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江西廬山地質公園
廬山地質公園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總占地面積50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地質地貌、地質剖面。在廬山共發(fā)現(xiàn)一百余處重要冰川地質遺跡,完整地記錄了冰雪堆積、冰川形成、冰川運動、侵蝕巖體、搬運巖石、沉積泥礫的全過程,是我國東部古氣候變化和地質特征的歷史記錄…

|
|
廣東丹霞山地質公園
丹霞山地質公園位于廣東省韶關市東北的仁化、曲江兩縣交界地帶,總面積290平方公里。世界上由紅色陸相砂礫巖構成的以赤壁丹崖為特色的一類地貌均被稱為丹霞地貌,丹霞山便是這一類特殊地貌的命名地。

|
|
安徽黃山國家地質公園
黃山地質公園雄踞于風光秀麗的皖南山區(qū),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是以中生代花崗巖地貌為特征的地質公園。黃山以雄峻瑰奇而著稱,千米以上的高峰有72座,峰高峭拔、怪石遍布。山體峰頂尖陡,峰腳直落谷底,形成群峰峭拔的中高山地形

|
|
河南云臺山地質公園
云臺山地質公園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北部的太行山南麓,主要以云臺山園區(qū)的構造單面山體地貌和斷崖飛瀑、幽谷清泉地貌為特征。公園內群峽間列、峰谷交錯、懸崖長墻、崖臺梯疊的“云臺地貌”景觀,是以構造作用為主,與自然侵蝕共同作用形成的特殊景觀。

|
|
黑龍江五大連池火山世界地質公園
五大連池火山世界地質公園位于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總占地面積72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火山地質地貌類。五大連池是中國境內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時代最新的火山群。園區(qū)內有規(guī)律地分布著14座火山……

|
|
云南石林地質公園
云南石林地質公園位于云南省,總占地面積40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巖溶地質地貌。晚古生代這里為濱海——淺海環(huán)境,沉積了上千米的石灰?guī)r、白云巖,為形成本區(qū)石林地貌奠定了基礎。在獨特的地質、氣候、水文條件下,多期石林繼承發(fā)展,相互疊置,層次分明。

|
|
河南嵩山地質公園
嵩山世界地質公園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總面積45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地質(含構造)剖面,連續(xù)完整地出露35億年以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個地質歷史時期的地層,地層層序清楚,構造形跡典型,被地質界稱為“五代同堂”,實際上是一部完整的地球歷史石頭書。

|
|
浙江雁蕩山地質公園
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主要位于中國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境內,是亞洲大陸邊緣巨型火山(巖)帶中白堊紀火山的典型代表,是研究流文質火山巖的天然博物館。雁蕩山一山一石記錄了距今1.28億年-1.08億年間一座復活型破火山演化的歷史,堪稱中生代晚期亞歐大陸邊緣復活型破火山形成與演化模式的典型范例。

|
|
福建泰寧地質公園
泰寧地質公園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泰寧縣,是一個以丹霞地貌為主體,兼有花崗巖、火山巖、構造地質地貌等多種地質遺跡,自然生態(tài)良好,人文景觀豐富的綜合性地質公園。泰寧地質公園內丹霞洞穴數(shù)量之多、洞穴群的規(guī)模之大、洞穴造型和組合之奇特、洞穴的可觀賞性之罕見,堪稱“丹霞洞穴博物館”。

|
|
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地質公園
克什克騰旗國家地質公園以第四紀冰臼群和花崗巖石林地貌及地質構造為主要特色。地質公園位于大興安嶺南端和燕山山脈交接處,自第四紀(距今約175萬年)以來發(fā)育過多期古冰川,在青山上遺留下了近千個古冰臼,它們保存完整,形態(tài)典型,屬世界上罕見的大型古冰臼群,同時還有冰斗、冰川“U”形谷、冰川條痕石、側磧、終磧堤等古冰川遺跡……

|
|
四川興文石海國家地質公園
興文石海集天坑、石林、溶洞三大喀斯特奇觀于一身,被中外專家鑒定命名為“興文式喀斯特”,公園內洞穴縱橫交錯,天坑星羅棋布,石林形態(tài)多姿,峽谷雄偉壯觀,瀑布靈秀飄逸,湖泊碧波蕩漾,自然景觀優(yōu)美,各類天然的自然景觀與獨特的僰族、苗族文化共同構成了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畫卷。

|
|
山東泰山地質公園
泰山國家地質公園面積15866平方公里,擁有豐富的地質遺跡資源,對于巖石學、地層學與古生物學、沉積學、構造學、地貌學以及地球歷史等地質科學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泰山巖群是華北地區(qū)最古老的地層,記錄了自太古代以來近30億年漫長而復雜的演化歷史。

|
|
河南王屋山世界地質公園
王屋山-黛眉山地質公園,由王屋山、黛眉山和黃河谷地三個地貌單元組成,分為天壇山、封門口和黃河三峽三個園區(qū),公園總面積986平方公里。是一座以典型地質剖面,地質地貌景觀為主,以古生物化石、水體景觀和地質工程景觀為輔,以生態(tài)和人文相互輝映為特色的綜合性地質公園。

