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中醫(yī)的觀點所看到的人體,是一個充滿智慧的機體,長期以來,我們一直低估了人體的智慧,高估了我們自己的知識。經常在沒有弄清楚人體在做什么,就判定了它的無能,隨即我們用并不完備的知識貿然的進行干預,今日的許多疾病根本就是這些不當?shù)母深A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人體自身的診斷維修系統(tǒng),并不僅僅是狹義的免疫能力,而是包含自我診斷、人體資源管理、自我修復及再生的完整醫(yī)療體系,這些系統(tǒng)工作的最基本條件就是必需具備足夠的血氣能量。既然人體內建了自身的醫(yī)療體系,當我們生病時,應該先考慮讓體內的系統(tǒng)正常工作,而不是從外界直接介入調整,我們必需認知人體這些機能的存在,并能判別人體正在進行哪一種應變措施。以及它需要我們提供的是什么樣的協(xié)助。對于疾病的癥狀,應該從狹義的不舒服疾病癥狀擴大到那些沒有感覺的人體特征。并且對于不舒服的疾病癥狀所尋求的也不應該是直接消除這些癥狀,而是透過這些癥狀找出疾病的真正原因,徹底消除疾病的原因才是治療的真正目的。     對于那些常見的慢性病,最好的“治療”方法也許就是設法恢復人體的血氣水平。 調養(yǎng)血氣的一式三招     既然血氣能量是人體最重要的健康指標,而人體又是自然界的產物,,那么必定存在著非常簡單的方法就能使血氣能量上升。我從中醫(yī)的醫(yī)理,及自己長久的經驗中整理出了一套簡單的調養(yǎng)血氣的“一式三招”。一式就是堅持科學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招是指:     l、敲膽經;2、早睡早起;3、按摩心包經。     這一式三招,并不是很復雜的功法,每天所花的時間不到20分鐘,比較困難的是第二項早睡早起,其實多數(shù)人只是不明白睡眠的重要性而已,只要了解了,就能逐漸調整。只要依照這“一式三招”,自己很快就能發(fā)現(xiàn)身體的變化。     第一招:敲膽經。(圖1:敲膽經圖)說明:如圖,每天在大腿外側的四個穴位點,用力敲打,每敲打四下算一次,每天敲左右大腿各五十次,也就是左右各兩百下。由于大腿肌肉和脂肪都很厚,因此必需用力,而且以每秒大約兩下的節(jié)奏敲,才能有效刺激穴位。目的:這個運動,主要在刺激膽經,強迫膽汁的分泌,提升人體的吸收能力,提供人體造血系統(tǒng)所需的充足材料。     我們知道,人體的能量供應不足,以致于造成人體能量不斷下降的趨勢,長時間的能量下降,會使人體的血氣能量下降到不同程度的低血氣水平。不同程度的低血氣水平,就出現(xiàn)不同的慢性病。因此,慢性病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每一天的能量供應不足。而人體的能量和血液總量成正比。     人體造血有兩個最重要的條件,其中之一是需要人體準備足夠的材料,血才造得出來。同樣的依常理判斷,自然界創(chuàng)造人體時,必定也提供人體能夠很容易就準備了足夠材料的條件,膽汁是從肝臟中分泌出來的,膽囊則是儲存及控制膽汁分泌的器官。人吃進去的食物,有一部份是由膽汁的化學作用分解成人體造血所需要的蛋白質。因此如果膽汁分泌不足,則食物被分解成可供人體吸收的蛋白質就不夠,當然也就不能提供人體造血所需的足夠材料了。     從中醫(yī)的經驗,當臟器功能不佳時,刺激其相關的經絡,可以強化經絡的機能,因此解決膽功能不佳的最好方法,就是敲膽經。膽經是一條從頭到腳的經絡,其中多數(shù)的經絡都和其他經絡相鄰,唯獨在大腿外側的一段,只有一條膽經,而且這段膽經敲打起來最為順手。因此我們建議朋友們每天都敲膽經。     第二招:早睡早起。要點:每天至少保持午夜12點以前入睡,并且累計有八個小時睡眠。     敲膽經使人體可以生產足夠的造血材料,正確的睡眠則提供人體足夠的造血時間,兩者俱全,人體的造血機能就能夠正常工作,血液總量就會逐漸增加,氣血能量也就逐漸提高了。     有了足夠的血氣之后,不但能改善人體的肥胖狀態(tài),還能使皮膚的新陳代謝加快,皮膚會愈來愈光滑,膚色也會愈來愈健康。血氣夠了,皮膚就會現(xiàn)出血色,臉上自然會呈現(xiàn)白里透紅的氣色。同時嘴唇也會出現(xiàn)自然的紅潤,女士們不需化妝也自然明艷光彩。血氣提升之后,腦部的供血會增加,會使人更聰明,反應更快。無論讀書或工作,都會更加得心應手。     如果每天晚上11點睡,加上敲膽經,血氣至少可以保持平衡,而且有很少部分的余蓄,如果lO點睡,就可以使人體的血氣形成上升的趨勢。     人體造血的最佳時段,是從下午六點到午夜一點四十分,而且人體必需達到深度睡眠的狀態(tài)。     第三招:按摩心包經。     (圖2:心包經位置圖)如圖,在心包經的穴位進行按摩,在圖中所標示的位置附近尋找穴位.找到了穴位,稍用力壓就會感到明顯的痛感。每天在每個穴位按摩2-3分鐘。除了心包經之外,應再按摩任脈的膻中穴(兩乳之間)和膀胱經的昆侖穴(外側腳踝后方腱前凹陷處),其中昆侖穴的按摩應在按摩心包經之前實施,這樣比較容易將心包積液排出。     膻中穴:對應七輪中的“心輪”。屬于奇經八脈中的“任脈”,任、督二脈是人體的兩大高速公路,所謂“氣會膻中”,腦是髓之海,膻中是氣之海,本穴屬于八會穴之一,所以效用非常廣泛。     刺激方式:用大拇指指腹以上下方向稍用力揉壓,每次約五秒,休息三秒,共約五次,可自己體會斟酌加減時間或次數(shù)。     這個方法最主要的功效,在于消除心臟外部心包的積液,解除心臟所受之不必要的壓迫,使心臟的正常功能得到發(fā)揮,有能力將血液輸送到身體各個組織,將堆積的廢物帶走。     過多心包積液的去除,可以消除許多人體的不舒適,例如胸悶、呼吸不順暢、手腳無力、肩背酸痛、心律不整等,這是最快見效的方法。這個方法可以提升人體的免疫力,感冒發(fā)燒時,配合其他穴位的按摩,是最好的退燒方法,特別是小孩發(fā)燒,又不想服用太多抗生素時,這是最好的選擇。     從中醫(yī)五行理論,心屬火,脾主土,火能生土,心臟的能力提升,必定能夠提升脾臟的能力。由于心包經的通暢,能使心臟發(fā)揮正常功能,間接提升了脾臟的能力。脾臟是人體免疫系統(tǒng)最重要的器官,因此按摩心包經可以提升人體的免疫能力。 | 
|  | 
來自: 大自然閣 > 《中醫(yī)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