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江淳
江寧,久違了!江寧,我魂牽夢繞的情人,我終于回到了你的身旁,婉若一滴山泉克服種種阻力匯入小溪、流進大海。雖然我不敢想象,江寧會張開她豐滿的雙臂歡迎我,但我仍不顧一切地一頭扎入你溫暖的懷抱。
是什么力量促使我放棄優(yōu)厚的工作條件,舍妻別子回歸故鄉(xiāng)呢?能選擇是幸福的,但選擇本身是如此的痛,甚至有些悲壯。是命運的捉弄,還是走投無路?我至今沒有得到答案。但有一條是確定的:即只有長期遠離故鄉(xiāng)的人,才會有真切的鄉(xiāng)戀,斷腸的鄉(xiāng)愁。
對于我,江寧是大片金黃的油菜花,是一塊碩大無比的磁鐵,而我就是一只迎風振翅的蜜蜂,一枚鋼鐵長城上的螺絲釘。無論軍營生活多么艱苦,江寧父老鄉(xiāng)親始終是我安心服役的強大后盾。
說你是情人,你卻更像慈母。請讓兒再叫你一聲:媽媽!我離開你整整十七年了,十七年的別離是如此漫長。軍營哨所里,我把思鄉(xiāng)交給了月亮,把圓月望成銀鉤,又把月芽望成滿月。多少次夢里回故鄉(xiāng),多少次醒時望月亮。大詩人李白的“靜夜思”幾乎成了我的精神食糧。媽媽,你一定記得,離開你時我僅是一個十五歲的孩子,是你用大紅花、用淚和愛把我送去從軍的。
我無法描述自已第一次回鄉(xiāng)探親(八三年考入軍校報到期間順便回家鄉(xiāng)看看)的情景,但它又是那樣的刻骨銘心。列車從哈爾濱開到山海關時,家鄉(xiāng)的氣息仿佛已隨風飄了過來。當列車駛入南京長江大橋時,我想念故鄉(xiāng)的情感像火山一樣爆發(fā)了,真恨不得立刻跳下火車,用最大的力氣去擁抱南京、親吻江寧。所有的激動和愛全都化作兩行長長的熱淚。
我的家鄉(xiāng)到底有何魔力讓人如此感動呢?在我心中,江寧是魚米之鄉(xiāng)。她水產(chǎn)豐富,是古老的稻米產(chǎn)地。這讓我忍不住想起白居易的名篇“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寧古屬吳地,背靠長江。千百年來唱著“好一朵茉莉花”的秦淮河是她的水上走廊和文明之源。我愛你的長子天印山,我愛你的長女秦淮河。天印山莊嚴肅穆,他給了我寧靜和方向;秦淮河溫柔綿長,她給了我熱情和奔放。
生我養(yǎng)我的家鄉(xiāng)啊,十七年你變得如此亮麗。走時,我只知道東山鎮(zhèn)有大街與二街。而今天,在七十多萬勤勞、智慧的江寧人的不懈努力下,你的路、你的橋、你的廣場、你的燈、你的機場,還有你成片的現(xiàn)代工業(yè)區(qū)數(shù)不完、讀不夠。江寧人已擺脫了種地吃飯的歷史,與共和國同乘一列改革開放的快車,步入一個偉大的新時代。
十七年的夢已成真。江寧,你的兒子為你道一聲祝福:新世紀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