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一學校算孩子成長賬單 到13歲要花近20萬元2010年05月06日03:21
你知不知道父母到底為你付出了多少?昨日,北部新區(qū)星光學校和協(xié)和心理顧問事務所少年兒童發(fā)展促進中心合開了一堂名叫“感恩”的特殊算賬課——讓100多名初一學生說說“父母養(yǎng)你花了多少錢”。收上來的成長賬單顯示:從懷孕到念書至初中一年級,父母為孩子平均花了18萬元;最多的達42萬元,最少的也有6.2萬元。 孩子:養(yǎng)我長大好貴 昨下午,孩子成長賬單數(shù)據(jù)一公布,學生就驚叫起來:這么多?不可能吧!接著,家長提供的賬單轉(zhuǎn)到了孩子們手上。賬單上,懷孕、生產(chǎn)、幼兒園、小學各個階段的費用,每一筆都寫得清清楚楚。 “父母已經(jīng)為我花了6.2萬元,真的沒想到……”盡管他家為他所花的開支是所有學生中最少的,但想到父母每月那僅有的2000多元收入,他很后悔自己“一直瞧不起父母,覺得他們不會掙錢”。 陽陽的計算結(jié)果是24.3萬元。同學眼中,他一直像個“富二代”。但陽陽自己清楚,父母都只是普通工薪層,月入不到4000元。以前,他一向認為自己的任務就是讀書,花錢從沒想過要節(jié)約。這次他說:“簡直不敢相信父母養(yǎng)我會這么貴”。 父母:付出豈止這些 孩子驚嘆“這么多”,但記者聯(lián)系上幾位參與調(diào)查的父母,他們的一致說法卻是“那哪夠”。 陽陽的母親說:“賬單算的只是經(jīng)濟賬,真要把孩子養(yǎng)到這么大,我們付出的還不光是錢?。?#8221; 陽陽媽媽說:懷胎時怕孩子生下來不健康,生了又怕發(fā)育不夠好,上學要操心學習和安全……父母對孩子的付出,真是永無止境,完全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老師:希望孩子感恩 全程負責這堂算賬課的蔣華老師,是學校特聘的心理老師。 因為前來接受其心理疏導的孩子,70%以上跟父母關(guān)系不太好。所以,跟學校德育處商量后,蔣華決定用算賬這種方式。“‘恩重如山’之類的話說得太多,就沒感覺了。希望具體的數(shù)字,能讓孩子們對父母的付出有一個具體的認識。這也是從另一個角度的‘感恩’教育。” (文中學生為化名) 一個家庭的孩子成長賬單 在100多個學生交出的成長賬單中,這份月入4500元、支出正好在18萬元左右的家庭賬單或許能讓大家管中窺豹。支出多于或少于該家庭的,多是在服裝、旅游、娛樂、玩具等方面消費不同造成。 懷孕階段 產(chǎn)前檢查:200元×10次=2000元 營養(yǎng)品(蛋白粉、鈣等):500元×10個月=5000元 購置嬰兒用品(嬰兒床、用于胎教的功放音響等):3000元 孕婦培訓課:500元 合計:10500元 生產(chǎn)階段 生產(chǎn)費(順產(chǎn)):2000元 住院費(順產(chǎn)3天后出院):2000元 合計:4000元 0至3歲 保姆費:300元×12個月+400元×24個月=13200元 一次性尿布:300元×12個月=3600元 奶粉:250元×18個月=4500元 營養(yǎng)品(鐵、鈣、鋅等):200元×36個月=7200元 圖書、玩具、動畫片DVD:200元×36個月=7200元 服裝:1500元×3年=4500元 體檢、疫苗、看?。?000元(住一次院至少2000元)×3年=15000元 其他費用(游玩、旅游等):5000元 合計:60200元 幼兒園階段 學費:360元×6期=1960元 伙食費:60元×9個月×3年=1620元 兒童圖書:1000元 玩具、動畫片DVD:1000元×3年=3000元 服裝:1500元×3年=4500元 看?。?000元×3年=9000元 娛樂:1000元×3年=3000元 合計:24080元 小學階段 擇校費:20000元 伙食費:100元×9個月×6年=5400元 班車費:20元×9個月×6年=1080元 輔導費:300元×9個月×6年=16200元 社會實踐(春游、看電影、參觀等):1000元 校服(每年兩套):100元×2套×6年=1200元 零用錢(3年級起):50元×12個月×3年=1800元 學習用品:300元×12學期=3600元 服裝:2000元×6年=12000元 娛樂:1000元×6年=6000元 配眼鏡:1000元 合計:69280元 特長班: 購置鋼琴(或別的樂器):3000元 學費:150元×12個月×6年=10800元 其他培訓班:800元×6年=4800元 合計:18600元 截至孩子13歲總費用:186660元 你說我說 父母之愛豈能數(shù)字衡量 家長王軍: 雖然我也參與了調(diào)查,但其實我不太想算這樣的賬單。父母的愛豈能用數(shù)字和錢來衡量?身為父母,確實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另一方面,其實家長在這樣的付出中,也享受到了樂趣。我擔心用數(shù)字來體現(xiàn)父母之愛太物質(zhì)化,是不是會對孩子有不好的影響? 體會生存含義 明白父母艱難 星光學校德育處主任謝國美: 現(xiàn)在的很多孩子,除了不懂體諒父母艱難,有時對父母連基本的禮貌都不懂。 這樣算算賬是好事,讓孩子明白家庭到底為自己花了多少錢,能讓他們能早點體會“生存”的含義,明白父母的艱難,從而明白自己不應該只做個消費者,要對家長的付出懂得感恩。 動輒成千上萬元是不是太溺愛 網(wǎng)友“UNO”:有必要為孩子花這么多錢? 看看這些賬單,服裝費、娛樂費、營養(yǎng)品動輒數(shù)千,擇校費數(shù)以萬計,培訓費也數(shù)額不菲,這些都是必要支出嗎? 孩子不買名牌、不上培訓班、不擇校,是不是就不如別人?如果不是,家長們是不是也該反思:是不是太溺愛孩子? 記者 張一葉 實習生 孔秀英 |
|
|
來自: 大漠荊棘 > 《社會熱點、焦點新聞、時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