機的基本組成
  · 無論是小巧玲瓏的“掌中寶”攝錄一體機,還是碩大無比的演播室用攝像機,雖然它們的外形很不相同, 但就其工作原理來說卻是極為相似的。我們都可以把它們分成如下幾個部分:
      1. 光學系統(tǒng)                  2.  光電轉(zhuǎn)換器件
      3. 視頻處理電路          4.  調(diào)整與控制
      5. 尋像器                      6.  電源部分
  攝錄一體機則還有信號記錄存儲、話筒等部分。·
 
二.   攝像機的基本原理
  1.   三基色光像的產(chǎn)生
        攝像機通過鏡頭選擇一定范圍的景致,并聚焦形成彩色光學圖像,彩色光像由
       裝在機身里的分色棱鏡,將其分解成紅、綠、藍(R、G、B)三個單色光像。
2.   視頻(圖像)信號的產(chǎn)生
        在三個單色光像的成像位置處,分別安置了三個光電轉(zhuǎn)換器件——CCD,它的作用是將光學圖像轉(zhuǎn)化成電信號,稱為視頻(圖像)信號。這個視頻信號能被電視機轉(zhuǎn)化成人眼可以看到的屏幕光像。
        特別要說明的是CCD性能指標的高低,是決定攝像機質(zhì)量最為重要、最為直接的因素,從畫面質(zhì)量上來看,無論是“ 優(yōu)良的畫面 ”,還是“ 不夠好的畫面 ”,都可以在CCD中找到最主要的???。
3.   視頻(圖像)信號的處理與輸出
        CCD轉(zhuǎn)換出來的電信號,是十分微弱和不完善的,要經(jīng)過視頻信號處理電路的放大校正加工,才能形成符合一定標準的視頻(圖像)信號輸出。
  4.控制與調(diào)整
        攝像機要能夠方便快捷地拍攝出曝光準確、色彩逼真的畫面,必要的控制與調(diào)整是十分重要的。如對鏡頭光圈的自動控制、黑白平衡的調(diào)整等。
· 歸納總結(jié):
1.   光學系統(tǒng)(組成:變焦距鏡頭、色溫轉(zhuǎn)換片、分色棱鏡)       
      作用:成像、色溫轉(zhuǎn)換、分光。
2.  光電轉(zhuǎn)換器件(組成:CCD攝像器件)
      作用:光電轉(zhuǎn)換。
3.   視頻處理電路(組成:預放器、視頻信號處理電路、編碼器等) 
      作用:對視頻信號進行放大、校正處理;編碼輸出。
4.   調(diào)整與控制(組成:黑、白平衡調(diào)整、光圈、增益、聚焦調(diào)整等)         
      作用:攝像機狀態(tài)調(diào)整和功能控制。
5.   尋像器(組成:電子取景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顯示屏)
       作用:取景、回放
6.    電源部分(組成:電池、交流適配器)
       作用:為攝像機提供動力。
 此外攝錄一體機則還有·
 7.  信號記錄存儲部分
      組成:磁帶記錄、光盤記錄、硬盤記錄
      作用:記錄視音頻信號。
8.   話筒
      組成:機內(nèi)話筒、外接話筒
      作用:拾取音頻信號。 
2-3 視音頻信號與接口
一.  模擬視頻信號與接口
1、 三基色信號:  紅(R)、綠(G)、藍(B)三基色信號。三根電纜輸出。       接口: BNC(專業(yè))。
2. 分量信號:  亮度信號(Y)和兩個色差信號(U/B-Y/ Cb、 V/R-Y/Cr)這是電視技術(shù)的彩色表述空間。
       三根電纜輸出。       接口: BNC或RCA(非專業(yè))。
3. 亮色分離信號:亮度信號(Y)、色度信號(C)。
       一根多芯電纜輸出。接口: Y/C(S- Video)。
4. 復合信號: 彩色全電視信號(Video),亮色復合信號。
       一根電纜輸出。       接口: BNC或RCA。
5. 高(射)頻信號:由圖像信號(Video)與伴音信號  (Audio)調(diào)制而得。   
6. 接口: RF  如用有線電視傳輸,則一根電纜輸出。
          廣播級模擬視頻標準:大于5M帶寬
二.  數(shù)字視頻信號接口
1.SDI(Serial Digital Interface-串行數(shù)字接口)有若干種不同碼率和標準的串行數(shù)字信號,有數(shù)字復合與數(shù)字分量之區(qū)別,一般用于全比特數(shù)字設(shè)備。
接口:BNC。
附錄:數(shù)字分量全比???率:216Mbps
            數(shù)字分量降比???率:
     A.   DV :  25Mbps           B.  DVCPRO :25、50、100Mbps
     C.   Digital  Betacam  125Mbps
     廣播級數(shù)字視頻碼率標準: 大于40Mbps   
2. IEEE1394(Fire wire 、 Ilink 、DV )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xié)會 IEEE1394為美國Apple公司1985年開發(fā)的計算機串行接口技術(shù),并得到美國德州儀器和日本SONY的技術(shù)支持, Apple公司稱之為Fire wire、 SONY公司稱之為Ilink。1995年IEEE正式認可其為IEEE1394-1995規(guī)范(IEEE1394a)?,F(xiàn)已廣泛應(yīng)用于數(shù)字多媒體、AV設(shè)備中。 IEEE1394接口特點:
 A.   傳輸數(shù)據(jù)碼率:100-400Mbps
 B.   支持熱拔插(帶電拔插) 
 C.   有6針連接器/6芯(單根)電纜 和4針連接器/4芯(單根)電纜 兩種
 D.    由IEEE1394接口傳輸數(shù)字視頻信號,不需要編解碼過程,可保證信號質(zhì)量,降低設(shè)備的復雜程度。
3.   USB (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總線) 
1994年11月 Compaq、IBM、Microsoft等公司聯(lián)合制訂的計算機設(shè)備接口技術(shù)標準?,F(xiàn)已廣泛應(yīng)用于數(shù)字多媒體、AV設(shè)備。
       USB 1.1(發(fā)表于1998-9 )
 A.  傳輸數(shù)據(jù)碼率: 有1.5Mbps 和12Mbps兩種
 B.  支持熱拔插(帶電拔插)
 C.  可為連接設(shè)備供電:有100mA和 500mA兩種
       USB 2.0(發(fā)表于1999-4 )
      1999年4月康柏、惠普、英特爾、微軟、飛利浦、 NEC等公司又聯(lián)合制訂了USB 2.0標準。 
