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干擾磁環(huán)
一、EMC定義電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縮寫EMC,就是指某電子設備既不干擾其它設備,同時也不受其它設備的影響。電磁兼容性和我們所熟悉的安全性一樣,是產品質量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安全性涉及人身和財產,而電磁兼容性則涉及人身和環(huán)境保護二、EMI定義電磁波會與電子元件作用,產生干擾現象,稱為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例如,TV熒光屏上常見的“雪花”便表示接受到的訊號被干擾。三、EMC設計原則EMC設計應是任何電子器件和系統(tǒng)綜合設計的一部分。它遠比試圖使產品達到EMC的其他方法更節(jié)約成本。EMC的主要設計技術包括:電磁屏蔽方法、電路的濾波技術,以及包括應特別注意的接地元件搭接的接地設計。3.1、良好的電氣和機械設計原則的應用首先,優(yōu)秀的EMC設計的基礎是良好的電氣和機械設計原則的應用。這其中包括可靠性考慮,比如在可接受的容限內設計規(guī)范的滿足,好的組裝方法以及各種正在開發(fā)的測試技術。 一般來說,驅動當今電子設備的裝置要安裝在PCB上。這些裝置由具有潛在干擾源以及對電磁能量敏感的元件和電路構成。因此,PCB EMC設計是EMC設計中的下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有源元件的位置、印制線的走線、阻抗的匹配、接地的設計以及電路的濾波均應在EMC設計時加以考慮。一些PCB元件還需要進行屏蔽。 3.2、內部電纜的連接再次,內部電纜一般用來連接PCB或其他內部子組件。因此,包括走線方法和屏蔽的內部電纜EMC設計對于任何給定器件的整體EMC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在PCB的EMC設計和內部電纜設計完成以后,應特別注意機殼的屏蔽設計和所有縫隙、穿孔和電纜通孔的處理方法。 3.3、電源及電纜濾波器最后,還應著重考慮輸入和輸出電源和其他電纜濾波問題。 四、EMI防護設計一般來講,EMI防護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從產品設計開發(fā)階段即需要將EMI貫穿始終。但是,由于各個方面的原因,高頻線路很難達到在PCB設計階段即解決EMI問題,大多都需要通過對機殼進行屏蔽處理來達到防EMI效果。五、EMI吸收磁環(huán)/磁珠/磁夾EMI吸收磁環(huán)/磁珠專用于電源線、信號線等多股線纜上的EMI干擾抑制,包括電源線上的噪聲和尖峰干擾,它同時具有吸 收靜電脈沖能力,使電子設備達到電磁兼容(EMI/EMC)和靜電放電的相應國際標準,使用時可將一根多芯電纜或一束多股線纜穿于其中。多穿一次可加強其效果。 通常用25MHz和100MHz頻率點的阻抗值來衡量磁環(huán)磁珠的吸收特性。EMI吸收磁環(huán)/磁珠的吸收干擾能力是用其阻抗特性來表征的。在低頻段呈現非常低的感性阻抗值,不影響數據線或信號線上有用信號的傳輸。 5.1、EMI吸收磁環(huán)的使用方法EMI吸收磁環(huán) EMI吸收磁環(huán)常用于抑制電源線、信號線上的干擾,同時還具有吸收靜電脈沖能力。 5.1.1、直接套在一根或一束電源、信號線上,為了增加干擾吸收能量,可反復多繞幾圈; 5.1.2、帶有安裝夾的EMI磁環(huán),適用于補償式的抗干擾抑制; 5.1.3、可以方便的夾在電源線、信號線上; 5.1.4、靈活,可重復使用安裝; 5.1.5、自帶卡式固定,不影響設備的整體形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