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說:“人吃五谷雜糧,誰會沒有頭痛發(fā)熱的”,尤其是當今環(huán)境普遭污染、工作和學習壓力等,名目繁多的疾病給人們的身體帶來嚴重的威脅!看病難,看病貴已成了普遍關心的問題。
半年多來通過學習中醫(yī)推拿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經(jīng)驗,使我從對醫(yī)學一無所知的門外漢,初步掌握了一些知識和技巧了,并不斷地應用到日常的保健和疾病的防治中去。通過學習和初步實踐,本人已逐步感受到中醫(yī)推拿的神奇功力,有時只要選擇一個或幾個相關穴位,進行簡單的推拿、按揉,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使患者感到癥狀減輕或消失、疾病好轉了。下面略舉幾個實例: 一、 感冒:人們都認為感冒是個小毛病,其實,這個小毛病 也挺麻煩的,經(jīng)常拌有高燒,去醫(yī)院就診,費用少則3~4佰元,多則千元以上。暑假期間,我把學習到的感冒防治知識應用到家人、朋友的身上,共三、四人收到良好的效果。 具體做法: (1) 根據(jù)患者癥狀,可分為風寒型和風熱型。 ①風寒型:鼻塞聲重、打噴嚏、流清涕、喉癢、咳嗽痰多稀薄、甚則惡寒發(fā)熱、頭痛身重、無汗、舌苔薄白、脈浮緊等; ②風熱:發(fā)熱、微惡風寒或出汗、頭痛、鼻塞涕濁、口干而渴、咳嗽痰粘、咽喉腫痛、舌苔薄黃、脈浮數(shù)等。 辯證論治:宜以疏風解表、宜肺透邪為主、兼散寒、泄熱等。 (2) 取穴與手法: 患者取坐位,先開天門(從印堂推至神庭),分推印堂至太陽、 按揉太陽、印堂、頭維、百會、大椎、風池、風府、肩井、曲池、合谷。風寒者加按肺俞,并在夾脊穴上段加擦法。風熱者加按揉拿肩井??人约尤嗵焱?、膻中、肺俞穴、鼻塞加按揉迎香穴并擦兩鼻旁。 (3) 配合拔罐效果更佳。 效果:每天一次,第一次后病情大有好轉;第二次病愈,特嚴重 的再做一次鞏固一下。 二、 頸椎?。含F(xiàn)在患頸椎病的人群在大幅度增加,除了老年 人骨質退化外,很多年輕人由于長時間低頭看書,長期在電腦前工作的人也不少。 我有一朋友(50歲)頸椎病10多年了。以前在路上行走時如聽到后邊有人喊他,要把整個身子轉過去才能看到對方。我根據(jù)所學到的知識,結合有關書中名醫(yī)介紹的方法,給他推拿、按揉、收到可喜的效果。 具體做法: (1) 推拿、按揉風池、大抒穴、擦督脈由風府至大椎及兩 側項韌帶、按天宗、拿肩井、并施滾法于頸項部,肩背部; (2) 推按風府200下,按揉手三里3分鐘。 (3) 配合拔罐和艾灸,效果更好。 并叫他自己堅持每天二次按揉(風府、手三里穴)經(jīng)過約一個星期左右,癥狀有明顯好轉。到目前已有三個多月了,感到效果不錯,頭部轉動自如、輕松、舒適。 三、 牙痛: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凡是有過牙痛的人都知道那種滋味。通過學習才知道還要分上牙痛和下牙痛,因上、下牙所聯(lián)系的經(jīng)脈不同,所以治療方法也不一樣。我是這樣做的: (1) 上牙痛:上牙與手陽明大腸經(jīng)相連,痛不可耐時,去按揉雙側的合谷、曲池、手三里穴各3分鐘,效果即刻看到; (2) 下牙痛:下牙與足陽明胃經(jīng)相連,劇烈疼痛時,按揉、掐雙側的內(nèi)庭、頰車、手三里穴、5分鐘后見奇效。 通過學習,深切地感到祖國中醫(yī)寶庫的奧秘、神奇,真要感謝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產(chǎn)。
另外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幫助一些朋友解決了病痛,增加了感情,我的學習實踐也從中得到提高,心中很是快慰?。。?/span> |
|
|
來自: 藍天星空 > 《醫(yī)療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