A.   傳輸數(shù)據(jù)碼率: 480Mbps       B.  兼容USB 1.1
三.  模擬音頻接口:  
  1.  平衡接口(專業(yè)):
        Cannon-XLR型 、 Tuchel 
 2.   非平衡接口(非專業(yè)):
        RCA
        2.5、3.5和6.5mm話筒插頭 
附錄一:四種常用彩色模式
 歸納總結(jié):四種常用彩色模式·
1.  RGB
     相加混色法:紅綠藍三基色。
2.  CMYK
     相減混色法:青品黃三基色加黑色。
3.  HSB
     彩色三要素:色調(diào)、飽和度和亮度。
4.  YUV
     電視分量信號:亮度信號和兩個色差信號
2-4  攝像機的鏡頭
· 攝像機通過裝在其機身上的鏡頭來拍攝景物。為了使用的方便,攝像機基本都是配備焦距可連續(xù)改變的變焦距鏡頭。變焦距鏡頭的許多基本參數(shù)與特性與定焦距鏡頭無異,如焦距、光圈、焦點、景深等,故不贅述。需要討論的是變焦距鏡頭裝在攝像機上的一些特殊問題。
一.成像尺寸
        成像尺寸是指光像在CCD芯片上成像的大小,它與所用
CCD芯片的大小有關(guān)。
CCD       對角線     成像尺寸(寬×高)    鏡頭焦距        參考機型        
 2/3”   11.0 mm      8.8×6.6 mm       9~143mm      AJ-D910WAE     
 1/2”     8.2 mm      6.6×4.8 mm       8.5~102mm   AJ-D700E        
 1/3”     5.9 mm      4.7×3.5 mm       5.1~51mm     DCR-PC330E     
 1/3.6”  5.0 mm      4.0×3.0 mm       4.5~45mm     DCR-TRV75E    
 1/4”     4.5 mm      3.6×2.7 mm       4.2~42mm     DCR-PC115E     
 1/4.7”  3.8 mm      3.0×2.3 mm       3.6~43mm     DCR-HC1000E   
 1/5 ”    3.6 mm      2.9×2.2 mm       3.2~32mm     DCR-VD210E   
 1/6 ”    3.0 mm      2.4×1.8 mm       2.3~23mm     DCR-DVD91E 
二.視場角
        成像尺寸確定后,鏡頭具有一個確定的視野。鏡頭對這個視野的高度或?qū)挼淖畲髲埥欠Q為視場角。視場角有垂直視場角和水平視場角兩種。若成像高度為H,鏡頭焦距為f,則在角β內(nèi)的物體 AB的像正好全部落在成像尺寸內(nèi)。 β = 2arctg H/ 2f 
 標準鏡頭”的概念·
· 一般來說,用鏡頭焦距長度與成像面對角線長度相當?shù)溺R頭拍攝的畫面,比較符合人眼的???感覺,此時的水平視場角大約為45度,人們把這樣焦距的鏡頭稱為“標準鏡頭”。
· 攝像師要清楚地知道所用攝像機CCD的成像尺寸,這樣就能明確標準鏡頭、廣角鏡頭和長焦鏡頭分別對應(yīng)的鏡頭焦距,這點極為重要!視場角可使我們準確地計算出視場范圍的大小。 
 視場角,焦距與成像尺寸·
        視場角、焦距與成像尺寸關(guān)系極大,從表上的數(shù)據(jù)中可清楚看到: 焦距相同的鏡頭, 用在成像尺寸不同的攝像器件上,其視場角相差很大。一般來說,由于攝像器件成像尺寸較小,裝在攝像機上的變焦距鏡頭,其廣角明顯不足,窄角(長焦)略顯富裕。(這是相對于135mm照像機常用鏡頭而言的)
三.倍率鏡
        倍率鏡也稱擴展鏡,放大鏡。加入倍率鏡后,原鏡頭的焦距可擴展若干倍。 如加入2倍(×2)的倍率鏡 ,原鏡頭焦距9—143mm,則變?yōu)?8—286mm。要注意的是,加入倍率鏡后,到達成像面上的光通量將減少。加入×2的倍率鏡后,光通量是未加時的1/4,光圈要增大2檔。
四.   后焦(截)距
        鏡頭的最后一個透鏡表面到成象面之間的距離稱為后焦(截)距。在此之間放置分色棱鏡。后焦距調(diào)整好后,不要輕易變動,否則聚焦不清晰。(現(xiàn)象為:長焦端清晰,拉開后短焦端模糊。)
2-5  攝像機的曝光控制
2-5   攝像機的曝光控制
        攝像機要拍攝出影調(diào)適當、層次豐富的畫面,就要掌握好曝光。
一.   兩個基本概念
  1.   被攝主體的亮度范圍
        即被攝主體最亮處的亮度值與最暗處的亮度值的差值范圍。目前,彩色電視系統(tǒng)能反映景物的亮度范圍一般為一比幾十,大約為5至6個亮度等級( 1 :32至 1 :64 ) 。 
 景    物                                亮度范圍· 
01. 畫面中有太陽的風景              1:2,000,000
02. 在晦暗的室內(nèi)拍攝窗外的      1:100,000
明亮景物  
03. 通過拱門拍攝明亮的風景      1:1000—1:10000
04. 在狹窄的街道拍攝帶有受      1:100—1:500
    日光照明的房屋  
05. 直射陽光下帶有很暗前景      1:100—1:500
   的風景         
06. 直射陽光下帶有前景的風景   1:20—1:60
07. 直射陽光下沒有前景的風景   1:10—1:30
08. 霧中沒有前景的風景                    1:2—1:3
09. 陰暗天氣沒有前景的風景            1:5—1:10
10. 直射陽光下無前景有山的風景    1:10—1:40
11. 陰天無前景有山的風景                1:5—1:10
12. 陽光下以開敞風景為背景帶        1:10—1:15
   明亮人物肖像  
13. 陽光下以開敞風景為背景帶         1:20—1:100
   暗色人物肖像  
14. 夏季由飛機上拍攝地面                  1:3—1:6
15. 冬季由飛機上拍攝地面                  1:6—1:10
2.   直線段曝光
        即要把被攝主體的亮度范圍,控制在光電反應(yīng)的直線段(線性變化)
的部分,只有這樣才能真確反映被攝主體的明暗層次及色彩。
· 攝像機中用于曝光控制的手段主要有四類,即光圈控制、電子快門、動態(tài)對比度控制電路和增益控制電路的使用。
二.光圈控制
        攝象機中的光圈控制方式有三種,即手動光圈、自動光圈和瞬時(自動)光圈。
1. 手動光圈
        手動光圈就是人為地控制光圈的大小,來實現(xiàn)對畫面的曝光。手動光圈適用于廣泛的拍攝場合,只要光圈的調(diào)整與運機、調(diào)焦等操作并不矛盾,又能掌握好恰當?shù)钠毓饬慷伎刹捎谩?
