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世博會上,各國精美的主題場館,是每一個赴世博盛宴的游客心中的重頭戲。每個國家的的主展館的設計,都是對其文化藝術科技的精華提煉。而其中的大部分在世博會結束后即將拆掉,所以我們將他們美麗的倩影整理了一部分,為大家奉上。  | | 首頁 > 旅游頻道 > 專題 > |
| 上海世博會上,各國精美的主題場館,是每一個赴世博盛宴的游客心中的重頭戲。每個國家的的主展館的設計,都是對其文化藝術科技的精華提煉。而其中的大部分在世博會結束后即將拆掉,所以我們將他們美麗的倩影整理了一部分,為大家奉上。 |
| 2010-04-29 11:01 來源:時尚網(wǎng) 責任編輯:李小雪 |
|
|
| 中國館:東方之冠 | 主題:城市發(fā)展中的中華智慧 靈感來源:外形設計靈感來源于“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中國國家館主體造型雄渾有力,宛如華冠高聳,天下糧倉。國家館和地區(qū)館的整體布局,隱喻天地交泰,展現(xiàn)了中國文化、東方哲學對人居環(huán)境的憧憬。
|
| |
|
| 西班牙館:藤條籃子 | 主題:我們世代相傳的城市 靈感來源:昵稱“西班牙大籃子”,源自西班牙民間高超絕倫的藤編工藝,長達25000米的鋼骨架管支撐起8524塊藤板,顛覆了傳統(tǒng)建筑的方盒子或容器形態(tài),利用類似籃子的庭院式設計,方便人們在各個空間中過渡、穿行。
|
| |
|
| | |
| 澳大利亞館:紅色巨巖 | 主題:暢想之洲 靈感來源:赭紅色外墻的顏色,與澳大利亞中心的艾雅斯巨巖以及北領地“紅色中心”的赭色泥土如出一轍。波浪形的流轉外形,效仿的是澳大利亞蜿蜒曲折的海岸線。
|
| |
|
| 瑞士館:自然樂園 | 主題:城市與鄉(xiāng)村的互動 靈感來源:“城市與鄉(xiāng)村的互動”在瑞士一直是個現(xiàn)實的命題,這一點也被很好地還原在瑞士館的設計中。主體結構由兩個承重的大小圓柱和綠草如茵的屋頂組成,并由循環(huán)的觀光纜車系統(tǒng)相連接,體現(xiàn)了城市和鄉(xiāng)村互惠共生的關系,強調自然與科技的完美平衡。
|
| |
|
| | |
| 新西蘭館:純凈之城 | 主題:自然之城——生活在天地之間 靈感來源:毛利人的創(chuàng)世紀神話里,創(chuàng)世紀之初,天空之父Rangi和大地之母Papa緊緊相連,世界一片黑暗。天神Tane將雙手支撐起大地,用自己的雙腿頂開了天空,才創(chuàng)造出萬物生長的光明世界。新西蘭館通過建筑構造和展覽布局,將這個神話演繹成類似《魔戒》的三部曲,并融入到整個游客體驗過程中。
|
| |
|
| 日本館:紫蠶島 | 主題:“心之和、技之和” 靈感來源:淡紫色的外殼、半圓形的大穹頂,日本館宛如一只巨型蠶繭俯臥在浦江之畔。日本館兼具日本的傳統(tǒng)特色和現(xiàn)代風格,其外表為一層含太陽能發(fā)電裝置的超輕“膜結構”,這使得展館成為一座像生命體一樣會呼吸的環(huán)保建筑。
|
| |
|
| | |
| 英國館:種子圣殿 | 主題:傳承經(jīng)典,鑄就未來 靈感來源:用亞克力桿作為種子的容器,靈感來源于電影《侏羅紀公園》里那顆包裹著蚊子的琥珀,其中包含的設計師對生命的渴望,而蒲公英的造型同樣意味著傳播希望。
|
| |
|
| 以色列館:海貝殼 | 主題:創(chuàng)新讓生活更美好 靈感來源: “海貝殼”的造型源于設計師哈伊姆·多頓在中東和中國的游歷,中國參觀者能夠從中看出抽象的太極陰陽圖,而以色列人則能更直觀地看出,這和中東麻花式樣的手工面包哈拉(Challah)很相似。一半巖石、一半玻璃的結構,同樣意味著遠古與今天的一場對話 。
|
| |
|
| | |
| 新加坡館:音樂盒子 | 主題:城市交響曲 靈感來源:新加坡館的整體造型如同一個即將開啟的音樂盒子。在設計師陳家毅眼里,“城市總是在變與不變、交融與排斥中行進,其中的張力如同交響曲中樂章的回復與變幻?!?br>
|
| |
|
| 法國館:法式香水 | 主題:感性城市 靈感來源:沿著法式庭院流淌的溪流、小型的噴泉表演、水上花園……漂浮于水平面的法國館盡顯水韻之美,感性的設計外觀構成了一個清新涼爽的水的世界。從風景、植物到香水、音樂、美食,法國館將為參觀者帶來視、聽、味、嗅、觸等各種感覺的享受。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