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學生出入方便,班長建議把班級的后門打開。后門已有一年多沒開了,由于風吹雨淋日曬,門上的那把鎖早已銹跡斑斑。等我找到鑰匙去開鎖時,卻怎么也打不開,折騰了半天,那把鎖也沒有一點反應,正在這時,上課的鈴聲響了,情急之中,我一使勁,只聽“嘣”的一聲,鑰匙斷在了鎖中。
下課后,我只好去找工具,想把斷了的鑰匙拔出來。等我找來鉗子時,卻發(fā)現(xiàn)我班的馬彪同學正在用削筆刀的刀尖一點一點地往外撬斷了的鑰匙。“能行嗎?”我走到跟前邊看邊問。馬彪用手撓撓頭,不好意思地說:“試試吧。”說完又干了起來。隨著他的一聲“行了!”那把斷了的鑰匙順從地從鎖眼中蹦出來了。馬彪笑瞇瞇地把它交給我,并對我說:“這鎖已經(jīng)生銹了,要往鎖眼里灌一些油才能打開,上次我爸就是用這樣的辦法開鎖的。”這時,我也猛然想起自己也見過這樣的方法,怎么一下就想不起來了呢?
我找來機油,倒進鎖眼里,再用另一把鑰匙來開,可開了半天,還是不能打開。難道這鎖是在故意跟我作對,我氣得把鑰匙丟在一邊,說:“明天來了用錘砸開!再換一把鎖!”
第二天,等我來到學校,發(fā)現(xiàn)教室的后門開了,我好奇地走過去,見那把油乎乎的鎖已經(jīng)打開了,正靜靜地掛在門鼻子上。看到我滿臉的疑問,還沒等我開口,就有學生爭著對我說:“是馬彪打開的。”我把目光轉(zhuǎn)移到馬彪的身上,笑著問:“你使用了什么魔法?”他臉上也閃現(xiàn)出少見的興奮之情,說:“今天早上我來了之后,找到那把你丟的鑰匙,只輕輕一下,鎖就開了!”我有點不相信,拿起鑰匙一試,那鎖果然變得十分靈巧,甚至于比新鎖還好開,我當時就感覺這前后發(fā)生的事真有一些戲劇的色彩。后來一想,這還是機油起的作用,只不過是昨天我有些操之過急,還沒等到機油發(fā)揮作用而已。
坐在辦公桌前,我拿著這把沾滿油的鑰匙,想象著那位平時被稱為“差生”的馬彪,陷入了沉思:有時差生就象一把生銹的鎖,讓你用盡辦法也無濟于事,甚至于情急之中會造成“斷鑰匙”的現(xiàn)象。面對一把生銹的鎖,如果你采取放棄的態(tài)度,那它永遠都是一把打不開的鎖;如果你采取了看起來可行的措施,可又沒等到恰當?shù)臅r機,那也不會達到理想的效果。生銹的鎖可以打開,差生怎么就不能轉(zhuǎn)化呢?關(guān)鍵是我們有沒有像開鎖那樣,運用合理的方法,掌握恰當?shù)臅r機,學會耐心地等待。只要給差生一個機會,他們也會成功,也會發(fā)光,也會燦爛!不是嗎?這鎖不就是差生打開的嗎?
猛然間,我覺得自己變得輕松起來,站起身,信心百倍地朝教室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