特別注意:由于使用手動光圈時,曝光量的多少全憑攝像師在尋像器中對畫面的觀察,因而尋像器的亮度和對比度是否正確,對曝光的掌握就顯得非常重要。使用前預先的檢查是必須的,否則極易引起誤差。
2.自動光圈
       為了操作的簡便快捷,省去攝象師光圈跟蹤的麻煩,現(xiàn)代攝像機都設(shè)有自動光圈功能。
        自動光圈的工作原理簡單地說,是在圖象的中心部分選取R、G、B三基色信號中電平最大者,再取其平均值。放大后與一基準電平相比較,產(chǎn)生誤差電壓,用它來驅(qū)動光圈控制電機,實現(xiàn)光圈自動調(diào)整。從而使信號保持在預定的標準電平上。通常這個基準電平為峰值電平的70%。
· 窗口: “圖象的中心部分”即為窗口,也就是選取比較信號的部分。“窗口”面積因攝像機不同而不同,常見的窗口面積為20-40%。顯然只有窗口內(nèi)的景物亮度對自動光圈的控制變化起作用。
· 自動光圈的使用場合:一般為亮度較為均勻,反差不是太大的景物,或是搶拍新聞等難以過細調(diào)整光圈的場合。
3.瞬時光圈
瞬時光圈的使用方法因攝像機的不同而不同。但基本上都是小窗口下的自動光圈工作方式。瞬時光圈窗口面積一般只有百分之幾的視場面積 。
· 瞬時光圈的使用方法:攝象機工作在手動光圈工作狀態(tài)下,按下“瞬時光圈”按鈕,此時攝像機立即轉(zhuǎn)入“自動光圈”工作方式,只不過此時的窗口為小窗口(因而它是“自動光圈”功能的一個補充),釋放“瞬時光圈”按鈕,攝像機又恢復“手動光圈”工作方式,此時光圈繼續(xù)保持剛才自動調(diào)整的位置上。
· 瞬時光圈的使用場合:往往是在圖像明暗反差很大,拍攝主體處于逆光情況下使用;在用手動光圈拍攝時,突然拍攝到亮度差別較大的景物,需要立即調(diào)節(jié)光圈時,可使用瞬時光圈。
        另外,瞬時光圈還可作為測光表使用。
注:自動光圈和瞬時光圈是攝像機中兩項方便曝光的功能。
三.   電子快門
        攝像機在拍攝快速運動物體時,由于在一場時間內(nèi),物體光像在CCD感光面上的位移,會造成圖像的模糊。物體運動速度愈快,圖像愈模糊。使用電子快門可以提高物體動態(tài)清晰度,改善快速運動物體圖像的清晰程度,減輕圖像的模糊程度。另外,電子快門和光圈的配合使用,可以對曝光量進行控制,影響景深。
1.電子快門基本原理
      在沒有電子快門作用時(即常設(shè)的1/50秒),光像轉(zhuǎn)變?yōu)殡娮拥臅r間為1/50秒。在此期間內(nèi),運動物體的光像在CCD感光面上的位移,使得由此產(chǎn)生的圖像電信號包含了位移的信息,因而造成了圖像的模糊。 
· 當使用電子快門時(如1/100、1/1000秒)光像轉(zhuǎn)變?yōu)殡娮拥臅r間即為電子快門時間,采樣時間可大為縮短(可根據(jù)運動物體速度選擇電子快門速度),產(chǎn)生圖像模糊的信息也隨之減少,運動物體的輪廓就會清晰起來。
2. 電子快門的使用  
        由于使用電子快門時采樣時間變短,等效于降低了攝像機的靈敏度,視頻信號的電平也會隨之降低。為了保證視頻信號的幅度,必須開大光圈,電子快門速度每提高一檔,光圈也要提高一檔。
四.   動態(tài)對比度控制電路(DCC)
        動態(tài)對比度控制電路(DCC -Dynamic Contrast Control),又稱自動拐點控制電路。
        攝像機能夠線性地反映景物亮度的范圍為一比數(shù)十,即動態(tài)范圍為數(shù)十。為了增加攝像機的動態(tài)范圍,專業(yè)攝像機一般都裝有動態(tài)對比度控制電路(DCC),借以提高攝像機拍攝景物的亮度范圍。使用該電路時,攝像機可根據(jù)輸入信號電平自動調(diào)整白壓縮的起點(也稱拐點)。當景物亮度范圍超過數(shù)十(如數(shù)百)時,拐點降到85%,使重現(xiàn)圖像的高亮度
區(qū)仍有一定的灰度層次,雖然有些失真,但不至于是什么層次都沒有的慘白一片。DCC電路的使用,可將被攝景物的亮度(動態(tài))范圍擴大到逼近電影膠片的對比度范圍——600%。
五.  增益控制 
        攝像機中的增益控制也能影響視頻信號的幅度。一般來說,增益是指攝像機中的視頻處理電路對CCD產(chǎn)生的圖像信號(包括有用的信號和干擾信號)的放大能力。
        增益是與信噪比有著密切關(guān)系的一個參量。
 · 當照明條件良好時,有用的圖像信號比較強,攝像機的增益量并不需要太大時,就能得到符合標準的視頻信號輸出幅度(這一點是必須的)。此時其信噪比為正常值。
· 當在一個極暗的拍攝環(huán)境中,有用的圖信信號是很弱的,為了達到規(guī)定的視頻幅度。加大增益量是可以的,但于此同時無用的干擾信號也同時被放大了。其效果就是信噪比變低,畫面質(zhì)量下降(畫面顆粒狀現(xiàn)象加重)。
· 現(xiàn)代攝像機中增益控制有三類:
1、 自動增益  攝像機根據(jù)入射光線的強弱在保證一定的信噪比的情況下,自動調(diào)整對信號的放大量。這對攝像師來說是十分便利的。這是攝像機基本狀態(tài)。
