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夢云,原名馮恭茂,筆名馮大少爺、玲瓏、怡紅公子、翡翠、記者等,浙江慈溪人。家世清寒,少年干練,13歲時雙親去世,馮夢云就獨力挑起家庭重擔。為了解決弟妹的生活,15歲來滬學徒,先在一家五金店當職員,再學報關行,由于從小愛好文藝,業(yè)余時間讀書寫稿。后來,由于投稿關系,認識了小報界文人洪水水和盧一方,不但與他們結下了文字之緣,而且引為知己。不久,經(jīng)洪與盧的介紹,進入《小日報》任編輯。從此踏進上海小報界,開始了他的報人生涯。 
   
  允文允武的“馮大少爺”一人辦了3份報 
   
  馮接編《小日報》后,初出茅廬,鋒芒畢露,工作十分賣力。不僅四出采訪,還擔任特約撰述,報評社論。當時,明星影片公司拍了部由洪深編劇的電影叫《馮大少爺》,于是,大家就把這一外號轉送給了他,他不以為忤,反而干脆用“馮大少爺”4個字作筆名,在報刊上發(fā)表各種文章。并因此聲名鵲起,使得馮大少爺?shù)恼熖栐谛蠼绮幻劧撸憦厣瓿恰?
   
  馮夢云接辦《小日報》后,做了多項改革。先是取消稿費,節(jié)省開支,又將小報由八開改為四開,放寬篇幅,因而該報一時蒸蒸日上,令滬上小報界刮目相看。馮手下有一幫朋友肯幫忙,為他義務寫稿,雖然這些人的文字和內(nèi)容不能說是上佳,但仍可維持。不過時間一長,由于總是這些人寫稿,素材有限,版面逐漸沉悶起來,內(nèi)容也變得味同嚼蠟。馮雖然絞盡腦汁,卻苦于沒有孫悟空的三頭六臂,報紙銷路一落千丈,每期印刷不到3000,奄奄一息,剛接辦時的生氣蕩然無存。老板查士端見了非?;倚膯蕷?,為了扭轉這種每況愈下的局面,請來了鴛鴦蝴蝶派文人中的斫輪老手張丹斧、張春帆、周瘦鵑,隔日供稿,每千字二、三元不等。馮夢云自覺鵲巢鳩占,臉面無光,就脫離了《小日報》,自辦《大晶報》去了。 
  《大晶報》是三日刊,該報之定名,就是想與《小日報》爭一日之短長,用“大晶”來壓倒“小日”。文字多為馮夢云自己的作品,為了提高報紙的質(zhì)量,馮想出了用現(xiàn)金征求外稿的辦法,每月一結,并在文末注明甲種稿酬、乙種稿酬。 
  馮夢云外號大少爺,卻沒有一點紈绔習氣。踏實苦干,處處流露出事業(yè)家的天才。他辦報紙,編輯、廣告、發(fā)行、排字、印刷、校對,十八般武藝件件精通。一個人里里外外,應付裕如。忙碌的時候如同千手觀音,轉眼就將一切安排妥當。逢到國慶、元旦,增出特刊,印刷廠的工人忙得不可開交,馮夢云脫卻長袍,卷起衣袖,向架子上揀取鉛字,手握銅盤,排稿拼版,一副行家里手的模樣,不但技術純熟,而且富有美感。所以,當時小報界的同人都說:允文允武,唯馮大少爺一人而已。 
  《大晶報》是在馮夢云經(jīng)商的二弟的資助下創(chuàng)辦的。社址設在漢口路望平街西民豐東里。該報在內(nèi)容上注重社會、政治和文化界的動態(tài),宗旨是針砭時弊,抨擊腐敗現(xiàn)象。例如它曾揭發(fā)國民黨市黨部宣傳部長、市教育局長陳德征,利用職權每月收受《新聞報》一百元的干薪,卻只字未寫。還痛斥了軍閥孫殿英盜墓掘寶、不發(fā)軍餉的不法行徑。這位土匪軍人惱羞成怒,竟派人前來上海找馮算帳,馮不懼淫威,公開聲言準備與之對簿公堂,體現(xiàn)了一位新聞報人的浩然正氣。尤其是馮在報上刊登揭發(fā)財政部長宋子文在自己家的住宅后面,自建一座豪華的自來水亭子,用于解決自家的飲用水問題,而置廣大百姓的生活疾苦于不顧的新聞,更引起讀者注意與好評。由于《大晶報》敢想敢說,不畏權貴,因而深受讀者的喜愛,日銷量竟達2萬份左右。 
  馮夢云將《大晶報》的基礎打好后,便頂下了寧波路老閘巡捕房隔壁的一棟門面房,開辦了“大晶印刷所”,由小報老板而兼印刷所的經(jīng)理,一時風光無限。當時上海灘印刷小報,都在虹口海寧路錫金公所隔壁中外印刷所,自從大晶印刷所創(chuàng)辦后,其生意被馮拉去了一大半。 
  1929年7月,馮夢云又創(chuàng)辦了《鐵報》,《鐵報》是因《硬報》的夭折而創(chuàng)辦的。當時的小報界,興起了一股政治報道的浪潮。以“言論自由”標榜的改組派大將陳公博,在上海成立了“大陸大學”,招兵買馬,聚集徒眾,熱血青年齊來投效。于是陳公博委任愛徒李焰生創(chuàng)辦《硬報》,言辭激烈,大膽攻擊,直言無隱,筆掃千軍,尤其以敢于揭露當時軍政頭目的秘史而著稱于世,大受市井的歡迎。 
  后來《硬報》因故???,馮夢云見有關政治的新聞報道是一時之潮流,便因勢利導,趕緊辦起了《鐵報》,并聘請何二云與謝啼紅兩員干將擔當主編。何二云原先就是《硬報》的第一撰稿人,謝啼紅又名謝豹,小報界外號豹子頭,主編過《上海報》和《上海日報》,這兩張小報當時也以政治稿件為多。于是,當時有人評論說,馮得此哼哈二將,紙上談兵更加生氣虎虎,陣營堂堂,顯得煞有介事。外界不明底細的人,還以為馮夢云是金陵新貴、黨國紅人了。 
  在《大晶報》和《鐵報》同時出版發(fā)行之際,馮又異想天開辦了一個《太陽報》,取陽光普照的意思。大少爺野心極大,企圖通過大事宣傳,一方面擴大《太陽報》的銷路,另一方面,為他正在開辦的“上海電話購貨公司”拓展一個廣告宣傳的陣地。然而事與愿違,《太陽報》在出版了3個月以后,終于因經(jīng)濟上犧牲太大,精神上力有不逮,不得不垮臺了。當時有人在小報上譏笑他,說他是頂了石臼做戲,吃力不討好,一剎時陽光頓斂,光芒驟歇。最后只得臨時變計,忍痛犧牲,在出足了百期之后,與廣大讀者告別了。 
   
