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農村老教師的新課改困惑
■湖北省恩施市建始縣官店民族中學 向桃然
我在湖北省恩施市建始縣官店民族中學工作了35年?,F(xiàn)在,我們學校的中老年教師比例已經達到了45%。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欣喜地看到,新課改給教育帶來了生機,注入了活力。但是,毫不諱言,新課改試行的幾年來,我們也經歷了興奮——茫然——困惑的過程。
就拿一次公開課來說吧,上學期,我們學校新來了幾個支教生,想聽一節(jié)示范課。學校安排我上這節(jié)公開課。經過準備,我把學生帶進了多媒體教室。我講的是傳統(tǒng)篇目《出師表》。授課在《三國演義》主題歌聲中開始了。
這一節(jié)課,我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模式,首先在投影儀上出示本次課需解決的問題,然后讓學生讀書理出答案,接著分組交流討論,在分組討論的過程中,我巡回引導點撥。最后,根據投影儀上的提示更正答案。整節(jié)課輕松流暢,獲得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
課后,年級組長建議,與中考鏈接,出題考一考。考試結果令人很不滿意,滿分只有幾個人,大多數中等偏下,不少人不合格。由此,我產生下列幾個方面的困惑。
在工作中,我發(fā)現(xiàn)不少農村中小學教師,舊的教育觀念沒有真正改變,新的教育觀念沒有真正形成。大多數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不明確,對新課改的先進性和優(yōu)越性持懷疑態(tài)度,無法解決考試與評價的矛盾。
新課改是一項龐大的世紀工程,但是我們接受的培訓,有時候僅僅是幾天的集中培訓,有些內容讓我們一頭霧水,又不知如何消化。回到學校,向學生賣的還是“瓶裝老酒”。
在教學中,該怎樣解決“知識、技能”的學習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之間的矛盾?在教學實踐中,許多教師無法將其整合,基本上還是以知識技能為主,“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還是普遍存在,即便是有那么幾節(jié)活動課,也華而不實。
對教科書,我也有一些困惑?,F(xiàn)在的教學,基本上還是沿用老一套,教師在教學中仍受教材的束縛,在使用教材的時候,一是配備的音像資料比較少,二是使用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對于新的教學大綱,很難真正把握,教與考的矛盾也沒有真正解決。
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困惑也困擾了我一段時間。不少教師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在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上,走形式,在公開課、示范課上是一套,而在實際教學中卻是另一套。而且許多教師反映,在公開課和示范課上教的內容,下來以后,還要繼續(xù)補課。在對教師的授課能力評價中,尺度難把握,基本上還是只論形式,不論效果。教師的課形式好,學生掌握得差的現(xiàn)象仍存在。
近幾年來,我深刻地感受到,改革開放帶來了教育上的革命,教育上的革命使教育充滿無限生機。但是,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我們農村教育工作者也遇到不少困難,總結起來,有下列幾個方面:
一是農村的辦學條件差,離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尚有距離,硬件不足,無法使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班與班,年級與年級存在爭電教室的現(xiàn)象,很難完成教學任務。學?;具€停留在一塊黑板、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上。教育信息渠道不暢通,嚴重影響了教師知識和教學觀念的更新。
二是教師的教學觀念適應不了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就目前形勢來看,農村中學教師嚴重缺編,補充的年輕教師雖然知識全面,但經驗不夠。
三是農村教師工作負擔重,在日常工作中,學校日程安排得滿滿的,教師缺少參與課程改革的研究和交流的時間與機會,工作過于緊張,根本談不上輕松和愉快。
四是農村中學教育面對的學生,知識面窄,見識少,缺少掌握現(xiàn)代化信息的意識。家長的認識也跟不上新課程改革的步伐。
作為農村教育工作者,我們有下列幾點期待:
一是政府和主管部門要想方設法改善教學條件,積極為推進新課程改革奠定物質基礎。
二是教育主管部門要有以人為本的思想,以教師的發(fā)展為出發(fā)點,扎實開展教師培訓工作,積極為教師參加培訓和外出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在引導學校進行校本教研的工作中不走過場。
三是穩(wěn)定農村教師隊伍,從待遇和條件上給予優(yōu)惠,讓他們安心農村教育,堅定一輩子獻身農村教育的決心。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廣大農村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工作,農村學校的新課程改革一定會更好地開展下去,迎接我們的將是更美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