2. 正增益  許多攝像機上設(shè)有若干檔手控增益開關(guān)(如+12dB、+24dB、+36dB等),在光線極暗的情況下使用正增益,可得到有圖像的畫面,但這樣做會使信噪比大大降低,畫面質(zhì)量變差。因此要謹慎使用正增益,在條件可能的情況下,還是要增加照明。
3.負增益  負增益并非是負的放大量。而是在光線照明很好時,人為地控制減小對圖像信號的放大量,由此帶來的好處是提高了信號的信噪比,使畫質(zhì)更好。
六.   攝像機曝光控制的運用
        如被攝景物的亮度范圍,超過了攝像機能夠反映的亮度范圍,可用以下方法來改善:
 1. 為被攝景物的暗部補光,縮小光比。
 2. 根據(jù)藝術(shù)需要,采用暗部,中部,亮部曝光法。
 3. 使用DCC電路。
方法原則:減小光比!     另外,如有可能:
 1.  改變構(gòu)圖,減小光比。
 2.  調(diào)整畫面中的高光景物,減小光比。
2-6  攝像機的色彩控制
· 攝像機要拍攝出色彩還原正確的畫面,色彩控制非常重要。攝像機中用于色彩控制的手段主要有兩點,即色溫轉(zhuǎn)換片與白平衡調(diào)整。
· 自然界各種景物呈現(xiàn)的彩色,不僅與景物本身的特性有關(guān),而且與照明光源的顏色(即光譜成分)有關(guān)。 
一.光源的色溫與色溫轉(zhuǎn)換片
1.色溫:當絕對黑體在某一特定的溫度下,
其輻射的光波與某一光源的光波具有相同的特性時,則絕對黑體的這一特定溫度就定義為該光源的色溫。用開氏度(K)表示。
注意:色溫是表征光源色度的物理量,而不是表征光源溫度的物理量。
2.色溫校正片     
      彩色攝像機的分色裝置是以色溫為3200K的演播室鹵鎢燈為基準設(shè)計制造的。攝像機在不同光源照明下拍攝同一景物時,由于光源色溫的不同,屏幕上重現(xiàn)景物的彩色也會有所不同。攝像機為適應(yīng)不同光源,必須對光源色溫進行校正,以保證正確重現(xiàn)被攝景物的彩色。
具體辦法:在變焦距鏡頭與分色裝置之間加入數(shù)片色溫校正片,利用它的光譜響應(yīng)特性,補
償因光源色溫不同引起的重現(xiàn)彩色失真。
色溫校正片的作用:將(入射到攝像機中的)照明光源的色溫轉(zhuǎn)換成(接近)3200K。
注意:經(jīng)過色溫校正片校正過的光源色溫,并不能精確等于 3200K。要正確重現(xiàn)被攝景物的彩色,還需要調(diào)整攝像機的白平衡。
· 注:使用色溫校正片是對光源色溫的粗校、調(diào)整攝像機的白平衡則是對光源色溫的細校。
· 把(3200K,5600K,6500K等)幾種不同的色溫校正片,安裝在一個圓盤上,轉(zhuǎn)動圓盤可以選擇不同的色溫校正片,以適應(yīng)不同色溫的照明光源。
· 6800K色溫校正片 呈淺桔色(衰減藍光)
 2800K色溫校正片 呈淺藍色(衰減紅光)。·
 3200K色溫校正片是無色透明光學玻璃。 · 
二.中性濾光片
當攝像機在強光下工作時,應(yīng)減小光圈,但有時為了藝術(shù)的效果又不能減小光圈。這就需要在光路中加入既能減少入射光的光通量,又不改變?nèi)肷涔獾纳珳氐乃p器,這就是中性濾光片。簡稱ND片(Neutral Density)。透光率有25%,10%,1.5%等幾種。由于高色溫與高照度往往同時出現(xiàn),攝像機的中性濾光片常和高色溫校正片(5600K以上)合做成一片。
三.白平衡及其調(diào)整
1.白平衡 —— 攝像機在拍攝標準白色時,輸出的三基色信號電壓幅度相等,這樣的信號電壓才能使顯像管熒光屏上重顯標準白色,這就是白色平衡(簡稱白平衡)。
2.白平衡的目的 —— 攝像機只有達到了白平衡后,才能正確重現(xiàn)被攝景物的色彩
3.白平衡調(diào)整方法 —— 將攝像機鏡頭對準標準白色,并使之充滿視場。按動白平衡調(diào)整按鈕,若色溫轉(zhuǎn)換片使用恰當,數(shù)秒鐘后攝像機自動顯示裝置(信號燈、微機字符顯示等)會顯示白平衡已調(diào)好,否則,變換色溫轉(zhuǎn)換片,再進行調(diào)整。
4.白平衡調(diào)整的實質(zhì) —— 根據(jù)光源色溫的不同(光譜成分能量的不同),改變攝像機視頻處理電路中紅、綠、藍三個通道對信號增益量的大小,使得輸出的三基色信號電壓幅度相等,從而達到白平衡。
四.畫面的色彩控制
        掌握了白平衡調(diào)整的實質(zhì),攝像師就能夠根據(jù)藝術(shù)的需要,人為地控制和改變被攝景物的色彩。
如:使拍攝畫面的影調(diào)比正常情況偏紅或偏藍。具體做法是:若想使畫面偏向某種顏色只需在調(diào)整白平衡時,使用的白板帶有該種顏色的補色即可。    
如需畫面偏紅,則調(diào)白平衡的白板偏紅色的補色——青色。由于青色中含有綠色和藍色,青的白板調(diào)整白平衡,要使得三基色信號電平相等,則攝像機中綠色和藍色通道的增益量必小于紅色通道的增益量,也就是說紅色通道增益量大于綠色和藍色通道的增益量。用這種工作狀態(tài)下的攝像機拍攝出的畫面,自然就偏紅,余理可推。
思考:如要拍攝偏黃的畫面該如何做?為什么?     
