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蕭衍
梁武帝蕭衍在歷史上頗有虛名,但實際上是一個貪殘、愚蠢、偽善的帝王。
他即位后,用寒人典掌機要,又下令舉薦東晉以來湮沒不顯的士族,還提高宗室諸王的實權(quán),對統(tǒng)治集團內(nèi)各階層的利益照顧得面面俱到。在蕭衍的縱容下,梁朝的政治很壞。貴族子弟在京城胡作非為,甚至公開殺人越貨。梁朝官吏可以公開貪污,三任郡守的魚弘說他做官要做到四盡:“水中魚鱉盡,山中獐鹿盡,田中米谷盡,村里民庶盡。”
蕭衍對百姓用刑極其殘酷。南朝注籍的戶口只有五百多萬人,梁每年判處二年以上徒刑的就達五千人之多,國家監(jiān)獄里總是塞得滿滿的。
在蕭梁時期,農(nóng)民起義的次數(shù)較宋、齊多,規(guī)模也大。但蕭衍為了欺騙百姓,有意提倡佛教,并親自三次舍身同泰寺。
侯景之亂
547年(太清元年),東魏大將侯景因與掌權(quán)的高澄發(fā)生矛盾,表示愿獻所據(jù)河南十三州之地降梁。梁武帝貪圖利益,派蕭淵明率大軍北上接應(yīng)侯景,結(jié)果被東魏在彭城打得大敗,蕭淵明被俘。
不久,東魏又在渦陽(安徽蒙城)瓦解了侯景四萬之眾,侯景率八百人退據(jù)壽陽。高澄為挑起侯景與梁朝的矛盾,表示愿與梁重新通好。梁武帝不顧大臣和侯景的一再反對,同意通好,并答應(yīng)以侯景交換蕭淵明。
侯景走投無路,于548年八月反于壽陽。侯景渡江,很快攻下建康石頭城和東府城,但蕭衍所住的臺城卻一時攻不下。以后,臺城在久圍之下,糧食斷絕,餓死者十之八九,能作戰(zhàn)的只有四千多人。次年三月,侯景攻入臺城,蕭衍被軟禁,不久餓死在臺城。
蕭衍死后,侯景立太子蕭綱為傀儡皇帝。侯景雖然攻下了建康,但當(dāng)他的勢力向四周擴展時,卻遇到梁軍和地主武裝的強烈抵抗。蕭衍第七子、湘東王蕭繹派大將王僧辯東討,連敗侯景,并乘勝東下。梁高要太守陳霸先也從廣州率兵北上。侯景見形勢不利,急于稱帝,于是廢蕭綱,立梁豫章王蕭棟為帝。不久又廢蕭棟自立,改國號漢,大殺蕭衍子孫。552年,王僧辯、陳霸先攻下建康。侯景企圖逃胞,被部下所殺。



