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路線規(guī)劃有學問:
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們到達目的地的途徑往往不止一條。因此上路之前規(guī)劃線路是非常必要的,正確的路線往往能事半功倍,油耗自然也會降低。行車前要查清行車路線,避免走不必要的彎路。盡量避免中途停車問路,因為車輛起步是比較費油的。我們在選擇路線時應該遵循以下原則:多環(huán)路(高架)、少城路;多右轉、少左轉;多大路、少小路。在時間和路線上盡量避開堵車的路段,因為堵車時的油耗是相當高的。
行駛時要選擇便于起步的地點,看好位置認真駕駛,減少前進和倒車次數(shù),盡量一次到位。根據(jù)測試,汽車或倒退一次移動3.5m,就要耗油50 ml。
(6)冬季預熱,但時間別太長:
冬季早上起來著車時,最好先進行一下預熱,這樣對于延長和保護發(fā)動機的壽命都有好處,但時間不宜過長,只要看到水溫表從最低上升到刻度范圍內,就可以起步了。否則就會無謂地增加油耗。
(7)重視新車磨合期:
磨合期的駕駛方法正確與否,對于日后發(fā)動機燃油經(jīng)濟性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因此一定要牢記時速不超過80公里、轉速不超過3000轉等雷打不動的新車磨合期駕駛原則,千萬不要破戒。
主要駕駛操作因素對耗油量的影響
不正確駕駛操作 耗油量增加
發(fā)動機冷卻水溫比正常低10度 2.50%
冷卻水溫50度時行駛 10%
低于經(jīng)濟車速行駛 7%—8%
高于經(jīng)濟車速行駛 9%—13%
起動100次 約15kg
加大油門16次 1kg
不采用以滑行代制動50次 1.5kg
目測、判斷錯誤停車1次 50ml
車速40km/h點制動1次 35ml
車速80km/h點制動1次 100ml
前進或倒退3.5m 50ml
2、其它方法:
(1)買一輛省油的車:
買一輛省油的車并不是讓大家都去開夏利或者是奧拓,而是說大家在自己認為的價格或車型范圍內選擇一輛省油的汽車。
(2)精心的保養(yǎng):
按時到服務站去保養(yǎng)是必須的,此外,還要給自己的愛車加一些“小灶”,例如使用品質更好的、更符合愛車要求的潤滑油,或者考慮使用一些口碑比較好的燃油添加劑,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費用的支出,但能在油耗和發(fā)動機壽命上給車主以回報。
空氣中懸浮著很多塵土,這些懸浮小顆粒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Sio2 ——一種比金屬更硬的物質。安裝空氣濾清器能減少氣缸、活塞和活塞環(huán)等零件的磨損。如果汽車不安裝空氣濾清器,或者空氣濾清器長時間不清潔,氣缸磨損將增加7倍,活塞磨損增加3倍,活塞環(huán)磨損增加8倍,而油耗則上升5%%~10%%。目前較流行的是一種質量小、成本低、更換方便、濾清效率高的紙質濾芯干式空氣濾清器,一般每行駛5000公里清潔一次。清潔時,應取出濾芯輕輕拍打,切勿用汽油或水洗刷,每行駛15000公里必須更換紙質濾芯。
汽車底盤部分的技術狀況對油耗影響很大。底盤任何部分阻力增加、發(fā)熱、發(fā)響都是增加功率損失和油耗的標志。因此,加強底盤保養(yǎng),潤滑良好,調整正確,使之內部阻力減少,就可以節(jié)約燃料。
(3)正常的胎壓:
測試表明:輪胎氣壓低于正常值時,油耗會明顯增加,而高于正常值時,油耗會略有降低,但由于胎壓過高會增加爆胎的危險,因此要盡量保持在正常胎壓值范圍內。另外,由于不同地方的胎壓表會有差別,因此車主自己最好準備一塊胎壓表,以便隨時檢查。
(4)正常的載荷:
車上不要經(jīng)常裝一些平時用不著的東西,例如很多人車上都有運動鞋、網(wǎng)球拍、足球等體育用品,但可能幾個月或者半年都用不上一次。類似的物品會增加車的負載,日久天長也會增加無謂的油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