五.  混合光源下色彩的控制     
方法:
 1.  盡量統(tǒng)一光源色溫(如在低色溫的光源前加藍色透明紙)。 
 2.  以強光的色溫來調(diào)整白平衡 
 3.  畫面中若有人物,一定要以人的膚色還原為準,白板可放置人臉附近調(diào)整白平衡,在光源色溫不一致時,更要如此。
六.黑平衡及其調(diào)整
1.黑平衡 —— 攝象機在拍攝黑色物體或蓋上鏡頭蓋時,輸出的三個基色信號電壓幅度應(yīng)相等,此時顯象管熒光屏上能重現(xiàn)純黑色,這就是黑色平衡(簡稱黑平衡)。
2.黑平衡的意義 —— 攝像機只有達到了黑平衡后,才能正確重現(xiàn)被攝景物的色彩和確定視頻信號的電平。     
3.黑平衡調(diào)整方法 —— 將攝象機的鏡頭蓋蓋上,按動自動黑平衡的按鈕,數(shù)秒鐘后,顯示裝置會顯示黑平衡已調(diào)整好。
注:調(diào)整黑白平衡的次序以最后一次調(diào)整白平衡為準(有時黑白平衡須反復調(diào)整)。 
2-7  攝像機的電子特性
攝像機的電子特性可分為指標性和功能性兩類.
一.  指標性
1.  CCD性能     2.  分解力
3.  信噪比         4.  靈敏度
二.  功能性
1.  自動白平衡      2.  自動聚焦    3.  數(shù)碼變焦
4.  圖像穩(wěn)定器      5.  夜視功能    6.  同步掃描 
7.  程式自動曝光  8.  數(shù)碼特技    9.  SP -LP 模式
一. 指標性電子特性
 1. CCD 的性能指標
    攝像機上的光電轉(zhuǎn)換器——電荷耦合器件(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是攝像機中最重要的部件,其性能指標的高低是決定攝像機檔次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從畫面質(zhì)量上來看,無論是“優(yōu)良的畫面”,還是“不夠好的畫面”,都可以在CCD中找到最主要的???
(1)CCD的數(shù)量
A.    單CCD攝像機    攝像機里只有一片CCD,用其進行亮度信號及色度信號的光電轉(zhuǎn)換。其中色度信號是用CCD上特殊的彩色遮罩裝置,結(jié)合電路完成的。由于一片CCD同時要完成亮度信號和色度信號的轉(zhuǎn)換,使得拍攝出來的畫面在彩色還原上達不到專業(yè)水平的要求。 
B.   三CCD攝像機    攝像機中有三片CCD,分別用其轉(zhuǎn)換紅、綠、藍光信號。拍攝出來的畫面從彩色還原上,比單CCD豐富自然。亮度及清晰度也比單CCD好。只是價格要比單CCD貴. 
(2)CCD的大小
CCD的大?。ㄓ闷鋵蔷€衡量)有多種規(guī)格:
專業(yè):    2/3” 1/2”
非專業(yè): 1/3”1/3.6”1/4”1/4.7”1/5 ”1/6 ”
在有效像素相同、明亮光線照明情況下,較大尺寸的CCD與較小尺寸的CCD差別不太明顯,但光線較暗時,差別就比較明顯,畫面的色彩、清晰度、信噪比都可明顯看出不同。
(3)CCD的類型
          CCD按照工作原理 (電荷轉(zhuǎn)移方式) 的不同,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A.  幀轉(zhuǎn)移方式FT(Frame—Transfer)
      主要用于家用攝像機
B.  行間轉(zhuǎn)移方式IT(Interline Transfer) 
      主要用于專業(yè)攝像機
C.  幀行間轉(zhuǎn)移方式FIT(Frame-Interline Transfer)
     主要用于廣播攝像機
(4)CCD的總像素和有效像素
A.     總像素是指CCD所具有的像素,即一片CCD上所有的像素。有效像素是指畫面上能看到的像素,即用來拍攝運動畫面或靜止照片的像素。一般我們用有效像素體現(xiàn)畫面的清晰度.
B.     對于2/3 ” 、1/2” 系統(tǒng)來說,總像素和有效像素只有幾十個像素的差別,而對于1/3 ”及以下尺寸的CCD相差可達30%。由于采用了一些新技術(shù),如四重密度像素分布
技術(shù),可將像素數(shù)提高到驚人的水平,但這只對拍攝數(shù)碼照片有用,對視頻畫面并沒有改進.