|
|
雷瓊地質公園
雷瓊地質公園處于雷瓊海峽南北兩翼,在地質學上屬于雷瓊陸谷火山帶。公園內火山密集,共有101座火山。火山類型幾乎涵蓋了玄武質巖漿爆發(fā)與蒸汽巖漿爆發(fā)的所有類型:熔巖錐、碎屑錐(濺落錐、巖渣錐)、混合錐、瑪珥火山(低平火口、凝灰?guī)r環(huán))。其數(shù)量之多,類型之多樣,保存之完整,為我國第四紀火山帶之首。

|
|
黑龍江鏡泊湖地質公園
鏡泊湖地質公園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寧安市境。公園劃分為七個地質遺跡景區(qū)、渤海故國景區(qū)及騎馭探險景區(qū),共九個景區(qū)。七個地質遺跡景區(qū)為:火山口森林景區(qū)、熔巖河景區(qū)、瀑布山莊景區(qū)、鏡泊湖景區(qū)、熔巖臺地景區(qū)、小北湖景區(qū)、蛤蟆塘火山錐景區(qū);其中尤以火山口森林、瀑布山莊、熔巖河、鏡泊湖四個景區(qū)最為著名,是地質公園的核心景區(qū)。

|
|
河南伏牛山地質公園
中國南陽伏牛山界地質公園,由國家地質公園、世界生物圈保護區(qū)、國家自然保護區(qū)、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和國家礦山公園資源整合而成。在地質公園所屬的白堊紀恐龍蛋化石群自然保護區(qū)內,發(fā)現(xiàn)白堊紀恐龍蛋化石8科12屬36種,其中西峽長圓柱蛋為世界罕見,戈壁棱柱蛋為稀世珍品,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跡”。

|
|
江西龍虎山國家地質公園
龍虎山國家地質公園位于江西省鷹潭市,總占地面積38000公頃,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地質地貌類。龍虎山是我國丹霞地貌發(fā)育程度最好的地區(qū)之一,地質構造上屬于信江斷陷盆地,丹霞地貌類型典型多樣,分布集中并有奇特的火山巖地貌及典型地層剖面,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和審美旅游觀賞價值。

|
|
北京房山地質公園
北京房山世界地質公園位于北京市西南約40公里,地跨北京市房山區(qū)和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淶源縣。公園總面積953.95km2,劃分為八個園區(qū):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園區(qū)、石花洞園區(qū)、十渡園區(qū)、百花山-白草畔園區(qū)、云居寺-上方山園區(qū)和圣蓮山園區(qū)屬地為房山區(qū)。

|
|
四川自貢地質公園
自貢地質公園位于四川省自貢市,主要由三大園區(qū)組成,包括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跡園區(qū)、自貢鹽業(yè)科技園區(qū)、榮縣青龍山恐龍化石群遺跡園區(qū),設置科考科研區(qū)、科普游覽區(qū)、生態(tài)觀光區(qū)、探幽訪古區(qū)等功能區(qū)和一系列功能小區(qū)。

|
|
內蒙古阿拉善沙漠地質公園
阿拉善沙漠地質公園主要是由統(tǒng)稱為阿拉善沙漠的巴丹吉林、騰格里、烏蘭布和三大沙漠組成。并融合風力地質作用形成的沙漠、戈壁為主體景觀,以峽谷、風蝕地貌等地質遺跡融合其它自然景觀、人文歷史景觀而建立的集探險、旅游、科學研究、科普教育地質遺跡保護為一體的綜合性地質公園。

|
|
陜西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
秦嶺終南山地質公園位于秦嶺中段,面積1074.85平方公里,公園具有獨特的地質遺跡和終南山水文化。分為翠華山山崩地貌與佛教文化園區(qū)、南太白第四紀冰川園區(qū)、冰晶頂構造混合巖園區(qū)、玉山花崗巖峰嶺地貌園區(qū)、驪山地壘構造園區(qū)五大核心園區(qū)。

視頻: 中國房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開館 516 北京新聞
地質公園是以其地質科學意義、珍奇秀麗和獨特的地質景觀為主,融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自然公園。 地質遺跡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長歷史時期,由于內外動力的地質作用,形成、發(fā)展并保留下來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遺產(chǎn)。 中國地質遺跡資源非常豐富、分布區(qū)域較為廣闊,種類也比較齊全。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由政府部門組織建設國家地質公園的國家,也是全球建立地質公園最早的國家之一。20世紀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創(chuàng)建世界地質公園網(wǎng)絡的號召,中國國土資源部積極響應,提出了以建設國家和地方不同層次地質公園的形式來推進地質遺跡保護的方針,并于2000年開始在全國組織實施國家地質公園計劃,中國是世界地質公園數(shù)量最多、增長最快的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