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yǎng)好蘭花要有好的植料,就是為蘭花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一開始養(yǎng)蘭,不知所以然,還特意跑到山上挖的山土,結果是一苗接一苗的全軍覆沒。后來認為腐殖土好,又專門到花房里買的腐殖土,誰知還不如山土,蘭根不但爛了,還在土里發(fā)現很多小線蟲。有一盆蕙蘭都有了花蕾,結果盼到3厘米高時僵住了,不長了!漸漸干瘦。撥開土一看,好幾個小軟體動物,趴在花蕾的莖上,都啃了好幾個窩窩了,后來才知道那是蛞蝓,像小蝸牛。不行啊,鉆到書店里買了幾本養(yǎng)蘭花的書,來家研究,了解蘭花的習性和生長環(huán)境,發(fā)現植料是養(yǎng)蘭的根本!俗話說:干蘭濕菊,蘭花喜歡長在排水良好,通風透氣的土壤或介質中,原來爛根,就是違背了這一規(guī)律,植料太細,保濕性太強,甚至積水,更談不上通風透氣了,蘭根也是需要呼吸的。經過幾年的摸索,我因地制宜,不花錢或花小錢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我本著三個原則:第一透氣性。第二保濕性。第三營養(yǎng)性。先說透氣性,所謂透氣,就是植料之間要有空隙,講究盆內空氣循環(huán),(在夏天溫度高時,盆內容易發(fā)熱造成爛根)植料就不能太細,我掌握盆內最下層(四分之一)用直徑兩厘米的顆粒狀植料,中層(占全盆的二分之一)用0.5至一厘米的,上層就用0.5至0.2較細一點的了。我基本不用腐殖土那樣的細植料(日本養(yǎng)蘭也主張不用粉狀物)。再說保濕性,蘭根要呼吸,但也要喝水和吸收養(yǎng)分,這就牽扯到植料本身的性質了,不是光講透氣就行的,如果全用硬質植料,只通風不保濕,蘭也是長不好的,反而增加了澆水的工作量。植料有軟,硬和中性之分,軟植料:干樹葉屑,花生殼,粗木屑,樹皮屑,樹皮塊,各種堅果殼屑:核桃殼,山榛殼,松子殼等(別用含鹽分的),果種,像山楂籽,櫻桃核,棗核等,這些東西都能吸收水分,緩緩釋放,在釋放的過程中還分解養(yǎng)分。硬植料有風化石,粗河沙,小石子等,這些東西保水性就差了,反過來講是排水好,透氣性好,不變形。中性植料的保水性,排水性和透氣性都很好,像人造蛭石,燒制的陶化土(這都需要花錢買),用舊磚加工成顆粒狀,是非常符合中性偏硬養(yǎng)蘭條件的。記得有一本書上說,到目前為止還沒發(fā)現磚粒養(yǎng)蘭的缺點!當然再好也不能都用它!我想就像配中藥,視你的地理位置,養(yǎng)蘭環(huán)境,蘭盆的材料,,,按不同比例“軟硬兼施”“粗中有細”合理搭配,以三項原則(透氣,保濕,營養(yǎng))為目的。這也需要養(yǎng)蘭人要用心揣摩體驗,總結經驗,一定能使你的蘭花茁壯成長,滿庭飄香!這是我的淺見,權當拋磚引玉,不是之處,和蘭友討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