C.    就標準清晰度電視系統(tǒng)而言,CCD有效像素有數(shù)十萬就可滿足要求,多出的像素只對拍攝數(shù)碼照片、數(shù)碼圖像穩(wěn)定器起作用。
D.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同一片CCD用作運動畫面和靜態(tài)照片拍攝的有效像素是不同的。
如某臺攝像機CCD的總像素為133萬,運動有效像素為69萬,靜態(tài)有效像素為125萬。
2.     分解力與電視線
        分解力是指攝像機分解圖像細節(jié)的能力。有時又稱清晰度。衡量標準是攝像機拍攝一個黑白相間垂直條紋測試卡時,在電視畫面中心部位,人眼能夠分辨出水平方向上的黑白線數(shù).
        攝像機的分解力一般用電視線(TV L)表示。若有N條黑白相間垂直條紋落在像寬W的范圍內(nèi),那么在水平方向上等于像高H的寬度內(nèi)的線數(shù)就是:NH/W。電視系統(tǒng)中,將這樣經(jīng)過折算后的線定義為電視線,簡稱線。
        攝像機的分解力受鏡頭質(zhì)量、CCD像素數(shù)目的多少、視頻帶寬等因素影響。一般3片式
        1/2英寸CCD攝像機為800線左右,
        2/3英寸CCD攝像機為880線左右。
        DV攝像機的清晰度有兩種:攝像機水平清晰度和記錄水平清晰度。  記錄水平清晰度指記錄在DV錄像帶重放時能夠達到的指標,一般為500線以上,目前廠商標注的最大值可達540線。一般攝像機的水平分解力要大于錄像機的水平清晰度。 
3.    信噪比(S/N)
        信噪比是指有用的圖像信號與夾雜在其中無用的干擾信號(表現(xiàn)為畫面中黑白或彩色顆粒狀跳動的小點)的比值。這個數(shù)值越大,說明其拍攝出的畫面干擾愈小。也就是業(yè)內(nèi)人士常說的,畫面“干凈”、“透徹”。這種感覺初學者要通過仔細觀察來體會。 信噪比用 dB(對數(shù))表示。即得到比值后再取對數(shù)。 DV數(shù)碼攝像機可輕松達到60dB, 有些機型已達62dB。 
4.    靈敏度
        攝像機的靈敏度是用同一照度下,拍攝同一景物得到額定輸出時,所用光圈的大小來衡量的。通常取照度2000Lx,色溫3200K,拍攝白反射系數(shù)89.9 %的景物,視頻信號輸出為700毫伏,此時使用光圈越小,表示攝像機靈敏度越高。(廣播檔攝像機靈敏度一般為:F8.0)
       顯然F值為8的攝像機的靈敏度要高于F值為5.6的攝像機。在微光情況下(如只有幾個Lx——大約相當點燃一根光柴的亮度),觀察攝像機拍攝的畫面質(zhì)量如何,也是衡量攝像機靈敏度的重要依據(jù)。攝像機在低照度下的表現(xiàn),判斷的依據(jù)更多的是主觀感覺。
        雖然有些攝像機號稱可在幾個Lx的微光下拍攝,但這時拍攝出的畫面大多為輪廓不清、信噪比很低、基本無色彩的“不良畫面”。
二.  功能性電子特性
 1.   自動白平衡(AWB)
       非專業(yè)攝像機上往往裝有自動白平衡感應(yīng)器,其調(diào)整范圍大約在2500 K ~7000 K之間。
在下列情況下,自動白平衡會失靈:
(1)夜間拍攝蠟燭光或室外拍攝煙火時;
(2)水銀燈、鈉蒸汽燈等極亮照明下時;
(3)兩種不同色溫的光源混合時; 
(4)強逆光拍攝及運用微距功能拍攝時;
(5)在蒙蒙細雨和雪地拍攝時;
(6)環(huán)境亮度低于攝像機的規(guī)定照度時;
(7)日落、日出或帶有強烈紅色調(diào)時;
(8)移動拍攝中攝像機從明亮處移到光線相對暗處時的一段時間內(nèi),如從室外移到室內(nèi)。
2.    自動聚焦(AF-Auto Focus)
        當攝像機對準拍攝物體時,鏡頭能自動把焦距調(diào)在焦點上,叫做自動聚焦。目前攝像機鏡頭的自動聚焦方式很多,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為有源方式聚焦,包括紅外線方
式和超聲波方式;另一類為無源方式聚焦。家用攝像機通常采用有源聚焦方式。原理是當鏡頭對準目標時,攝像機鏡頭內(nèi)下方的發(fā)射器,發(fā)出紅外線或超聲波,經(jīng)被攝物體反射回來,由攝像機紅外線傳感器或超聲波傳感器接收下來,測定出距離,根據(jù)測定的距離驅(qū)動攝像機聚焦裝置聚實焦點。
    其優(yōu)點是不受光線條件影響,能在完全???的情況下工作。缺點是不能透過玻璃進行工作、對吸收紅外線或超聲波的物體、遠距離的物體等不能正常工作。專業(yè)攝像機多采用無源聚焦方式。常見的有佳能公司(Canon)研制開發(fā)的“固態(tài)三角測量”聚焦系統(tǒng)SST(Solid State Triangulation),勝利公司(JVC)研制開發(fā)的“圖像傳感方式”聚焦系統(tǒng)TCL等。
        無源聚焦方式有遠距離聚焦準確,對焦沒有視差等優(yōu)點,不足之處就是當光線太暗和被攝物體反差小時不能正常工作。攝像機自動聚焦裝置的檢測視角一般只有幾度。當鏡頭處于長焦端時,畫面大部分進入自動聚焦控制范圍,聚焦效果良好;而鏡頭處于短焦時,只有畫面中央很小范圍是自動焦點的檢測范圍。這一小范圍內(nèi)的物體的焦點能夠自動聚實,如果被攝物體不在畫面中央這一范圍內(nèi),自動聚焦就會出現(xiàn)偏差。
另外,自動聚焦系統(tǒng)受光線、亮度、被攝物等條件的影響很大,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會出現(xiàn)聚焦偏差,在這些場合最好還是使用手動聚焦效果比較好。