  成功的商人兼作家投入抗日的吶喊 
   
  馮夢云在出版《大晶報》、創(chuàng)辦大晶印刷所的同時,又開辦了大晶書局,三位一體形成了大晶商業(yè)集團。此后還創(chuàng)辦過高樂歌場、華東歌場、都城舞廳、金城茶室、上海電話購貨公司、飛達三輪車行等企業(yè),兼任過《文匯報》營業(yè)部主任,以自己的實干精神和長袖善舞享譽小報界,是當時上海灘一位成功的商人兼作家。 
  馮夢云編輯《大晶報》的時候,有一位負責廣告業(yè)務的摯友叫毛子佩(后任國民黨三青團宣傳部長),抗日軍興,他們出于愛國熱忱,都投向了國民黨CC派的吳紹澍(時任國民黨三青團上海主任委員,市黨部主任委員,后投誠革命,任國務院交通部參事),并進入?yún)堑摹墩詧蟆饭ぷ?,主持日常事務。另外他們又以高樂歌場和慈淑大?28房間作為地下活動的場所,作為抗日宣傳和組織的秘密聯(lián)絡點。 
  “八一三”淞滬抗戰(zhàn)爆發(fā)后,馮夢云親赴前線采訪戰(zhàn)地新聞,及時報道我軍英勇殺敵的消息,揭露日軍屠殺無辜百姓的滔天罪行。為了讓上海市民了解戰(zhàn)況,《大晶報》一天出三報(早報、午報、晚報),這是當時小報界的創(chuàng)舉。不久,上海的大小報紙先后???0月5日,《上海報》、《小日報》、《大晶報》等10家報紙聯(lián)合出版《戰(zhàn)時日報》,由龔之方主編,馮夢云任編輯顧問,不斷發(fā)表抗日救國的新聞?!栋l(fā)刊詞》上報人更是慷慨陳辭:“我們未曾忘記自己是一個大中華民國的百姓,我們知道自己是有五千年歷史的黃帝子孫。所以我們要干,干到敵人的鐵騎不再來踐踏我們的國土為止?!?
  《戰(zhàn)時日報》不僅登載國民黨軍隊抗戰(zhàn)的消息,也報道八路軍英勇殺敵的新聞。愛國將領張發(fā)奎的《告民眾書》,著名作家郁達夫的雜文《倭寇的窮技》,朱德總司令的《論西班牙戰(zhàn)爭》、《日本決不可怕》等文章都登載在此報上。馮還寫了《華北大戰(zhàn)的總檢討》、《八路軍與晉北大戰(zhàn)》、《南京之攻防》等二十余篇專論,條分縷析,大大鼓舞了民心。 
  國軍西撤后,上海的租界成了“孤島”。留滬的進步作家自費出版了以刊登雜文為主的半月刊《魯迅風》,馮夢云自告奮勇與巡捕房聯(lián)系,登記備案,在有可能遭到敵偽暗殺的情況下,毅然掛名擔當發(fā)行人的重擔,表現(xiàn)出一位愛國報人無私無畏的高尚氣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