        不適合采用自動聚焦拍攝的景物如下:
不適合采用自動聚焦拍攝的景物:
(1)  快速運動的物體
(2)  被攝體距離太遠
(3)  很暗環(huán)境中的物體
(4)  遠離畫面中心的景物
(5)  下雨、下雪或地面有水
(6)  能吸收紅外線或超聲波的物體
(7)  網(wǎng)、欄柵、成排的樹或柱子后的景物
(8)  反差太弱或無垂直輪廓的景物,
         (如一面白墻)
  (9)  表面有光澤、光線反射太強或周圍太亮的景物
(10)  被攝物體一端離攝像機很近, 另一端離得很遠
(11)   玻璃后面的物體 (在玻璃前拍攝時,可貼緊玻璃拍攝)
3.     光學變焦與數(shù)碼變焦
        鏡頭是由透鏡組組成的,其焦距是可以改變的。光學變焦是依靠鏡頭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的改變來實現(xiàn)變焦的(1/f = 1/f1 +1/f2 -d/f1×f2 ) ,它實實在在地改變了鏡頭的焦距。
        鏡頭的最大焦距除以最小焦距就是光學變焦比。非專業(yè)攝像機鏡頭的光學變焦比通常在15倍以下。
數(shù)碼攝像機大多具有數(shù)碼變焦功能,但數(shù)碼變焦并沒有改變鏡頭的焦距。只是一種畫面
放大,即把原來CCD上的一部分影像放大到幾十甚至于幾百倍而成為一整幅畫面,在視覺上給人一種遠處景物被拉近放大的感覺。此時影像變得模糊不清,顆粒狀明顯。利用數(shù)碼變焦功能拍攝的畫面粗糙,影像模糊,并無多少實際使用價值。
4. 光學防抖與電子防抖
  拍攝影像時,持機的手臂常常不可避免地發(fā)生抖動,使拍攝出來的影像畫面模糊不清。DV攝像機一般都具有防抖功能。
DV的防抖功能通常有兩種,即光學防抖和電子防抖。
        光學防抖是機械式的防抖,它是在鏡頭隨手臂一起抖動時,自動調(diào)節(jié)鏡頭中鏡片位置來消除抖動的影響,使得拍攝的畫面清晰穩(wěn)定。其特點是畫質(zhì)不受影響,但防抖效果不明顯。
電子防抖是將影像放大,取中間部份的影像相成為主影像,其馀周邊的影像則為防震產(chǎn)生時的運動空間,因為影像被放大,所以畫質(zhì)變差,但是防抖效果明顯。
        攝象機盡管有了防抖功能,但并不意味著拍攝時就不怕晃動了。當手臂和身體有較大運動時,仍會使影像畫面不穩(wěn),這時還需要用三腳架來支持拍攝。
5.   攝像機的夜視功能
  夜視功能又稱之為紅外夜視功能,在???的夜晚,周圍環(huán)境的照度很低,通常只有幾個勒克斯(Lx),甚至于為人的視力無法辨認的0Lx 的全黑環(huán)境。有夜視功能的攝像機,能夠
發(fā)射出紅外線,拍攝周圍10英尺(約3米) 范圍內(nèi)的影像。
6.    同步掃描 (Synchro Scan)
        攝像機中同步掃描功能的設(shè)置,是使攝像機的掃描頻率與被拍攝熒光屏掃描頻率相同,不使拍攝畫面中的熒光屏出現(xiàn)水平條紋。
        同步掃描功能就是可變速電子快門。
        如某攝像機的可變速電子快門為:1/50.3秒~1/201.4秒共234檔(0.1秒一檔)
          專業(yè)機有此功能
7.  程式自動曝光
 許多攝像機上設(shè)有程式自動曝光模式,可根據(jù)不同拍攝情況選擇。常見的有射燈模式、運動物體模式、柔和人像模式、日落模式、海灘及滑雪模式、風景模式、月夜模式等。
        這些模式是攝像機根據(jù)拍攝環(huán)境和所要達到的畫面效果,對光圈、快門、聚焦、白平衡和增益控制等參數(shù)進行的綜合設(shè)定。
8.   數(shù)碼特技
 許多數(shù)碼攝像機設(shè)有多種數(shù)字畫面特技效果,如多屏、頻閃、靜幀、拖曳影像、懷舊電影、負片效果、鑲拼圖案、黑白模式等。有些機型還設(shè)有擴闊模式,以改變畫面的縱橫比。
        這些數(shù)字畫面特技,為制作者提供了豐富畫面效果的手段。有些特技效果還是不錯的。
9.   SP 和LP 模式
   DV攝錄機通常有兩種錄播模式:  SP和LP。SP(Standard play)是標準錄播模式、LP(Long play)是長時間錄播模式。在LP模式下,可延長記錄和播放時間、延長倍數(shù)依不同攝錄機的不同而不同,流行的有1.5倍和2倍。使用LP模式在1.5倍時,可在60分鐘的錄影帶上攝錄90分的影像。
LP模式是使用較少的錄像帶存儲相同數(shù)量的影像。錄像機標準的記錄存儲速度是一定的.如在SP模式下,數(shù)據(jù)以每秒3/4英寸的走帶速度存儲,而在LP模式下,數(shù)據(jù)存儲速度則為每秒1/2英寸錄像帶。同樣的數(shù)據(jù)就會占用較短的錄像帶。LP模式是以降低影像質(zhì)量為代價的,特別是使用舊錄像帶時,在LP模式下圖像信噪比會明顯變差。使用中可根據(jù)需要進行選擇。
2-8  攝像機使用技巧 (技術(shù)類)
1.   尋像器的預調(diào)(亮度、對比度)
(1)   用機內(nèi)彩條發(fā)生器產(chǎn)生彩條信號預調(diào)。
(2)  拍攝反差適中的景物預調(diào)。
 2.  彩色監(jiān)視器的調(diào)整(亮度、對比度、色度 )
(1)  75Ω負載電阻開關(guān)置于ON位置。
(2)  將色度旋紐調(diào)到零。
(3)  用彩條信號調(diào)整監(jiān)視器的亮度和對比度。
(4)  將色度旋紐調(diào)到適當?shù)奈恢谩?
注:  以上兩項的預調(diào),在攝像機使用手動光圈時,非常重要。
 3.     曝光控制類
(1)面部曝光法
        用自動光圈測定人物面部的F值并固定,然后使用手動光圈拍攝。適用于景物(包括人物)亮度范圍,超出了攝像機能反映的亮度范圍的情形。
(2)曝光對色彩的影響
          曝光過度:色彩變淡,發(fā)白。
          曝光不足:色彩變暗。
(3)曝光模式與補償
          DV攝像機往往設(shè)有曝光模式與補償功能,如逆光拍攝、運動物體的拍攝等。這些模式和補償實際上就是在使用手動光圈控制方式和改變電子快門的速度。
(4)改變構(gòu)圖對曝光的影響
4.     色彩控制類
(1)光源的顯色性
        光源的顯色性表示光源顯示色彩的能力。它以某光源照射下物體的顏色,與其在陽光下呈現(xiàn)的顏色相符合的程度,來衡量該光源的顯色性。國際照明委員會(CIE)規(guī)定,陽光的顯色指數(shù)為100,人造光源的顯色指數(shù)越高,表示顯色性能越好。一般用于電視照明光源的顯色指數(shù)應(yīng)在85以上。
常見光源的顯色指數(shù)
光  源 顯色指數(shù) 光  源 顯色指數(shù)
太陽光 100 氙燈 90~95
白熾燈 95~100 鏑燈 85~95
日光燈 65~80 高壓鈉燈 20~25
鹵鎢燈 85~99 高壓汞燈 30~40
碘鎢燈 95~100 三基色日光燈 85
(2)白平衡的調(diào)整
   A.   標準白板的選擇。
   B.   白板的位置與角度。
   C.   膚色(還原)控制原則。
   D.   環(huán)境色對白平衡調(diào)整的影響。
   E.   光線暗時盡量采用3200K色溫轉(zhuǎn)換片。
(3) DV攝像機白平衡(模式)的使用
5.  夜間拍攝技巧
色彩還原的關(guān)鍵在白平衡調(diào)整,如攝像機無手動白平衡調(diào)整,
可將白平衡功能模式((White balance),設(shè)為“室外晴天 ”。
6.  頻閃現(xiàn)象
       頻閃現(xiàn)象是指攝像機搖攝時,畫面出現(xiàn)的閃爍現(xiàn)象。
       攝像機拍攝直立的物體時(如樹林、欄柵等),搖攝速度過快,很容易出現(xiàn)頻閃現(xiàn)象。
       頻閃現(xiàn)象長焦比短焦嚴重,物距小比物距大嚴重,反差大的景物比反差小的嚴重。
7.   超焦距的使用
(1)超焦距:  當鏡頭聚焦在無窮遠時,從景深的近限點到鏡頭的距離稱超焦點距離,簡稱超焦距。超焦距之內(nèi)的景物在成像面上是模糊的, 超焦距至無窮遠景物是清晰的。
(2)超焦距的使用:若將鏡頭焦點對準超焦距(點),
則最近清晰點可從超焦距的位置移至超焦距一半的位置,即清晰點離鏡頭近了,擴大了鏡頭的景深范圍。
(3)超焦距的計算:超焦距=1000×(焦距÷光圈F數(shù)值)
8.   最佳光孔
       由于衍射(光線因折射而分出彩色)現(xiàn)象的存在,最佳光孔(成像清晰度、色彩飽和度最好)不是最小光孔,而是稍大一點的光孔。
       根據(jù)實驗,最佳光孔是從鏡頭的最大光孔收小2 ~3檔處。如某鏡頭最大光圈為F2,
則最佳光孔為:F 4~ F5.6。
9.    外出拍攝時攜帶的器材
(1)    攝像機三腳架
(2)    耳機
        拍攝前試音、拍攝中???、拍攝后回放時聲音細致的檢查。
(3)    手持話筒和連線
        通常攝像機上的話筒在離音源較遠時,錄制的聲音會不清晰,對于有嘉賓采訪和現(xiàn)場報道的場景,手持話筒是必不可少工具。
(4)   無線頸掛式話筒
        可能的話,帶上一個無線頸掛式話筒,它能使采訪對象和攝像機保持一定的距離,并且這個小東西不會分散他太多的注意力。
(5)   標準電池
       為話筒和其它設(shè)備準備好備用電池。
(6)   各類轉(zhuǎn)接器和電纜
        準備一些各類視音頻及其它設(shè)備的接插頭,轉(zhuǎn)接器和連接電纜,在外出工作時很有必要。
(7)   輔助燈
        電池燈或輕便式燈具能夠幫助你更好地完成拍攝任務(wù),而不是在光線很暗時還在勉強地湊合。上車前不要忘記帶上濾色紙。
(8)   反光板
        調(diào)節(jié)反光板可讓你靈活地調(diào)整反射光線,以便更好地照亮要拍攝的景物。 
(9)    各種鏡頭濾光鏡
        偏振濾光鏡,可減少反射光和直射強光的作用( 如在水面上或水邊拍攝時,尤為重要)。
        其它濾光鏡可以提高拍攝畫面的質(zhì)量。如拍攝落日時可增強氣氛;拍攝浪漫情景時能增加柔和的光澤等。濾光鏡很便宜,但很有用。
(10)  鏡頭紙
        帶上一些鏡頭紙或毛刷,以清潔鏡頭上的灰塵、臟物及濕氣,不要用面巾紙或襯衣袖子擦拭,這樣可能會嚴重劃傷鏡頭。
(11)   攝像機電池和充電器
(12)   空白錄像帶
(13)   調(diào)白平衡用的白板
(14)   化妝用品 
(15)   電源插座
(16)   簡單的工具
(17)   防雨用具
(18)   磁帶標簽紙、膠帶、紙、筆等
(19)   攝影包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